1988年,這是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冊的一年——
1988年4月,在我國南海某深水海域,一艘核(hR)潛艇即將進行極限(jIxiSn)深潛試驗。這是一次考驗我國核潛艇的作戰(zhàn)能力和戰(zhàn)略威懾(wEishF)力的“大考”,也是關乎艇上所有官兵生死的試驗。
因為在世界核潛艇歷史上,極限深潛曾導致災難(zQinSn)性慘劇。1963年,美國的一艘核潛艇在進行極限深潛試驗時因事故沉沒(chRnmH),艇上100余人無一生還……
這次,我國核潛艇的極限深潛試驗能成功嗎?
和大家一起下潛
“下潛!”核潛艇艇長從容發(fā)出指令,“前進一,艏(shGu)傾(qUng)三度!”
核潛艇向大海深處潛航。
100米、150米、200米……一切正常。接近極限深度時,艇體受海水擠壓,艙內(nèi)的支撐角鋼出現(xiàn)彎曲,響聲開始出現(xiàn),幾處地方出現(xiàn)輕微滲水(shFnshuJ)現(xiàn)象……
但官兵們?nèi)栽趪烂鼙O(jiān)視潛艇情況,鎮(zhèn)定操作,控制潛艇繼續(xù)向著更深處挺進。
當核潛艇最終下潛到300米時,艇體不再發(fā)出響聲,滲水現(xiàn)象也未加劇。指揮人員在確認各艙情況良好后,才下令上浮。極限深度300米,這是中國核潛艇發(fā)展史上的新紀錄。
在這次參與深潛試驗的人當中,有一位62歲的老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參與深潛試驗的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xM)華。
改變了的志向
1926年,黃旭華出生在廣東的一個醫(yī)學世家。受父母的影響,他早年的志向是繼承父母衣缽(yUbT),做一名懸壺濟世(xuWnhPjKshK)的醫(yī)生。
他的整個少年時期都處于國家最動蕩、最危難的年代,連天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黃旭華不得不輾轉(zhAnzhuAn)于廣東、廣西、重慶等地求學。這激起了黃旭華的愛國熱情:“我不想學醫(yī)了,我要學航空、學造船,我要科學救國!”
后來,他順利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開啟了自己“科學救國”的人生路。
一通神秘的電話
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美國“鸚鵡螺(yUngwLluY)號”核潛艇首次試航成功,開啟了一個嶄新(zhAnxUn)的時代。1957年,蘇聯(lián)的第一艘核潛艇也下水了。
核潛艇是一國海軍的戰(zhàn)略力量,更是保家衛(wèi)國的定海神針。
1958年,黃旭華接到了一通奇怪的電話。電話里的人只說讓他去北京參加會議,但會議的主題是什么,為期幾天,電話那頭都沒說。正是這通電話改變了黃旭華的一生。
黃旭華簡單地收拾了行李就從上海出發(fā)了。到了北京他才知道,原來自己要參與(cQnyM)國家的核潛艇研發(fā)項目。
困難重重
聚集了大批專家的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院在當時偏遠的葫蘆島(位于遼寧省西南處)成立,黃旭華和同事們就靠著一個月8塊錢的科研(kEyWn)經(jīng)費在這里開始了研究。
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在當時的中國,很多人連核潛艇長什么樣兒都不知道。最初,科研人員掌握的資料只有幾張“鸚鵡螺號”的遠景照片,以及朋友從美國買回來的兩個核潛艇玩具模型。
不僅如此,因為缺乏強大的計算工具——計算機,科研人員只能依靠手邊的算盤和計算尺。成千上萬的核心數(shù)據(jù)全靠科研人員們用算盤打出來。為了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黃旭華把全體人員分成三組,分別獨立計算,如果結果不一致就重(chYng)算。
用類似的“土辦法”,黃旭華和同事們解決了許多技術難題。例如,為了控制核潛艇的總重量,確保它的重心穩(wěn)定,所有上艇的設備都要用秤(chFng)來稱一遍……
即使困難重重,大家的研發(fā)勁頭不減,科研室里常常24小時燈火通明。因為所有人心里都裝著使命——盡快研制出中國的核潛艇。
三步并作一步走
核潛艇的形狀是否采用常規(guī)(chWngguU)線型,這個問題一度困擾(kMnrAo)著黃旭華和他的同事們。
美國發(fā)展核潛艇是分三步進行的。先是把潛艇設計成適合在水里航行的常規(guī)線型,再建造一艘外形是水滴形的潛艇,兩者相比較測試出水滴形的流體性能更佳,最后再進一步完善,研制出了擁有先進動力的水滴形核潛艇。
依據(jù)大量試驗和科學論證,黃旭華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直接研制中國的水滴形核潛艇,并突破了核潛艇研發(fā)中最為關鍵(jiSn)、最為重大的核動力裝置、人工大氣環(huán)境、水下通訊、發(fā)射裝置等7項技術難關。
歸來已是白發(fā)人
收到國家召喚,離家研制核潛艇時,黃旭華剛剛30出頭,可等到回家再見到親人時,他已是60多歲的白發(fā)老人了。因為核潛艇研制是絕密項目,他隱姓埋名30年沒有與家人聯(lián)系,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哪兒,從事著怎樣的工作。幾十年風雨兼程(jiQnchRng),黃旭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潛心研制,同那些隱姓埋名的英雄一道,讓我國的核潛艇技術實現(xiàn)了突飛猛進。
1970年,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試航。1988年4月,中國核潛艇第一次進行極限深潛試驗,9月,核潛艇第一次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試驗成功。
自此,我國成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第二次核打擊力量的國家。歷經(jīng)30年,中國的第一代核潛艇研制總算走完了它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