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好國 彭廣偉 王志坡 董文慧
摘? ? 要:在林業(yè)工作中,應特別重視對林木種子的儲藏,認真踏實做好儲藏工作,保證林木種子在儲藏期間保持生命力,進而才能保證種子在播種時順利發(fā)芽、生長。在林木播種育苗過程中,應采取更科學、更適合的播種育苗方法來選育更加優(yōu)良的幼苗。論述了林木種子儲藏和播種育苗技術。
關鍵詞:林木種子;種子儲藏;播種育苗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2-0102-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22.17? ? ? ?文獻標志碼: B
1? ?前期儲藏準備工作
1.1? ?種子檢測
在儲藏準備工作過程中,應對林木種子是否優(yōu)良進行檢測。要對每一項指標進行仔細檢測與記錄,將沒有達到要求的樹種去除。對存在過多雜質的樹種進行有效篩選,對具有病蟲害的樹種進行科學消毒,最后將合格的樹種進行散溫處理后放入庫房中儲藏。
1.2? ?處理庫房
1.2.1? ?庫房濕度超標
在密封不夠嚴格的環(huán)境中,種子含水量發(fā)生自然變化時,會導致種子播種育苗的工作量加大。為了有效降低庫房中的濕度,在進行密封工作時要選用返潮型的材料對地面進行處理,例如打水泥、鋪設地磚等。
1.2.2? ?地面返潮
要將地面和儲藏樹種的高架距離設置為50~80 cm,做好定期通風工作,確保種子在儲藏過程中不會受到地面返潮的影響。
1.2.3? ?庫房漏雨及落雪
在林木種子儲藏前期,應定期檢修庫房。首先要在庫房的屋頂、墻壁及地面的漏裂部位進行相應的補漏,確保林木種子能在適宜的條件中進行儲存。其次應做好消毒預防工作,提前預防樹種在儲藏過程中出現(xiàn)病蟲害或鼠害,一般選用1%~2%的敵百蟲或敵敵畏進行預防[1]。
1.2.4? ?儲藏方式的選擇
(1)保濕貯藏。將種子放在特定的濕度、溫度環(huán)境下(10 ℃)。此方法適用于標準含水量高或干燥儲藏效果不好的種子。
(2)干燥密封。此方法使儲藏期間的林木種子不受外界濕度變化影響并且隔絕外界空氣。適用于需要長時間存儲或短期干藏、低溫干藏會產(chǎn)生壞種的樹種,如榆樹、柳樹等。
(3)干燥法。根據(jù)儲藏時間及含水量的不同,儲藏可分為短期、常規(guī)干燥法兩類。含水量低的林木種子采用常規(guī)干燥法儲藏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短期貯藏的種子,如秋季成熟且用于次年春播的林木種子,采用的方法是短期干燥法[2]。
2? ?儲藏期的管理工作
2.1? ?做好通風工作
要從源頭上預防林木種子在儲藏期間發(fā)生吸潮、發(fā)熱或發(fā)霉等問題,就必須要保證林木種子的儲藏地點通風良好。完善通風條件是林木種子儲藏期間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
(1)當庫房內的溫度和濕度比室外高時,應進行正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差較大時,應避免緊急性通風。
(2)當庫房內與室外的溫度和濕度相同時,應進行正常通風。
(3)當庫房內的溫度比室外的溫度高而庫房內的濕度比室外的濕度低時,先計算室內外的絕對溫度值,再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能夠通風。
(4)當庫房內的溫度比室外的溫度高但室外的溫度更高時,先計算室內外的絕對溫度值,再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能夠通風。且通風時間選擇在每天的低溫時間段,如早晨或晚間,避免在午時或午夜通風。
2.2? ?低溫儲藏
低溫儲藏是林木種子在儲藏過程中最常采用的方法。通常在儲藏林木種子前先將種子清洗干凈,并且晾曬干,然后裝入特定的容器中,在容器內放入適量的干燥劑,最后密封好,儲存于-5~10 ℃的環(huán)境下。如果因條件有限沒有適合的低溫儲存?zhèn)}庫,也可選擇在自然氣溫低于-4 ℃時將裝有樹種的器皿埋入1.5~2.5 m的地下進行儲藏。
2.3? ?定期檢查
在林木種子儲藏過程中,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在儲藏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進行處理。檢查頻率應根據(jù)種子的實際含水量、病蟲害感染度以及儲藏溫度、濕度等來決定。不僅要檢查林木種子本身,還要檢查庫房環(huán)境,尤其要重點檢查庫房內的溫度、濕度,如遇到高溫天氣,還應適當增加檢查頻率。
3? ?林木播種育苗技術
3.1? ?播種期的選擇
林木的播種基本都選在春季或冬季,播種期是應用育苗技術的關鍵部分。受樹種特性和苗圃的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限制,冬播季節(jié)長,從而減少了樹種的儲藏難度,林木種子在苗圃中的時間較長,并且冬季種子發(fā)芽整齊、出苗快、苗木生長周期較長、抗病能力強。春播對時間、環(huán)境等因素要求較高,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播種,否則會遇到倒春寒,導致播種延遲,苗木出土晚,抗高溫、抗旱能力較弱。因樹種的壽命短、貯藏難,春播一般會選在2—3月進行,種子成熟期在春夏季節(jié)。
3.2? ?播種方式的篩選
(1)點播。一般大粒的種子會選用這種播種方式,有利于控制苗木的間距,同時對數(shù)量的控制更加便捷,適合培育名貴樹種。合理的作業(yè)為林木種子的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進了樹種的成活率,有利于縱向、橫向兩個方向同時實施育苗播種,為種子生長提供了更多時間和空間。
(2)條播。一般適用于小粒種子的育苗。條播是根據(jù)壟的形狀來命名的,在整理土地過程中將壟設計為均勻的直線分布,方便農機設備按既定的距離進行有效播種。這種方法更加節(jié)約時間,在林木種植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3)撒播。這種播種方法適用在苗圃培育幼苗時顆粒小的樹種。因苗木生長密度較高,可根據(jù)苗木的數(shù)量選擇尺寸較大的樹苗優(yōu)先移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地使用效率。此方法適用于高效、快捷的種植模式,但珍貴品種不適合用此方法。
3.3? ?育苗
(1)浸泡處理法。此方法簡單方便,可對不同林木種子的要求來控制溫度,但對浸泡時間需要嚴格把控。大多數(shù)種子可浸泡1~3 d,種皮薄的可浸泡數(shù)小時,種皮堅硬、較厚的可延長5~10 d。如果不能準確控制時間,可將種粒切開來觀察吸水效果,一般在林木種子3/5的部位已經(jīng)吸水即可[3]。
(2)物化處理法。此方法是利用物理的方法進行處理,一些樹種需用強酸處理才能腐蝕種皮得以解除休眠。
(3)光學處理法。一些樹種對光照需求較多,但對光照強度和時間要求又有所不同。一些林木種子通過一次光照就能快速發(fā)芽,例如梧桐樹種通過浸種后給予1 100 lx光照8 min就能誘導35%的林木種子快速蘇醒,8 h的光照萌發(fā)率高達85%。而云杉等樹種則需經(jīng)8~11 d、每天4~9 h的光照時長,才能誘導萌發(fā)[4]。
3.4? ?幼苗的管理
3.4.1? ?合理施肥
在育苗管理的過程中,育苗工作人員要保證科學施肥,增強苗木的生長效果。在施肥時要嚴格按照“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實施,實現(xiàn)“重施基肥,巧施追肥”,提高樹種的出苗率。在施肥的過程中還應加強對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溫度補充適量的肥料,以確保有效地提高施肥效果。
3.4.2? ?除草松土
在播種育苗的過程中,育苗工作人員要及時除草松土,降低雜草對幼苗的影響。除草的次數(shù)應保證6~12 次/年。在土壤濕潤的情況下,育苗工作人員可選用連根拔除的方法進行除草。
3.4.3? ?病蟲害防治
在林木栽培初期應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幼苗此時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病蟲侵害。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提升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赏ㄟ^播撒農藥等措施減少病蟲害的來源,增強幼苗的抗病蟲害能力。
3.4.4? ?加強后期的育苗維護
林木建設中后期的管理養(yǎng)護也非常重要,應根據(jù)植物的生長情況和季節(jié)變化進行養(yǎng)護管理工作。對生長緩慢的幼苗要進行病蟲害的檢測和預防,通過疏松土壤和科學施肥等改善幼苗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幼苗的抵抗能力。例如,在我國北方冬季寒冷地區(qū),在冬季干燥環(huán)境中應及時對幼苗周圍的殘枝落葉進行清理,預防在干燥環(huán)境中突然發(fā)生森林火災,同時可采用營養(yǎng)輸送的方式,增強幼苗的抗凍和抗病蟲害的能力。
4? ?結束語
我國林木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先進技術的研發(fā),特別是林木種子儲藏與播種育苗技術在近幾年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采用科學、合理、綠色的林木種子儲藏與播種育苗技術來做好這些工作,能有效地提高林木培育能力和培育效率,更好地推動我國林木業(yè)健康、綠色發(fā)展。
參考文獻:
[ 1 ] 廖兆福.林木種子儲藏與播種育苗技術探究[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22):226.
[ 2 ] 李霞,王利寶,文亞峰,等.杉木不同世代育種群體的遺傳多樣性[J].林業(yè)科學,2020,56(11):53-61.
[ 3 ] 謝占全.林木播種育苗技術之我見[J].農民致富之友,2018(21):118.
[ 4 ] 黃勇,李安俠.林木種子的處理及育苗技術[J].花卉,2019(24):217-218.
[ 5 ] 廖太進.林木種子儲藏與播種育苗技術探究[J].農家科技,201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