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人們總以為赤道地區(qū)應(yīng)該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因為那里地處熱帶,緯度為0°,太陽直射大地。其實赤道地區(qū)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酷熱,它不但比某些高緯度的地方?jīng)鏊?,甚至還不乏冰天雪地呢!如果你不相信,那就讓事實來告訴你吧!
不能否認的赤道“冷極”
不要說你不信,連歐洲那些自以為懂得很多的人也不相信,他們一直否認非洲的赤道旁會有雪山存在。不過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1948年,德國傳教士雷布曼來到東非,偶然發(fā)現(xiàn)赤道雪峰的奇景,回國后寫了一篇游記,發(fā)表在一家刊物上。沒想到這給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人們指責他在無中生有地宣傳異端邪說,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雷布曼感到十分冤屈。13年后,又有一批西方的探險者來到非洲,親眼目睹赤道附近的高山積雪,并拍了下來,西方人這才相信了雷布曼所講的事實。
這座 “赤道雪峰”就是著名的乞力馬扎羅山,它位于赤道附近的坦桑尼亞東北部,是該國與肯尼亞的分水嶺,離東非大裂谷160千米,既是雪山又是火山,由基博、馬溫西和希拉三個死火山構(gòu)成。中央火山錐呼魯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遠遠望去,白雪皚皚的山頂似乎在空中盤旋。這里常年溫度在零下34℃,氣溫比同經(jīng)緯海拔500米處低30℃左右,是名副其實的赤道“冷極”。
赤道的高溫哪里去了
世界上最熱的地方并不在赤道。像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我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等,白天的最高溫度都超過45℃;加利福尼亞州的死亡之谷為56.7℃,利比亞的艾爾西撒有記錄的最高溫度為58℃。但這與伊朗東部的鹽漠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這里的沙漠表面溫度竟達70.7℃,幾乎是人正常體溫的兩倍!當?shù)厝朔Q這里為“甘多穆博鹽”,意為“烘干的谷物”。這是因為,游牧農(nóng)民們?nèi)鲈谏匙由系姆N子,不出幾天,就被高溫烤成灰了。這些高溫地區(qū)都不在赤道附近,有的還離得很遠。
不過高溫地區(qū)大多在沙漠里,或寸草不生的干旱地區(qū),我國的火焰山就是如此?;鹧嫔较募練鉁馗哌_47.8℃,地表最高溫度竟超過70℃,一點也不比伊朗鹽漠的溫度低;而緯度卻是北緯43°,離赤道差了十萬八千里呢!
而赤道地區(qū),盡管太陽光照很厲害,但白天氣溫很少超過35℃。這是什么原因呢?打開地圖就能知道了。原來赤道附近大多是海洋,一方面海水蒸發(fā)會吸收大量熱量,另一方面海水的熱容量大,水溫升高要比陸地慢。因此,赤道附近的白天海洋溫度不會急劇上升,那里的平均氣溫就不會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高了。
真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現(xiàn)在,你還認為赤道附近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嗎?
“永春”的赤道城市基多
再來說說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它是一座赤道城市,緯度僅0.78°,離北面的赤道只有24千米,卻氣候宜人,被稱為“永春城”。這里年平均氣溫13℃~14℃,溫差僅0.6℃。它是世界上溫差最小的城市。2017年12月,它獲得“世界十佳春城”的稱號,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基多”在印第安語中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難怪公元11~16世紀,印加帝國會把這兒定為北部疆土的首都。
為什么基多會常年如春、溫差如此之小呢?這當然與它的高海拔有關(guān),這里平均海拔2852米;還與它臨近赤道,緯度低密切相關(guān)。熱帶地區(qū)本來就常年高溫,無春無秋,更無冬季,現(xiàn)在基多近3000米的海拔,使氣溫整體下降,可再怎么降也不可能降到零度以下,畢竟它不是乞力馬扎羅山有近6000米的海拔。可見,較高的海拔與臨近赤道的地理位置是基多“永春”的主要原因。
另外,基多位于安第斯山脈皮欽查火山東南麓的谷地中,處于低壓帶,這里雨量充沛。特別是上半年的雨季,幾乎天天下雨,這也是這里氣溫穩(wěn)定、溫差變小的一個原因。讀到這兒,你是否想去感受一下基多“永春”的愜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