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知識
六一兒童節(jié)的前一天(5月31日),“放開三胎生育”的新聞沖上了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還成了段子手們的素材。
實際上,不是年輕人不想生,而是因為養(yǎng)不起,不敢生。
生育是兩個部分,包括“生”和“育”。
在中國的大城市,生育一個孩子的直接成本,可以算一筆賬。
先來說“生”的過程,從夫妻雙方?jīng)Q定要一個孩子,開始備孕的那一刻便開始了。
假設(shè)有一對年輕的北漂夫婦,計劃在北京要孩子。
醫(yī)生建議他們先進(jìn)行“孕前優(yōu)生檢查”并服用3個月左右的葉酸,以調(diào)節(jié)身體狀況。
他們來到北京的一家三甲醫(yī)院,做了一全套檢查,連帶著購買葉酸片,花了大約1000元(總價約1500元,醫(yī)保報銷500元)。
某一天,精子和卵子終于在女方體內(nèi)結(jié)成了受精卯,一個生命開始被孕育。隨后,女方開始經(jīng)歷漫長的產(chǎn)檢和生產(chǎn)過程。
以北京公立醫(yī)院為例,具體花費包括:
建檔案,平均為2000元;
每月一次產(chǎn)檢,10次產(chǎn)檢下來沒有其他自費項目的情況下,平均為7000元;
這1萬元只是在醫(yī)院花費的錢,當(dāng)然,如果在北京繳納五險一金,還可以享受生育保險,報銷大約6000元,自費部分大約4000元。
女性懷孕期間,為了保證自身和胎兒的健康,需要服用一些營養(yǎng)品。保底算,營養(yǎng)品至少1500塊。
更大的花銷還不是這些,孕期時由于女性體型變化、懷孕及分娩時的需要,需要一系列孕婦裝、產(chǎn)婦帽、哺乳內(nèi)衣、一次性內(nèi)褲、產(chǎn)后護(hù)理墊、一次性馬桶墊等東西,還有各種補充能量的食物……還是保底算,至少3000元。
為出生的嬰兒所準(zhǔn)備的大大小小的裝備,像尿不濕、奶粉、奶瓶、嬰兒床、手推車……也是從簡算,至少5000元。
截止到這里,就一股北漂而言,光是生個小孩,至少得花1.45萬元。
好不容易等到胎兒出生,女方便開始了“坐月子”。
對于北漂一族,一股都會選擇讓父母從老家趕過來照顧,父母的吃穿用住都是錢。
5000元/月的一居室小夫妻房,顯然不夠一家?guī)卓谌司幼。瀛h(huán)邊上7500元/月的小兩居勉強(qiáng)擠擠,每年因為養(yǎng)娃,房租就得多交3萬。
假如北京房租在未來18年都不漲價,夫妻兩人需要承擔(dān)162萬元房租。算下來,還不夠一套五環(huán)外的首付,但租房還是比買房合算。
而父親/母親通常會照顧嬰兒滿周歲才會回老家,這個期間,按照一個人1000元/月的低消費計算,怎么都得要1.2萬元。
別忘了,這還沒算上夫妻倆的吃穿住行等各項費用,按照2000元/人計算,平均每年花費4.8萬元,18年共計86.4萬元。
嬰兒剛出生時,作為‘(人類幼崽”,什么也不知道,需要小心呵護(hù)。0到3歲這個區(qū)間,是父母最操心的時候,也是各類開銷最多的時候。
0-3歲嬰兒的主要花銷有五大類,共計約16萬。
1)醫(yī)療防疫(8300元)
除了卡介苗、脊灰質(zhì)炎疫苗、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這5種按照規(guī)定必須打的免費一類疫苗(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yīng)當(dāng)依照政府的規(guī)定受種的疫苗)外,一般家長會再給孩子自費接種部分二類疫苗(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受種的疫苗)。
如五聯(lián)疫苗,2800元(打4針,一針700元左右);肺炎十三價疫苗,4000元(打4針,一針1000元左右)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同時,孩子生病也是難以避免的。
感冒發(fā)燒住院等等小病,從0歲到3歲,每年按500元來計算,差不多花個1500元。
2)奶粉輔食(5萬元)
一罐普通奶粉價格約在300元左右。如果按照純奶粉喂養(yǎng),吃到3歲計算,36個月,需要4萬多元。
孩子一般從6個月開始吃各類米粉、糊狀的輔食,吃到3歲,每個月大約500元,共30個月,約15000元。
嬰兒飲食部分的費用總數(shù)起碼在5萬元以上。
3)紙尿褲與服裝(2.2萬元)
紙尿褲的價格浮動很大,比較普通的一般2元一片。
孩子在1歲前,一天平均要使用8片,隨著年齡增大會逐漸減少,大約用到兩周歲。
綜合下來,花費大于1萬元。
童裝價格因品牌而異,但無論如何選擇,隨著孩子的快速成長,童裝更換的頻率非???,每個季度購買童裝的費用很難低于1000元,每年按4000元計算,3年1.2萬元。
4)早教(3萬元)
不管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還是單純緩解帶娃壓力,接受早教也是“剛需”。
假如從1歲開始上早教班到3歲,在北京,一周一至兩次45到60分鐘的課程,每次費用平均400元,至少1萬元/年,3年共計3萬元。
5)生活用品(5萬元)
隨著嬰兒長大,童書、寶寶椅、搖籃床、圍欄、爬行墊等等等物品,以低配版計算,至少5萬元。
僅僅是0-3歲,家長就得花16萬元。
但更大的壓力,還在后面。
等再過幾年,孩子將走出嬰兒階段,進(jìn)入幼兒園,開始上學(xué)。
這一時期,孩子能自己吃東西了,不再需要奶粉、輔食一類的東西,從4-18歲,按照平均每個月1000元來計算吃穿用度,共計21.6萬元。
至于上學(xué),北漂父母的小孩,運氣好的能被父母送進(jìn)公立學(xué)校;否則,沒有北京戶口,不符合特定標(biāo)準(zhǔn)的孩子,不能在北京參加中考讀普通高中,更別說參加高考了。
假設(shè)這個小孩有錦鯉體質(zhì),幼兒園、小學(xué)和初中能進(jìn)入公立學(xué)校讀書,之后不管是高中階段回老家讀,還是在北京讀職業(yè)高中,這部分學(xué)費我們按O計算。
4-18歲,教育必須的雜費按2萬/年計,共28萬。
當(dāng)然,如果這個孩子上不了公立學(xué)校,讀一所中等偏上的私立學(xué)校,每年學(xué)費平均10萬元,一共需要花140萬元。
這還不包括各類興趣班、輔導(dǎo)班,也不包括旅行、娛樂、聚會等開支。
從生娃到養(yǎng)一個錦鯉體質(zhì)的娃,北漂夫妻的成本起步價大約為1.45萬+315.2萬=316.65萬元,平均每年17.6萬元。
對了,北京2020年的工資中位數(shù)為6902元,就按7000元/人計算,一個人的工資還不夠付一個月的房租。一對夫妻拼命干活一年,工資或許也只能到16.8萬元,根本不夠17.6萬元。
即使生得起,也養(yǎng)不起。
不過,這只是頭胎,如果生二娃,在居住空間不變(租房總成本固定為162萬元),夫妻兩人日用不變(86.4萬元),其他費用按照單個娃約70萬來算,生育二娃就需要共計花費388.4萬元,平均每年21.6萬元。
可問題是,如果生二娃,根本帶不過來,要么用請保姆+老家父母的模式,要么用一人全職在家?guī)Ш⒆拥哪J健?/p>
這部分成本,至少以一個人全職工資來計算,除非夫妻一方每月到手收入達(dá)到2萬+,否則免談。
要是生育三娃,小兩居的房子估計是住不下了,得換成小三居,按照1萬元/月計算,18年的租金為216萬;而且,帶3個娃,夫妻至少需要一方在家全職帶,還得配上一個保姆才行。
假如保姆按照平均每月6000元的工資來算,在這個家庭工作6年,大約需要43.2萬元。
粗略算下來,生育三娃的整體成本約為555.6萬元,平均每年31萬元。
這就要求在外工作的父母一方,月薪至少3萬元才能勉強(qiáng)維持。
這些都只是直接成本。
除了夫妻基本的生存所需外,其他辛辛苦苦賺到和攢下的積蓄,都要花在孩子的身上。
夫妻倆為生育孩子所付出的機(jī)會成本,更是無法計算。
這個孩子本身還得很健康,基本不生病、不折騰、不花錢、不敗家。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孩子基本不存在。
如果你是正在生育年齡的北漂,會愿意過這樣的生活嗎?會想要同時在操心勞力的工作和令人無奈的房價壓力下,再耗費無數(shù)心力來生育一個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