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植物依靠種子、孢子或是自己的枝條就可以繁衍,但世界上還有一些聰明的植物偷學了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胎生”。
延續(xù)生命的神秘方式
胎生幼體在出生后就擁有活動能力,這意味著它們會在母體內發(fā)育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生。這種繁衍方式最廣泛地存在于哺乳動物中,比如我們人類就會在媽媽肚子里待上10個月左右。
而植物界最常見的繁衍方式是依靠種子。一般植物的種子成熟后,就會馬上脫離母樹。經過一段時間的休眠,才能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的條件下,在土壤中萌發(fā)成幼小的植株。
胎生植物則不同,它們的種子成熟后會長成胎苗才脫離母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紅樹。
環(huán)境惡劣?進化!
紅樹生長在淺海鹽灘或海灣內的沼澤地中,隨著海水的漲落,它們時而淹沒在水下,時而又暴露在烈日中。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既不利于種子發(fā)芽,也不利于幼苗生長。于是,聰明的紅樹“偷學”了動物界的胎生繁殖方式,讓寶寶們一出生就比較強壯,有照顧自己的能力。
兩種方式
這種在果實外長有長長的胎生苗,形成“樹掛幼苗”奇觀的胎生方式屬于顯胎生,還有一些植物采用了更神秘的隱胎生方式。
隱胎生植物的胎生苗并不伸出果皮,萌發(fā)的種子被果皮包裹,在果實外面完全看不出來,直到果實落地后才伸出,桐花樹等植物就屬于這一類。
紅樹也是經過開花、結果產生種子,但即使種子成熟了,也不從樹上脫落,而是從果實內部開始發(fā)育,吸收母親的營養(yǎng),長成小錐子一樣的“胎生苗”。等到要離開母親時,它們就會直直地落下,一下子扎入軟泥中,僅用幾個小時就可以扎根,開始生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