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
常德是一片紅色熱土。在這片土地上,革命先輩劉澤遠用他的一片赤誠丹心譜寫了不朽的熱血青春。
積極開展農民運動
劉澤遠,1907年3月10日出生于常德縣丹洲鄉(xiāng)劉拱橋村(現武陵區(qū)芙蓉街道澤遠社區(qū)),1920年考入常德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1923年考入長沙華中美術專科學校,同年9月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6月參加長沙學生、工人聲援“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的游行。
1925年冬,劉澤遠回到家鄉(xiāng)。1926年春,他擔任劉氏族校校長。為實現革命理想,他邀請志同道合的長沙華中美術專科學校同學戴先凡一起在四官廟創(chuàng)辦了一所農民夜校,向農民進行革命教育。5月,黨組織在常德縣巖橋寺建立農民協(xié)會,劉澤遠因勢利導,組織起以農民夜校學員為主的四官廟農民協(xié)會,會員很快發(fā)展到300多人。四官廟農民協(xié)會成立后,劉澤遠按黨組織要求,積極組織農民協(xié)會會員開展抗捐抗稅斗爭,一連搗毀了常德西郊的4個稅務稽征所。
1926年北伐軍進入湖南后,劉澤遠根據常德團地委指示,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參加籌建國民黨常德縣黨部的工作,并當選為國民黨常德縣黨部執(zhí)行委員兼青年和婦女部部長。當年9月下旬,劉澤遠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年底,常德縣的農民運動迅速發(fā)展,區(qū)、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劉澤遠主動要求到偏僻的黃州區(qū)(今黃土店鎮(zhèn))山區(qū)做農運工作。他走村串戶、發(fā)動群眾建立了黃州區(qū)農民協(xié)會,成立了黃州區(qū)農民糾察隊。除夕晚上,劉澤遠揮筆寫下“管什么過年過節(jié),看如何救國救民”的對聯,并端端正正貼在自家大門上。正月初二,他就告別家人返回黃州區(qū)繼續(xù)工作。
不改初心的特委書記
1927年2月,國民黨常德縣黨部、縣公署和縣農民協(xié)會,按照省政府頒布的《湖南省懲治土豪劣紳暫行條例》,聯合成立了審判土豪劣紳特別法庭,劉澤遠被任命為縣特別法庭審判長。受命后,他決定首先公審常德縣罪大惡極的豪紳楊仲達。楊仲達占有田地山林7000余畝,房屋210余間,家丁成隊,使女成群,長期橫行鄉(xiāng)里、欺壓百姓,私設牢房、殘害農民。公審那天,全縣農民歡天喜地。但楊仲達的黨羽放出風來:“誰要拔楊仲達的一根毫毛,就要拿誰的人頭抵償。”面對土豪劣紳的囂張氣焰,劉澤遠鎮(zhèn)定自若,毫無懼色,當即請縣農民協(xié)會委員長陳昌厚調集縣農民武裝糾察隊,加強會場的警戒。他大步走上審判席,公布楊仲達的八大罪狀,宣布判處其死刑,就地處決。1927年3月至5月,全縣共處死土豪劣紳18人,收監(jiān)7人。
1927年5月24日,即長沙馬日事變后的第三天,常德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反革命敬日事變:常德城內死傷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600多人,城外農村有200名共產黨員和農會骨干慘遭殺害。劉澤遠化裝成菜農,機智避開敵人的搜捕。敬日事變后,劉澤遠轉入地下,繼續(xù)堅持斗爭。11月,中共湘西特委在常德成立,他被任命為特委宣傳委員兼常桃特區(qū)書記。此后,他投入組織農民武裝、奪取敵人武器的隱蔽斗爭中。1928年1月,他被解除特委委員職務,然而他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執(zhí)行省委開展年關暴動的指示,在河洑山創(chuàng)建農民自衛(wèi)軍暗殺隊,于2月3日深夜在常德近郊發(fā)起年關暴動,一夜之間就除掉了西郊3個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給敵人以很大的震懾。3月,他又恢復了特委委員的職務。
1928年6月,在國民黨重兵“清剿”之下,劉澤遠不得不率農民武裝撤到太浮山,加入特委領導的工農革命軍第四支隊。7月下旬,第四支隊遭受重創(chuàng)突圍后,劉澤遠與王千祥、戴先凡、歐陽鈞等轉移到常德、漢壽交界處的興隆區(qū)河伯橋,力圖組織農民武裝,但沒有成功。8月,劉澤遠到南縣與中共原益陽特委、南華安特委負責人詹樂貧、崔漢章、徐少保等取得聯系,將南縣、華容、安鄉(xiāng)、益陽、沅江、漢壽6縣黨組織合并,重建中共湘西特委并擔任書記,詹樂貧和崔漢章為常委,徐少保等4人為委員。隨后,特委委員們分赴各縣,秘密發(fā)展黨的組織,重建工農武裝。
1929年1月,劉澤遠在漢壽大連障召開各縣縣委書記會議后,由于叛徒出賣,遭敵包圍,身負重傷,被捕入獄。敵人用高官厚祿引誘他,用酷刑折磨他,但他堅貞不屈、鐵骨錚錚。一次,敵人把他帶到法庭,脅迫他寫下供詞,劉澤遠冷笑著說:“你們不是要殺盡共產黨嗎?那就殺吧!要我寫,可以?!睌橙艘詾樗槒牧?,連忙給他擺好紙和筆。劉澤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揮筆寫下“我是共產黨”5個大字,然后酣暢淋漓地把敵人痛罵了一頓。
大義凜然的革命烈士
1929年春節(jié)過后,劉澤遠的母親和他的妻子龍三妹抱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前來看他。遍體鱗傷的劉澤遠深情地對母親說道:“媽媽,我自落到敵人手里,就沒有想活著出去了。我死了不要緊,只是苦了您!”之后,他慈祥地望著出生不久的女兒,囑咐妻子道:“三妹,你要替我照顧好媽媽,撫養(yǎng)好女兒。女兒就叫遺珍吧,她是我遺留下的一顆珍珠??!”
1929年3月4日凌晨,監(jiān)獄看守通知劉澤遠“轉到另外地方去”。劉澤遠意識到敵人要處決自己,將身上的兩塊銀圓遞給同監(jiān)房的共產黨員魯自然,說:“這是剩下來的活動經費,請你轉交給組織?!鄙衔?,在監(jiān)獄通往城北泮池坪公共體育場的路上,一隊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警,押著滿身傷痕、嘴角流血的劉澤遠,向刑場走去。劉澤遠望著兩邊含淚相送的鄉(xiāng)親,深情地說道:“永別了,我親愛的鄉(xiāng)親們!”劊子手殘忍地下手了,劉澤遠雙目含怒地倒了下去,犧牲時年僅22歲。
劉澤遠雖然犧牲了,但他的英名卻與世長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常德縣人民政府為緬懷劉澤遠烈士,于1952年將烈士家鄉(xiāng)命名為“澤遠村”,在他的墓前修了紀念亭、立了紀念碑。1978年,劉澤遠被民政部批準為革命烈士。每逢清明節(jié)、七一建黨節(jié)、八一建軍節(jié)等節(jié)日,當地的黨員干部、社區(qū)居民、中小學生成群結隊地來到烈士墓前,祭奠英雄,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愛國主義教育,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