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業(yè)
摘 要 四季青檸檬性喜冬暖夏涼的亞熱帶氣候,在平地、丘陵坡地都適宜栽培,綜合效益較高,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及經(jīng)濟效益。主要介紹了臺灣四季青檸檬品種特性、適栽條件、建園種植、修剪技術(shù)、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貯藏保鮮及綜合利用等高優(yōu)栽培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臺灣青檸檬;品種;特性;栽培;技術(shù);福建省德化縣
中圖分類號:S511.2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34
福建省德化縣億鴻綜合農(nóng)場于2015年在德化縣龍潯鎮(zhèn)高陽村引進種植四季青檸檬柑橘新品種,種植基地面積9.87 hm2,水電路基礎(chǔ)設(shè)施配套,主要從事四季青檸檬生產(chǎn)、加工、銷售等。青檸檬具有獨特的保健功效,是從臺灣選育引進的柑橘系列新品種[1],屬福建省新推廣柑橘品種,青檸檬具有多種加工利用價值,綜合效益較高[2],有較好的市場前景及經(jīng)濟效益。
1 品種特性
臺灣四季青檸檬,一年四季都能開花結(jié)果[3],果實橢圓形,單果質(zhì)量150~250 g,外皮呈綠色、粗糙不光滑,果實成熟后從內(nèi)到外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果實可鮮吃,可榨汁用[4]。
2 適栽條件
引種地德化縣龍潯鎮(zhèn)高陽村屬中亞熱帶氣候,海拔600 m,年平均溫18 ℃以上,≥10 ℃年活動積溫在
5 500 ℃以上,1月平均溫6~8 ℃,極端低溫>-3 ℃,年降雨量1 200 mm以上,年日照時數(shù)>1 200 h,在2015年冬季有短時間-5 ℃低溫影響[5],新梢有輕微凍害。經(jīng)多年引進試種觀察,臺灣四季青檸檬性喜冬暖夏涼的亞熱帶氣候[2],在平地、丘陵坡地都適宜栽培,但以土層深厚、疏松,有機質(zhì)含量豐富,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pH值在5.5~6.5的微酸性紅壤為最好,龍潯鎮(zhèn)高陽村自然生態(tài)條件基本適合種植。
3 建園種植
2015年從臺灣引進四季青檸檬嫁接苗,檸檬種植株行距控制在3 m×4 m,667 m2平均種植60株為宜,種植穴大小控制在深0.8 m、直徑0.8 m的范圍內(nèi);種植前1個月挖好定植穴再填基肥,每個定植穴應(yīng)當以土雜肥、堆肥30 kg,石灰0.5 kg、鈣鎂磷2 kg與表土混合,回填于定植穴內(nèi),并填入表土,做成土堆并高出地面
20~30 cm;定植時,挖開土堆定植苗木,要求土壤輕輕地壓實,保證土壤與根系之間完全結(jié)合,不留下空隙,樹盤覆蓋稻草,以保持土壤的濕度;小苗成活后,應(yīng)及時澆施稀薄腐熟的水肥,以促使根系和新梢生長。
4 修剪技術(shù)
1)幼樹修剪。臺灣四季青檸檬幼樹生長旺盛,但樹形披張,在修剪時宜疏除弱枝,增強樹勢,重點培育圓頭形樹冠豐產(chǎn)樹形[3]。主要采用1主干、3~5個主枝、10~15個枝組,主枝與主干成40~50 °,主枝與副枝成65~70 °為好,幼樹結(jié)果前盡量輕剪疏除和避免短截,以增加枝梢密度,緩和生長勢,提前結(jié)果。對2~4年生樹要抹芽放梢,形成下大上小、內(nèi)外部都有良好光照的自然圓頭形。
2)結(jié)果樹修剪。初結(jié)果樹的修剪以冬春季輕剪為主,輔之以夏季摘心和短截,輕疏長放。成年結(jié)果樹修剪以夏剪為主,抹芽、摘心結(jié)合短疏。衰弱老年樹重點是回縮更新樹冠中上部的衰弱枝序,對于郁蔽的樹冠只疏剪樹冠中上部的交叉過密枝,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
5 肥水管理
1)幼樹肥水管理。幼樹以施用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以施促梢肥為主,著重培養(yǎng)各次新枝梢;施肥以勤施薄肥、梢前梢后多施為原則[4];施肥方法可采取全園施肥、條溝等,也可用根外追肥,結(jié)合防治病蟲害用尿素液濃度0.1%~0.5%,噴灑樹冠。
水分管理方面,要常年保持果園土壤濕潤而又不積水的狀態(tài)。在旱季及時灌水,雨季要及時排水,避免果園積水。
2)結(jié)果樹肥水管理。臺灣四季青檸檬1年多次抽梢、開花、結(jié)果,肥水條件要求較高,在果園管理上應(yīng)采取以有機肥為主,復(fù)合肥為輔的原則。初結(jié)果樹以秋前、冬季重施,春肥看花施,夏前不施為原則;成年結(jié)果樹以采果前后、春稍前、秋梢前3次肥為主,1年施3~4次肥;生產(chǎn)上一般采用全園施肥、條溝、根外等施肥方式;施肥范圍一般在樹冠滴水線外緣,化肥和有機肥均要埋入土中,特別是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因此宜深埋或結(jié)合有機肥混合施用,深度為20~40 cm,避免肥效損失;施肥要逐次逐年輪換不同方向、位置;在干旱季節(jié)要適時灌水,雨季要注重排水,避免漬澇害引起檸檬黃化落葉。
6 病蟲害防治
臺灣四季青檸檬病害主要有潰瘍病、瘡痂病,防治潰瘍病可在各次新梢長2~3 cm和葉片轉(zhuǎn)綠期各噴藥1次,以保護新梢;保果可在謝花后20 d、35 d和50 d各噴藥
1次,推薦藥劑為: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等。瘡痂病防治以預(yù)防保護為主,新植樹重點以保芽保梢為主,結(jié)果樹以保幼果為主,在新梢萌發(fā)的梢期及花期謝花2/3時應(yīng)及時防治,可選用以下藥劑: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等。
常見害蟲有紅蜘蛛、潛葉蛾和鳳蝶類幼蟲等,防治紅蜘蛛選用的藥劑有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倍液、73%克螨特3 000倍液等。防治潛葉蛾原則是,抹芽放梢抑制蟲源,防治放梢期的成蟲和低齡幼蟲,選用藥劑有2.5%溴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6 000倍液等。防治鳳蝶類幼蟲方法有網(wǎng)捕成蟲,幼年種植園提倡人工及時摘除卵粒和捉除幼蟲、蛹,化學藥劑有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500~2 500倍液等。
7 采收
1)采收時期。采收時間以果實成熟度為依據(jù),主要有果實著色程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達到采收標準即可進行采收;一般貯藏保鮮和遠距離銷售的采收成熟度可適當提前;如果遇下雨、露水未干、刮大風時不宜采收。
2)采前準備。安排好采收勞力,準備好采收用的采果剪、果梯、果筐、運輸車輛和果實存放的倉庫等。
3)采收方法。采用1果2剪的方法。第1剪帶袋在扎袋口上方剪下,運回倉庫;把紙袋除去,進行第2剪,要求保留完整的萼片,在齊果實的萼片處將果梗剪去。采收到的果實要輕拿輕放,不能拋擲,并挑出傷果、病果。
8 貯藏保鮮
1)防腐保鮮。噴涂殺菌劑和果蠟進行防腐保鮮,防腐劑一般用25%戴挫霉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施保克(咪鮮胺)乳油500~600倍液,或50%施保克(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 200~1 500倍液。采后當天用以上保鮮劑浸果1 min后,放在通風良好的室內(nèi)場地晾干,晾干后剔除傷果和病蟲果,進行分級。果實用薄膜保鮮袋單果包裝、裝箱,放入貯藏庫或冷庫貯存。直銷果可不用殺菌劑,果實表面清洗干凈后晾干,剔除傷果和病蟲果并進行分級,裝箱銷售。
2)常溫貯藏。常溫貯藏方式有有簡易庫房、地下庫、地窖貯藏。簡易庫房是利用普通倉庫或農(nóng)家房屋,靠自然通風調(diào)節(jié)貯藏庫內(nèi)的溫濕度,達到貯藏保鮮的目的。貯藏庫配置一些簡便的通風設(shè)備,例如適當?shù)拈T或窗、排風扇,使貯藏庫內(nèi)通氣良好。貯藏庫在果實入庫前10~15 d,用7%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庫壁、庫頂、地面進行消毒,然后庫內(nèi)燃燒硫磺粉10 g·m-3,密封熏蒸24 h后換氣,至庫內(nèi)完全無硫磺味道時關(guān)閉門窗。貯藏期間定期檢查,進行循環(huán)通風。
3)冷庫貯藏。貯存時冷庫保持在溫度5~5.5 ℃、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1%以下、氧氣含量保持在17%~19%,并定期進行循環(huán)通風,這種冷庫貯存含酸量較高的檸檬可保存近1年。
9 綜合利用
1)制作飲料、果醬和果脯。把檸檬果加工成原汁、果醬、果脯。檸檬鮮汁加蜂蜜是一種常見家庭飲料;檸檬果可加工成原汁,原汁進一步加工成飲料;果脯曬干即進入市場銷售,進一步可加工成各種涼果蜜餞,如話檸檬、甘草檸檬、八珍檸檬等。
2)檸檬精油。檸檬果皮由2層組成,外層果皮含香精油6%,100個檸檬可以提煉1磅檸檬油,1 000 t檸檬鮮皮可以加工3~5 t檸檬油。檸檬油是香水的一個重要成分,尤其是在科隆牌香水中應(yīng)用。
3)食品調(diào)味劑。檸檬是一種天然的食品調(diào)味劑。歐美式的華筵往往在佳肴中加入檸檬汁或片,去腥增加風味明顯。檸檬的味道可以滲透到醬汁、魚肉、飲料、紅肉、甜點和面包中,其特有的香氣,可以給與其搭配的食物增加味道。檸檬可用于釀制食醋,既具有降咸、去腥、調(diào)味的作用,又沒有黃曲霉素等致癌物質(zhì)。
4)其他應(yīng)用。檸檬是天然的家用去污劑,切一片檸檬浸漬在鹽水中可以清除鍋底污垢;可作人體皮膚雀斑“漂白劑”,是經(jīng)常家用作護膚品。檸檬皮經(jīng)脫水后作飼料;檸檬原木木質(zhì)細膩、結(jié)實易于加工,常用于雕刻、玩具和工藝品制造。
參考文獻:
[1] 李云騰.九個檸檬品種在廣西南寧試種初報[J].廣西農(nóng)學報,2016,31(6):21-24.
[2] 林炎城,吳海明,蔡紹真,等.青檸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河南農(nóng)業(yè),2016(34):14-15.
[3] 劉清斌,袁先玲,唐江.NFC檸檬汁生產(chǎn)與檸檬綜合利用技術(shù)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33(5):70-72.
[4] 廖苑騰,高俊杰,林英杰.香水檸檬關(guān)鍵栽培技術(shù)[J].東南園藝,2015(3):79-80.
[5] 羅菁菁,黃若展,林思棕.福建德化縣柑橘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3(3):55-56.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