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2021-09-08 13:54鄧耀秋劉官陽李浩波龔文專
      南方農(nóng)業(yè)·下旬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鄧耀秋 劉官陽 李浩波 龔文專

      摘 要 總結(jié)了廣西桂平市近年來冬種辣椒栽培技術(shù),包括品種選擇、育苗時間、整地、育秧盤、育秧基質(zhì)準備、種子處理(硒種、浸種催芽、苗期管理)、雙膜種植、水肥管理、抹側(cè)芽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nèi)容,以期為辣椒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廣西桂平市

      中圖分類號:S64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35

      桂平市位于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南部,黔郁潯三江交匯處,北回歸線橫貫市境中部,市境地勢南北兩端高,向中部平原傾斜。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4 ℃,具有發(fā)展南菜北運的良好氣候條件,近年來桂平市利用冬閑田大力發(fā)展辣椒種植,于第2年春季3—5月辣椒上市供應(yīng)北方市場?,F(xiàn)將栽培技術(shù)進行詳細闡述。

      1 品種選擇

      選擇早中熟、果形順直整齊,果長26~34 cm,果徑

      1.8 cm左右,常溫坐果好,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植株長勢強的品種,如金品1808等。

      2 育苗時間和方式

      育苗時間從10月10日左右開始,12月10日左右種植,育苗方式選用中棚育苗[1]。

      2.1 整地

      選擇上季沒有種過茄科類作物的田地作為苗床。

      2.2 育秧盤、育秧基質(zhì)準備

      每667 m2大田辣椒苗需用100孔秧盤25盤,33 kg育秧基質(zhì)。

      2.3 種子處理

      2.3.1 曬種

      在播種前將辣椒種子在弱太陽光下曬1~2 h。

      2.3.2 浸種催芽

      將辣椒種子放入50~55 ℃溫水中,不斷攪拌,反復搓洗種子,待水溫下降至30 ℃時停止攪拌搓洗,洗凈辣椒種皮上的黏液,漂去秕籽,重新?lián)Q水浸泡8~12 h,

      使種子吸足水分,然后出水,瀝干水分,用紗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濕的麻袋片或毛巾,有條件的放恒溫箱催芽,催芽過程中每隔4 h左右澆1次水。

      2.3.3 播種

      預(yù)先將準備好的育秧基質(zhì)裝進育秧盤中,播前1 d淋足底水,待辣椒種子露白時點進育秧盤的小孔中,一個小孔點一顆辣椒種子。點完種子后再撒放一層薄的育秧泥蓋好種子,然后噴足水[2]。

      2.4 播后管理

      2.4.1 出苗前的管理

      出苗前淋水保持濕度,一般每天澆水1~2次,淋水注意水量,不能過干過濕,育秧土過薄時應(yīng)加覆育秧土。3~5 d大部分幼苗出土。

      2.4.2 出苗后的管理

      2.4.2.1 水分管理

      出苗后適當控制水量,前期一般1天淋1次水,中后期2~3 d淋1次水。

      2.4.2.2 苗期病蟲害防治

      苗期病蟲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灰霉病、潰瘍病和蚜蟲等,采用綜合預(yù)防方法防治,辣椒出苗后5~7 d第1次用藥,以后隔3~5 d噴1次,可用25%多菌靈、22.5%啶氧菌酯、20%噻菌銅、10%吡蟲啉輪換噴施。

      2.5 培育壯苗

      辣椒無明顯病蟲為害、無僵苗現(xiàn)象、葉片青綠、葉片肥厚、辣椒苗不徒長、幼莖粗壯、根系發(fā)達、一般苗齡在60 d左右,具有10~14片葉,且現(xiàn)花蕾時的秧苗移栽較適宜。

      3 定植

      3.1 整地起畦、施足基肥

      在11月中旬晚稻收割后及時翻地起畦,水稻田適宜采用窄畦雙行種植,畦面90 cm,溝寬60 cm,溝深35 cm,壟面于中間開淺溝放入100 kg/hm2的16-16-16硫酸鉀復合肥,再每667 m2撒施80 kg有機肥,覆土后蓋好黑色地膜。

      3.2 定植時間

      當幼苗長至18~20 cm,即達到壯苗標準時即可移栽,一般在12月上旬,移植前3~5 d通風揭薄煉苗,移植前噴施1次送嫁藥。

      3.3 定植規(guī)格

      株距35 cm,行距45 cm,雙行品字形種植,每

      667 m2種植辣椒苗約2 300株。移植后當天淋足定根水,第2 d下午再淋1次定根水,連淋3 d[3]。

      4 大田管理

      4.1 及時查苗、補苗

      栽種后3~5 d,及時檢查是否死苗,如有及時補植。

      4.2 搭建小拱棚

      及時蓋薄膜,移栽后7 d左右噴施1次生根防病藥就可以搭建小拱棚了,每667 m2需提前修好長1.8 m的條竹片備用,寬2 m、厚度0.5 mm薄膜10 kg。蓋薄膜后兩側(cè)邊及兩頭用泥土壓好。蓋薄膜后注意天氣情況,氣溫高時9:00打開小拱棚兩頭降溫,17:00前蓋回并用泥土壓好,蓋薄膜期間注意檢查水分,干旱時抽

      “跑馬水”。

      4.3 揭膜、抹側(cè)芽

      立春前后氣溫穩(wěn)定就可以揭開薄膜,揭開薄膜后及時檢查辣椒生長情況并及時抹側(cè)芽,選擇陰天下午抹側(cè)芽,并且抹掉門椒以下泥面以上的側(cè)枝部分,同時把開門椒摘掉,抹掉側(cè)芽后要及時噴防病藥[4]。

      4.4 搭支架

      植株長至40 cm左右時,要及時設(shè)置竹子支架對辣椒植株進行固定,將植株主干以竹竿進行固定支撐,以防大風吹倒植株。

      5 水肥管理

      1)水分管理。如出現(xiàn)連續(xù)干旱,可以抽“跑馬水”淋施,下雨注意及時排水。2)肥料管理。可在中后期結(jié)合淋水淋施水溶性肥料1~3次。

      6 病蟲害防治

      6.1 主要病害

      6.1.1 炭疽病

      在果實成熟時多發(fā)生,主要為害辣椒果實,有時為害葉片,溫暖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葉片受害,初為水浸狀綠斑,漸變褐色。病斑近圓形,中央灰白色,輪生黒色小點。果實被害病斑初呈水浸狀黃褐色斑,擴大后為長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凹陷、有隆起的同心輪紋、邊緣紅褐色、中央灰色輪生黒色小點、潮濕時有淺紅色黏稠物。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可選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 2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75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600倍液。間隔7~10 d噴1次,連續(xù)2~3次。

      6.1.2 辣椒疫病

      連續(xù)低溫、陰雨天易發(fā)生,發(fā)病葉部斑呈水漬狀、暗綠色斑點或不規(guī)則大斑、易落葉。防治方法:用25%甲霜靈霜霉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6.1.3 辣椒潰瘍病

      連續(xù)低溫陰雨容易發(fā)生,在果實源發(fā)病出現(xiàn)鳥眼斑,在葉片上呈粒狀明點,在莖稈上使莖內(nèi)迅速腐爛中空,莖稈上發(fā)生時要與疫病注意區(qū)別。防治方法:20%龍克菌500倍液+3%中生霉素600倍液噴霧[5]。

      6.1.4 辣椒病毒病

      高溫干旱容易發(fā)生,病毒病又稱花葉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為害十分嚴重。辣椒病毒病的發(fā)生與環(huán)境條件關(guān)系密切。防治方法:病毒2號1 000倍液+沃豐素500倍液噴霧,連噴2次,間隔7 d。

      6.1.5 辣椒白粉病

      主要為害葉片、老熟或幼嫩的葉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黃綠色不規(guī)則斑塊,無清晰邊緣,白粉狀霉不明顯,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較早脫落。辣椒白粉病比較難防治,這主要是由病菌為害特點所決定的。辣椒白粉病屬于韃靼內(nèi)絲白粉菌,在營養(yǎng)生長階段菌絲都藏在葉片里面,等到產(chǎn)生繁殖體的時候,才伸出葉面。在連續(xù)干旱的情況下容易發(fā)生。防治方法:可用科摩白2 000倍液噴霧。

      6.1.6 辣椒根線蟲病

      主要為害辣椒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狀根結(jié)、爛根等癥狀,造成地上辣椒生長衰弱,逐漸死亡。我國南方溫濕環(huán)境有利于線蟲為害。尤其是越冬栽培辣(甜)椒的產(chǎn)區(qū),連作重茬,辣椒根線蟲病害發(fā)生普遍,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辣(甜)椒生產(chǎn)。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4種。1)無土培育無線蟲壯苗。采用無土育苗是避免辣椒根線蟲為害的一條重要措施。因為無土育苗可培育壯苗,避免早期受到辣椒根線蟲的為害。2)采用嫁接技術(shù)。利用抗根線蟲的品種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能有效的防治根線蟲為害,且種植一茬后,可明顯減輕下茬作物根線蟲的為害。3)合理輪作,深翻土壤,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病殘根,增施有機肥和合理灌溉,促進新根生長,增強植株抗病能力。4)化學藥劑防治。在移栽前,全田撒施殺線蟲藥劑,能有效避免辣椒苗期受線蟲為害導致死苗爛棵、生長緩慢等。

      6.2 辣椒蟲害

      6.2.1 蚜蟲

      蚜蟲以成蟲、若蟲群集在寄主的葉背、嫩葉、花梗和夾果上吸食汁液,受害葉片黃化、卷縮,植株矮小,生長不良,嚴重的甚至萎蔫枯死。此外,蚜蟲還是多種病毒的傳播媒介,導致瓜菜病毒病的流行,造成作物嚴重減產(chǎn)。防治方法主要是藥劑防治,在初發(fā)階段用10%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交替使用,每隔7~10 d噴施1次,連續(xù)2~3次。

      (下轉(zhuǎn)第頁)

      (上接第頁)

      6.2.2 紅蛛蛛

      為害特征:以若蟲的成蟲在辣椒葉背吸取汁液,受害葉初現(xiàn)灰白色,嚴重時變銹褐色,造成旱落葉,果實發(fā)育慢,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對紅蛛蛛早發(fā)現(xiàn)早防治,可用57%炔螨特乳油3 000倍液,20%噠螨靈3 000倍液噴霧。

      6.2.3 薊馬

      為害特征:嫩葉受害后使葉片變薄,葉片中脈兩側(cè)出現(xiàn)灰白色或灰褐色條斑,表皮呈灰褐色,出現(xiàn)變形、卷曲,生長勢弱,易與側(cè)多食跗線螨為害相混淆。表皮油胞破裂,逐漸失水干縮,疤痕隨果實膨大而擴展,呈現(xiàn)不同形狀的木栓化銀白色或灰白色的斑痕。但也有少部分發(fā)生在果腰等部位。防治方法:20%噻蟲高氰氟800倍液噴霧。

      6.2.4 棉鈴蟲

      棉鈴蟲是茄果類蔬菜的主要害蟲。以幼蟲蛀食蕾、花、果為主,也為害嫩莖、葉和芽?;ɡ偈芎r,苞葉張開,變成黃綠色,2~3 d后脫落。幼果常被吃空或引起腐爛而脫落,成果雖然只被蛀食部分果肉,但因蛀孔在蒂部,便于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爛,所以果實大量被蛀會導致果實腐爛脫落,造成減產(chǎn)。藥劑防治:可用20%康寬3 000倍液,5%甲維鹽2 500倍液噴霧。

      6.2.5 辣椒白粉虱

      辣椒白粉虱是辣椒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蟲害之一,會導致辣椒葉片漸漸萎蔫直至死亡,污染辣椒葉片和果實,影響辣椒的生長。辣椒白粉虱成蟲和若蟲群集在葉片背面,口器刺入葉肉,吸取植物汁液,造成葉片褪綠枯萎,果實畸形僵化,引起植株早衰,影響減產(chǎn)。辣椒白粉虱繁殖力強、繁殖速度快、種群數(shù)量大、群聚為害,能分泌大量蜜液,嚴重污染葉片和果實,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發(fā)生,使蔬菜失去商品價值。辣椒白粉虱的防治措施有2種。1)誘殺及趨避:白粉虱對黃色有強烈的趨向性,可在發(fā)生初期,設(shè)置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2)藥劑防治:3%聯(lián)苯菊酯3 000倍液噴霧。

      7 適時采收

      辣椒長18~20 cm,顏色轉(zhuǎn)黑綠時采摘上市。

      參考文獻:

      [1] 章新春.大棚早春西瓜-夏白菜-秋延遲辣椒高效栽培技術(shù)模式[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12):77-78.

      [2] 黎玉華,顏愛湘,努爾古麗,等.設(shè)施辣椒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1(24):154.

      [3] 劉波,楊志軍.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西北園藝(綜合),2021(1):16-17.

      [4] 劉崇政,賴衛(wèi),詹永發(fā),等.辣椒簡易小拱棚育苗技術(shù)[J].農(nóng)技服務(wù),2009,26(12):45.

      [5] 張穎.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8(5):5.

      (責任編輯:劉寧寧)

      猜你喜歡
      辣椒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辣椒之爭
      我國育成高產(chǎn)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益簡化栽培新技術(shù)
      我的辦法我知道
      賣辣椒的智慧
      淮北地區(qū)馬鈴薯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隆尧县| 靖江市| 苏尼特左旗| 西青区| 轮台县| 大邑县| 五峰| 金堂县| 连江县| 九江市| 宿迁市| 香港 | 仙居县| 钦州市| 和顺县| 延长县| 沐川县| 北安市| 吉水县| 凤山市| 淮阳县| 洪泽县| 海原县| 泽州县| 南澳县| 朝阳县| 密云县| 玉溪市| 清远市| 当雄县| 蓝田县| 江川县| 田东县| 密云县| 玉溪市| 博爱县| 铁岭县| 孟州市| 民权县| 兴宁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