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翔
隨著信息化和“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的發(fā)展,各類辦公軟件、政務APP等應運而生,上情下達、下情上報變得十分快捷,方便了基層干部群眾。但時間一長,一些地方和部門把“文山會?!卑岬交ヂ?lián)網上,把形式主義由“線下”搬到“線上”,美其名曰“提升效率”,實際上卻導致了各種通知越來越多、各種任務隨時下達、各種統(tǒng)計層出不窮,讓基層應接不暇、不堪重負,由此滋生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讓人苦不堪言。
近年來,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政務APP規(guī)范了,工作群數(shù)量減了,打卡拍照、簽到留言等形式主義泛濫勢頭有所遏制,但部分工作中形式大于內容的積弊還沒有徹底糾治。上頭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一個基層工作者,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多個工作APP,轉發(fā)通知、落實工作、反饋結果……大量的時間耗費在“指尖”上,讓人疲于應付、不勝其擾。
糾治“屏幕”和“指尖”上的形式主義,關鍵在于摒棄形式主義,而不是簡單否定“屏幕”和“指尖”。信息化、大數(shù)據(jù)本身沒有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由此否認信息化手段的優(yōu)勢,否認其對更好服務基層群眾、提升工作效率的積極作用。比如,利用信息手段簡化優(yōu)化辦事流程,把各類“線下”事務盡量整合到“線上”辦理,讓基層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戶就能把事情辦好。比如,利用信息手段及時掌握群眾冷暖和訴求,堅持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解難題,建立實時反饋評價機制,對群眾反映的一些急事、難事、鬧心事,做到接訴即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實事求是,真正站穩(wěn)人民立場、走好群眾路線,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發(fā)揮大數(shù)據(jù)的優(yōu)勢,更高效地服務基層和群眾。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真正將溫暖通過“指尖”穿越“屏幕”送到基層群眾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