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
讀罷《船王與兒子》一文,我掩卷沉思。在為船王和他兒子的悲慘命運扼腕嘆息的同時,縈繞在心頭的疑問是:誰是這起悲劇的罪魁禍?zhǔn)祝?
臺風(fēng)?機(jī)輪船?船王的兒子?抑或是……
我以為,這起悲劇的罪魁禍?zhǔn)渍谴?。可能連他自己都沒弄明白:是他把“經(jīng)年積累下來的經(jīng)驗”“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兒子,還一直手把手地教,使兒子空有從父親嘴里得來的一套套理論,而沒有一點實際經(jīng)驗與駕馭風(fēng)浪的本領(lǐng)。一旦遇到海風(fēng)、海浪,缺少父親“手把手”的指點時,自然會招致滅頂之災(zāi)——船毀人亡。誰也不會想到,船王“手把手地教”,竟成了殺害兒子的“溫柔殺手”。
無意制造這樣“溫柔殺手”的又豈止“船王”一個人。由此我聯(lián)想到那位由姐姐一手帶大的楊某??忌贤獾卮髮W(xué)后,離開了姐姐的照拂,他不知道該什么時候吃飯,也不知道該怎樣洗衣服,飽受類似小事的折磨而不得不中途輟學(xué)。這位好心的姐姐又何嘗想到,正是她的一手包辦,使弟弟成為依賴性極強(qiáng)而無法自立的人。就連吃飯、穿衣這些小事都不能自理,還能奢望他“頂天立地”嗎?假如這位姐姐從小就放手讓弟弟做飯、洗衣,培養(yǎng)其自理、自立能力,悲劇能發(fā)生嗎?
現(xiàn)在的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許多家長也像“船王”一樣,對于女百般呵護(hù),總是惦記著要為孩子做些什么。小時候,怕他們摔跤,抱他們過坎,背他們爬坡;長大后,想他們有所成就,卻怕他們吃苦,便替他們鋪路,對兒女的一切都大包大攬,終其一生也不撒手。不難想象,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有朝一日,一旦失去了依靠,他們將如何面對生活中的驚濤駭浪?
孩子的事讓孩子自己干,讓孩子多吃一點苦,多受一點挫,多一些磨練的機(jī)會,這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利。但愿天下疼愛孩子的父母能從《船王和兒子》中得到啟示,放手讓孩子去鍛煉,但愿“船王”的悲劇不再重演。
【評 ? 語】 這篇讀后感在追問導(dǎo)致“船毀人亡”悲劇的“罪魁禍?zhǔn)住焙?,迅速擺出自己的觀點:殺死兒子的正是船王自己。然后有針對性地引述材料并展開分析,使自己的觀點能落穩(wěn)腳跟。第四段進(jìn)一步聯(lián)系實際,分析一手帶大弟弟的姐姐正是讓弟弟輟學(xué)的“溫柔殺手”。第五段再次聯(lián)系實際,分析由父母包辦子女的一切可能會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令人深思,使讀后感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末段發(fā)出號召——放手讓孩子去鍛煉,干脆有力,震撼人心。
(講評教師 ? 周遠(yuǎn)喜)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作文評改版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