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民
古時,倘若為官者門可羅雀,那主人定然門風清廉。倘若夫君端方廉潔于外,妻子便可能固守清廉家門于內(nèi);倘若夫君貪腐成性,妻子獨潔其身也難,不“推夫助貪”就不錯了。倘若夫君執(zhí)拗貪腐而妻欲獨潔,那將是艱難的抉擇。
南宋詞人李清照,再嫁右承奉郎、監(jiān)諸軍審計司張汝州。婚后,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汝州是個貪官,經(jīng)常虛報貪污軍費。李清照痛楚萬分,勸其痛改前非,不料屢遭家暴。李清照毅然選擇了據(jù)實控告丈夫。讓人揪心的是,按南宋律法,妻子狀告丈夫,即便案情確鑿,妻子也須坐兩年大牢。李清照乃為奇女子,寧愿坐牢,也不愿與貪官為伴,遂據(jù)實告發(fā)。夫貪妻清,付出的代價著實不小,倘若沒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境界,實難做到。
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對夫妻因“夫妻雙清”而大受褒獎,成為典范。
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修編的《汶上縣志》記載:劉寧,汶上縣人。洪武年間,擔任刑部主事,剛毅廉明,不接受私下拜訪。某日,劉寧外出,妻子安氏居家。忽有號稱劉寧同事者,說幫劉寧捎西瓜回家。此類事以前從未有過,也從無送禮者進過家門,安氏甚感蹊蹺,經(jīng)仔細察看,更疑瓜存異常。遂讓家仆剖開西瓜,但見瓜內(nèi)皆金銀元寶也!安氏深知賄金為餌,必隱釣鉤,立馬讓家仆把送瓜者扭送官府。
原來,劉寧正在主辦一宗要案,案主親人上下打點各個關(guān)節(jié),以求得從輕發(fā)落,上下左右均得疏通,唯有六品芝麻官劉寧軟硬不吃。某權(quán)貴拿了人家好處,便獻此計,只要瓜留在劉家,就算攥住了劉寧受賄的“小辮子”,劉寧堅守法度的底氣也就泄了。豈料,劉寧妻子安氏夫清妻隨,仿佛訓練有素,機智警覺,識破了圍獵者的陷阱,固守住了清廉的家門。
“夫妻雙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夫妻不僅要有相濡以沫的深情,互相熏染,還需要“三觀相合”,清心寡欲,固守節(jié)操,不求富貴奢華生活,具有根本不想腐的信念。
可以說,“劉寧之冰清,造就了安氏之玉潔;安氏之介節(jié),成就了劉寧為官之清風”。難怪朝廷下詔褒獎劉寧曰:“平日廉信于妻,妻能佐以義?!狈蚱尴噍o相成,哪怕一方心存貪念,“夫妻雙清”便做不成了。假若劉寧是貪贓枉法之輩,錢財早落入了腰包,妻子恐怕也無可奈何。假若安氏是個追求享樂的拜金女,見錢眼開,收下錢財,那結(jié)局不外乎或同流合污,或身背污名任人驅(qū)使,或被法辦丟了性命。
然而,劉寧夫妻堅守“夫妻雙清”,悲劇豈能發(fā)生?時至今日,劉氏后人,仍以先祖劉寧為榮,劉家祠堂還被辟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劉寧夫妻因為“雙清”,成古今典范,其事跡傳頌數(shù)百年而不衰。
“夫妻雙清”,完全可以當作現(xiàn)今的對標,見賢思齊。
從歷史和現(xiàn)實來看,夫妻哪怕有一方貪婪成性,皆可造成家門不幸,通報上此類案例著實不少。譬如,夫君從政為官,權(quán)柄在握,自身尚存廉潔之心,那么,圍獵者必把“誘餌”拋向其妻子兒女。設(shè)若妻子追求奢華的物質(zhì)享受,“吞餌”就不可避免。長此以往,枕邊風吹個不停,夫君廉潔之心就可能隨風飄散,大好前程就此畫上終止符。反之,妻子從政為官,夫君貪圖享受,結(jié)果亦然。由此一步步走向“夫妻雙貪”“夫妻助貪”,一步步走進囹圄滑落深淵,落得臭名遠播,給社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由此可見,“夫妻雙清”,是一道固守清廉家門的堅固屏障,是通向幸運的坦途,是社會風清氣正的源泉,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金鑰匙,是從政為官者的不二選擇。無論職位高低,只有堅定不想腐的信念,做到“夫妻雙清”,門風清廉,心里裝著百姓,才能獲得百姓的真心擁戴和支持。反之,必會舟覆人危,險象環(huá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