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麗
小時候的盛夏沒有風(fēng)扇也沒有空調(diào),卻有一把蒲扇輕輕搖動整個夏天的時光。不管天氣多么炎熱,手持一把蒲扇,輕輕一搖,那陣陣清風(fēng)帶著原野特有的氣息,能讓整個夏天都鮮活起來。
蒲扇是鄉(xiāng)下生活里必不可少的納涼工具,有的是買現(xiàn)成的,有的是自己制作的。從山野中采回帶著露水的蒲葵樹葉子,連枝帶葉,青青翠翠的,把枝干修剪成合適的長短就成了蒲扇的柄,執(zhí)于手中,反復(fù)使用,汗水就浸潤其中,整個扇柄閃著亮光,握在手中越用越舒服。青翠的葉子就是天然的扇面,稍做修剪,拿自己喜歡的布條沿著葉子的走向用針線縫好,再壓平實了,在太陽底下一曬,那扇面就變成了淺黃色,古色古香,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小時候的酷暑時節(jié),溽熱潮濕,村頭巷尾,瓜棚柳下,田間地頭,幾乎人手一把蒲扇。蒲扇左右搖動,上下翻飛,似蝴蝶飛舞,如蜻蜓振翅,在一下一下地?fù)u動中,那徐徐清風(fēng)慢慢襲來,就搖落了夏日的燥熱,也趕走了周身的疲憊。孩子們經(jīng)常拿著蒲扇唱著歌謠,炫耀著自己的主權(quán):“扇子有風(fēng),拿在手中,有人來借,大理不通?!?/p>
夏日的傍晚也少不了蒲扇的身影,就在庭院的大樹下,或者村子里的曬谷場上,鋪一塊涼席,放幾個枕頭,我們小孩子就仰躺在席子上,看著天上眨眼睛的星星,聽著爺爺奶奶的神話故事。奶奶拿著一把大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輕搖著,嘴里的神話故事配合著蒲扇搖動的節(jié)奏娓娓而出,什么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女媧補天……奶奶的神話故事就像那蒲扇搖動的清風(fēng),徐徐吹來,吹散了夏日的炎熱,也吹進了我們的夢鄉(xiāng)。
到了晚上,蚊蟲越來越多,母親就會提前放下蚊帳,拿著蒲扇趕走蚊帳里的蚊子,等我們在外面玩累了,睡著了,就會把我們抱進蚊帳里,如果天氣太熱,母親會拿著蒲扇守在旁邊,一下一下給我們扇風(fēng)。蒙蒙眬眬中,我睜眼就能看見母親搖動的蒲扇,似乎母親永遠(yuǎn)不會累,也不會停。
蒲扇的風(fēng)是從山野吹來的清新,它比風(fēng)扇的風(fēng)更柔和,更與人親近,它有泥土的氣息,也有樹葉的味道。蒲扇雖小,卻與整個夏天的時光有關(guān),蒲扇一搖,搖走了蚊蟲的叮咬,搖走了夏日的炎熱,也搖出了童年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