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1 前言
隨著目前國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隨之而來的青少年肥胖問題和體質下降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但在這之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容易被忽視,尤其是近幾年學生自殺意外事件頻發(fā),其中背后的緣故多少是受到挫折,或者一些心理方面等問題造成,家長和學校沒有及時去發(fā)現這些潛在的危險,造成事故的發(fā)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作為校本課程其應該擔負起學生身心健康雙向發(fā)展的要務,而不僅只局限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未來,如何能合理有效的去設置體育教學的課程活動,去合理疏導學生在應對青春期的心理復雜變化時的情緒波動變得尤其重要。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心理特征表現
中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往往在15-18歲之間,此時正處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性格開始出現不同的分化,主要表現為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和人物表現出對抗和逆反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特征。因為缺乏對目前中學生體育課心理特征足夠細致的調查研究,顧論文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并通過文獻的查閱和過往上課學習的經驗所得,在理論層次進行中學生體育教育活動時的心理特征梳理,為實踐階段作出理論支撐。
2.1.1 體育活動參與的矛盾性
學生體育參與的矛盾性指的是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個別同學在開始階段經常會表現出拒絕參與,但在看到其他同學之間團結協(xié)作做游戲時,又極其想參與卻不表現出參與欲望的心理雙重矛盾特點。這是因為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速度會相對緩慢,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速度相對緩慢,心理水平尚處于從幼稚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身心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呈現半成熟、半幼稚性,引起種種心理發(fā)展上的矛盾。
2.1.2 體育教學時的反抗性
體育教學的發(fā)抗性指的是在體育教學時學生不服從教師的安排,調度,有時會跟教師發(fā)出的指令背道而馳,甚至出現頂撞老師等對抗性行為。此類行為不僅存在于體育課堂而且在其他課程,在家長和社會上也會在青春期比較容易出現此類問題。這是學生在青春期逆反心理最為突出,且最為明顯的特征。
2.1.3 體育活動時的排擠性
體育教學的排擠性指的是在進行集體游戲活動時,學生之間會有明顯的團體組合性,也就是喜歡跟熟悉的朋友和實力較強的同學一直參與活動,反之對那些體育身體素質相對較差,且不如自己的學生組隊時往往會出現排斥行為。此類行為是因為學生的取勝欲望的驅使,以及個人主義色彩的鮮明反應。
2.2 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作用
體育作為校本課程,其首要責任就是教書育人,培養(yǎng)學生身心發(fā)展。而所謂身心發(fā)展的“身”則在于身體素質,強身健體,增加體魄,而“心”則指的是心理發(fā)展,體育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作用也同樣重要。通過近年來人們對研究體育心理學的相關成果進行分析,并結合在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可以明顯地發(fā)現: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充分發(fā)揮體育心理學的一些特點和優(yōu)勢,對體育教學的一些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及示范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既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訓練水平,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習的教學內容更為感興趣。
2.2.1 增強凝聚力,提高人際關系交往
在體育教學中常常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游戲環(huán)節(jié)往往需要團隊協(xié)作配合,在取勝心理的驅使下學生會通過相互團結協(xié)作,產生明確的分工,鍛煉個體學生的領導能力,以及學生團體之間的凝聚力,在獲得勝利時學生往往會產生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同樣在失敗后,會有產生失落感與挫敗感。從正反面來看,無論是獲勝還是失敗,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這時候教師的價值觀念梳理顯得尤其重要,這也決定了教師體育教學水平能力。
2.2.2 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智力開發(fā)
“興趣是學生的第一老師”。當學生對事物產生興趣后便會自主去努力嘗試,在眾多體育課程中體育課程是學生容易產生興趣的學科之一。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益處多多,可以提高學生意志力,以及對于事物的認識和分析能力,同時在經過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后,會引導學生去積極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造,豐富視野,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2.3.3 緩解壓力,釋放自我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體育是一門以外堂課為主的學科,具有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在課外學生可以擺脫教室的壓抑和焦慮的心理,而鍛煉則會讓身體在疲憊后身體得到充分的放松調整。真正優(yōu)質的體育教學對于學生不會去過于的約束,控制,尤其是在集體活動和游戲階段教師會更加注重學生個體,在自由活動時學生可以去參與自己喜愛的活動,去開懷大笑,緩解學習的壓力。
3 結語
體育教學的目的在廣義上是對全體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培養(yǎng),但在狹義上,也可以去發(fā)現一些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去引導他們,樹立自信心,引導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本論文只能理論層面去闡述了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作用影響,沒有細致的對學生和教師的具體心理活動做出調查。但從目前的認真來看,體育對于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非常重要實踐意義,他與學校的傳統(tǒng)心理疏導有所區(qū)別,體育教學可以從根本上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磨煉,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