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卓
摘要:煤、天然氣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一直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商業(yè)和住宅用電。由于其成本相對較低,且世界范圍內(nèi)儲量豐富,因此煤炭在能源生產(chǎn)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用煤炭發(fā)電的缺點也很明顯如產(chǎn)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顆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關鍵詞:電廠;鍋爐;脫硫脫硝;除塵技術
前言:對于燃煤而言,主要的空氣污染物是顆粒物(PM)、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這些污染物來自煤中的灰,硫和氮等元素。顆粒物會降低空氣能見度,形成區(qū)域霧霾,“粗”顆粒(直徑2.5~10μm,PM10)和“細”顆粒(直徑小于2.5μm,PM2.5)會積聚在呼吸系統(tǒng),加劇健康問題,例如哮喘或?qū)е潞粑腊Y狀和疾病增加。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會與大氣中的水發(fā)生反應,從而沉積在湖泊和土壤中,從而導致酸化。
1 新型煙氣除塵工藝
近年來,中國東部地區(qū)和北京地區(qū)經(jīng)歷了長期的大面積霧霾現(xiàn)象,引起了社會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先進的集塵器,例如靜電除塵器和織物過濾器,已廣泛應用于電站中以減輕顆粒物的排放。旋風除塵器利用離心力分離煙氣中的顆粒物,對細顆粒的分離效率低,通常僅用作工業(yè)應用中的預除塵設備。相比之下,利用慣性碰撞和攔截來分離煙道氣中的顆粒的過濾器式集塵器,對粗顆粒和細顆粒的分離效率很高。但由于運行阻力大且過濾材料性能不穩(wěn)定,因此在中國的電力和冶金行業(yè)中較少使用。為此潘鐵一等人設計了切向旋風除塵器,以促進干氣灰中鐵和碳的回收;王偉文等人研究了一種新型的低壓旋風分離效率高的循環(huán)旋風除塵器;徐義書等人提出了一種爐內(nèi)PM還原技術,該技術應通過在爐內(nèi)添加添加劑來減少煤燃燒過程中超細PM的形成,并研究了爐內(nèi)高嶺土添加對1 000 MW配備靜電除塵器(ESP)的燃煤電站鍋爐PM2.5的形成和排放特性的影響。
濕式靜電除塵器利用電場將帶電粒子驅(qū)動到集塵板中,覆蓋集塵電極表面的透明水膜有效地捕獲了帶電粒子,從而避免了粒子再次逃逸到氣流中。因此,實現(xiàn)了更高的集塵器效率。
有研究表明,濕式靜電除塵器的去除小于2μm的PM表現(xiàn)出良好性能,去除效率可以達到79.71%~90.23%。在靜電除塵器中,顆粒物主要被電場捕獲,除塵效率受粒子的帶電特性影響。因此張潘等人將旋風分離器離心除塵與濕式電除塵機理相結合,開發(fā)出了旋風濕式靜電除塵器,利用離心力和電場在濕式除塵環(huán)境中去除顆粒物,結果表明除塵器內(nèi)部具有出色的電場性能,帶有L1000D130和L750D80電暈極的集塵器上進行除塵效率測試,除塵效率分別達到98.04%和97.59%,在不同的風速下,不同粒徑的細顆粒的除塵率可達到90%以上。
2 煙氣脫硫脫硝技術
2.1 新型煙氣脫硫技術
煙氣脫硫技術分為三類:干法脫硫技術(活性炭法)、半干法脫硫技術(密流吸收塔法、噴霧干燥吸附法、MEROS法、循環(huán)流化床法)和濕法脫硫(石灰石-石膏法,雙堿法,氨法,鎂法)。與其他兩種脫硫技術相比,半干式脫硫技術由于具有多污染物協(xié)同控制,節(jié)水,設備投資少等優(yōu)點而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目前最有效的脫硫技術是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WFGD)。但由于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必須進一步提高WFGD的效率。崔林等人為實現(xiàn)超低SO2排放,提高WFGD的效率并降低其能耗,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提出了一種利用冷凝熱交換器(CHE)將WFGD與冷凝脫硫結合的技術。在濕式煙氣冷凝過程中向煙氣中注入Ca(OH)2,可以在煙氣中形成Ca(OH)2的分散性異質(zhì)核心,從而增強SO2的傳質(zhì),大大提升脫硫效率。研究結果表明,濕法煙氣冷凝過程中,WFGD后殘留的SO2進一步被CHE表面的水膜吸收,這可以顯著降低WFGD的總L/G,實現(xiàn)SO2的超低排放量。但該方法會增加熱交換器管結垢的風險,故將該技術應用到工業(yè)中之前,需要解決此問題。
2.2 新型煙氣脫硝技術
煙氣的反硝化技術主要可分為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活性炭技術和臭氧氧化吸收。近來,已經(jīng)致力于開發(fā)SCR催化劑。其中,過渡金屬或稀土金屬氧化物因其豐富的價態(tài),出色的氧化還原能力和強大的儲氧能力而變得越來越重要,其中包括CeO2、Fe2O3、CuO、MnOx等。
通過一步浸漬法制備了一系列Ce/Mo摻雜改性的VW/Ti型催化劑,以期在選擇性催化還原反應區(qū)中實現(xiàn)NO和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協(xié)同去除。以750 mL/min的煙氣模擬燃煤煙氣的反硝化區(qū),CeO2的不同加載量(0~17 wt%)或MoO3(3~7.5 wt%)和催化劑制備過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500℃下煅燒的VW/Ti催化劑上負載10.75 wt%的CeO2和4.5wt%MoO3表示同時去除NO的最佳效果。該研究將成為燃煤電廠的污染物減排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
通過向模擬煙氣管道中注入O3和乙醇混合物,開發(fā)了一種新的選擇性反硝化工藝,稱為O3-乙醇氧化法。通過O3氧化乙醇產(chǎn)生的有機自由基,可以將NO氧化成NO2,最后變成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即硝酸鹽有機物或硝酸鹽水溶液。選擇性實驗探究表明煙氣中的CO32-、HCO3-和SO2對NOx的去除幾乎沒有任何影響。與傳統(tǒng)的O3氧化方法相比,顯著更高了NO選擇性氧化,更高的NOx去除率和更少的O3消耗,電廠可以實現(xiàn)更低的初始投資和運行成本。
探究了微波激活H2O2/PS氧化系統(tǒng)去除NO的幾個基本問題:優(yōu)化技術參數(shù)、確定自由基和產(chǎn)物、揭示NO去除機制并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和表征。在開發(fā)的微波激活H2O2/PS氧化系統(tǒng)中,SO4-,-OH,HO2-,H2O2和PS被認為是去除NO的活性物質(zhì),其中-OH起著主導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國內(nèi)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技術已相對成熟,但進入“十四五”時期,煙氣除塵、脫硫脫硝的任務會更加艱巨,開發(fā)研究新型的煙氣除塵、脫硫脫硝技術勢在必行。對企業(yè)來說煙氣同時脫硫脫硝工藝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較在技術和經(jīng)濟上均具有優(yōu)勢,則大力發(fā)展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健.電廠鍋爐脫硫脫硝及煙氣除塵的技術研究探討[J].化工管理,2017(2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