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微
位于南岸區(qū)的雞冠石污水處理廠,是目前重慶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承擔著125平方公里近兩百萬人口生活污水的凈化任務,約占我市主城污水處理量的55%。走進污水處理廠,我們不僅能看見污水變凈水,還能看到尾水、污泥等各種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
Jiguanshi Sewage Treatment Plant, located in Nan’an District,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Chongqing. It is designed to purify 125 square kilometers of domestic sewage for a population of nearly two million, accounting for 55%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capacity of the city’s main urban area. Besides turning sewage into clean water, it also puts tail water and sludge into recycling use.
在南岸雞冠石長江邊的洼地上,有一排“綠色波濤”掩映在一片建筑群中。
那里,就是重慶市雞冠石污水處理廠。這是重慶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有約7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每天,沙坪壩、渝中、九龍坡、南岸四個片區(qū)125平方公里的近80萬噸污水都會匯集到這里,凈化后再排入長江。
流入長江的水質(zhì)如何?污水中的雜質(zhì)怎么循環(huán)處理?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這里尋找答案。
“綠色波濤”里的別樣風景Striking Scenery in the “Green Waves”
走進雞冠石污水處理廠,重慶市排水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劉石虎給我們端出了3杯水。
“那杯黑黢黢散發(fā)著惡臭味的水是污水。剩下兩杯,一杯是凈化后的出水,另一杯是自來水,你們能分辨出來嗎?”劉石虎似乎有心要考考我們。一番仔細對比后,我們妥協(xié)了,那兩杯水很難用肉眼區(qū)別。
“2019年5月底,我們完成了提標改造升級,污水處理后的出水標準由原來的一級B標提升至一級A標。污水處理廠流入長江的水,看上去就和礦泉水一樣,沒什么區(qū)別?!眲⑹⒔榻B。
我們不禁好奇,尾水能當?shù)V泉水飲用嗎?劉石虎笑道,“不能,不過單從水質(zhì)上來說,凈化后的水比江水水質(zhì)還要好些,但達不到直飲水標準?!?/p>
行走在廠區(qū),可以聽到廠房里機器運轉(zhuǎn)的聲音,但聞不到一點臭味。按常理來說,如此大量的污水集中處理和污泥干化,怎么會沒有一點異味呢?
劉石虎詳細道出了原因。污水廠建成時間較早,建設(shè)之初并沒有考慮到臭氣處理的問題,臭氣不僅擾民,也困擾污水處理廠多年。2019年,污水處理廠在改造升級中做了“加蓋手術(shù)”,不僅提升了出水標準,還解決了“臭氣”這個老大難問題。簡單來說,就是在預處理區(qū)和一、二級處理區(qū)以及污泥處理區(qū)蓋上一個罩子,將產(chǎn)生臭味的區(qū)域封閉起來,讓污水凈化的過程在封閉的地下進行。
劉石虎帶我們來到廠區(qū)的初沉池旁。按慣例這里是廠區(qū)氣味最重的區(qū)域,但我們卻只看到一個拱形的玻璃鋼罩子,像給泳池加了個玻璃蓋。之前俯瞰廠區(qū)時看到的綠色波濤,正是加蓋后形成的別樣風景。
“雞冠石污水處理廠是全國第二個‘加蓋’進行除臭改造的污水處理廠?!眲⑹⒄f,這項工程可以有效地集中處理臭氣,排氣達到藍天空氣排放標準,最大臭氣處理能力為每小時13.8萬立方米,硫化氫等關(guān)鍵指標去除率達到99%以上,其他污染物去除率達到95%以上。
此外,污泥干化車間也實行了全密閉處理,把收集到的臭氣按照國家排氣標準凈化排放。
變廢為寶的循環(huán)經(jīng)濟Circular Economy Turning Trash to Treasure
行走在污水處理廠,有點像逛公園,整個廠區(qū)到處都是草坪和榕樹。抬眼望去,廠區(qū)周邊的山坡上,也是綠樹成蔭。
路上,我們遇到了正在作業(yè)的灑掃車?!盀哕囉玫乃褪俏鬯幚韽S處理過的尾水。園區(qū)里所有的綠化,都是用尾水灌溉的?!眲⑹⒔榻B后,我們湊近聞了聞,灑掃后的地面沒有任何異味。
將尾水用于綠化、道路清洗,僅僅是污水處理廠循環(huán)經(jīng)濟的一個縮影。如何變廢為寶,是污水廠建設(shè)之初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因天然地勢,尾水在進入長江之前,有一段落差很大。工程師們巧妙地利用這段落差,建成了國內(nèi)首個尾水發(fā)電站。劉石虎告訴我們,廠里大約17%的用電量來自于這個發(fā)電站。
除了循環(huán)用水、發(fā)電,污水還“帶來”了建材原料。
污水處理廠辦公樓對面,一座高聳的煙囪冒著水蒸氣。那是污泥干化中心,每天能處理450噸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的污泥。經(jīng)過全球最先進的薄層蒸發(fā)加帶式干燥干化工藝,原本需要四臺貨車運輸?shù)奈勰嘧兂梢卉嚫赡?,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污染風險,還保留了較高的有機養(yǎng)料及燃值,可用于建筑材料、肥料以及燃料制作,賦予了污泥新的使命。
遺憾的是,我們沒能進入污泥干化處理中心目睹污泥“變身”,不過,倒是看到一車車泥餅子出廠。劉石虎解釋,干化污泥是市場上的搶手貨,尤其受制磚、制陶和水泥制造企業(yè)的青睞。
目前,污泥干化中心正在研究,如何把干化污泥應用到三峽庫區(qū)荒漠化、石漠化土壤的修復上。
“我們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凈化每一滴污水,保證流入長江的水碧澄清亮,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tài)屏障做點實事?!眲⑹⒄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