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綜合報道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火炬手在開幕式上傳遞圣火。 視覺中國 供圖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街頭的奧運倒計時牌終于“清零”。一年多前,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這些電子鐘曾短暫停擺又重新啟動。經過充滿不確定性的漫長等待,一屆注定將載入史冊的特別奧運會終于與全世界見面。
回望現代奧林匹克史,這是第一屆被推遲舉行的奧運會,也是首屆幾乎沒有現場觀眾的奧運會。來自全球的體育健兒,目光堅定地踏上了久違的奧運賽場。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所言:“奧運會的意義是讓全世界相聚在一起。”
延期一年,經過重重坎坷與多方努力之后,2021年7月23日,史上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會—2020東京奧運會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正式拉開帷幕。
東京奧運會乃至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歷史經歷了前所未有又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之后,重新凝聚全球的激情、團結、勇氣與希望。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儀式上展示五環(huán)圖案。 攝影 潘昱龍/新華社
就在東京奧運會開幕前,國際奧委會通過了一項決議。人們耳熟能詳的那句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之后,加上了“更團結”。這是奧林匹克格言確立后的第一次更新。這不僅基于奧林匹克運動對自身發(fā)展理念的思考,也體現著奧林匹克運動更寬廣的視野—通過體育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實際上,東京奧運會的推遲為各方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但團結的精神帶領奧林匹克大家庭攻克難關。新的舉辦日期確定后,世界田聯、國際乒聯、國際射聯等單項協會相繼發(fā)布聲明,支持東京奧運會。其后,各項工作迅速展開,從重新確認場地、賽程、火炬?zhèn)鬟f方案等,到制定簡化辦賽方案和疫情防控措施,再到運動員克服困難重新投入備戰(zhàn)……由此,一年之后,五環(huán)旗幟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成功升起。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入場。 攝影 鄭煥松/新華社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我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應對當今世界的諸多挑戰(zhàn)。我們從這次疫情大流行中得到的教訓就是,我們需要更加團結,團結意味著尊重和平等,也意味著幫助、分享、關懷。這種團結推動了我們通過體育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因為團結,我們今晚才走到了一起。沒有團結,就沒有和平,只有團結,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團結也讓我們感受到,我們即將走出黑暗的隧道盡頭,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組委不得不作出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的艱難決定。時隔一年,2021年7月20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國際奧委會第138次全會致辭時,動情地向現場的80多名國際奧委會委員說:“是的,我們終于來到了東京。因為全球疫情,被迫和你們隔開很長時間,再次面對面見到你們,真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感受?!?/p>
奧運會踩下剎車并不容易,等待各方的是空前龐雜的協調工程。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更改賽歷為奧運讓路,東京奧組委重新租賃場館、續(xù)簽工作人員、制定各類計劃和對策,各國運動隊及時調整奧運備戰(zhàn)……奧運延期的連鎖反應,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善后工作的重重困難橫亙在前。確保奧運會安全、有序地舉辦,成為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東京奧組委、東京都政府和日本政府共同面臨的一項考驗。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開幕式上燃放焰火。 視覺中國 供圖
從2021年3月20日宣布禁止海外觀眾入境日本觀看奧運會和殘奧會,到6月21日宣布每場比賽最多允許一萬名本土觀眾入場觀賽,再到7月8日決定東京都內所有賽事空場舉辦,隨著海內外疫情的演變,東京奧組委一直在調整相關的安排;
東京奧組委2021年2月至6月先后發(fā)布、修訂、出臺了三版《防疫手冊》,旨在為所有奧運會相關人士提供“行為準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于2021年6月30日向奧林匹克運動所有相關人員發(fā)出公開信,強調各方都必須遵守最新版《防疫手冊》的規(guī)定。
在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圣子看來,逆境中舉辦奧運會也將是一種奧運遺產。
中國體育代表團邁進的每一步,都與挑戰(zhàn)做伴。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大量國際賽事推遲或者取消,訓練模式和比賽模式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都給中國代表團的備戰(zhàn)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
東京奧運會推遲一年舉行,使運動員的備戰(zhàn)周期由4年被拉長到了5年,原有的計劃被迫脫離預設軌道。37歲的中國羽毛球名將林丹在奧運延期后感覺繼續(xù)堅持下去越來越困難,最終做出了退役的決定。許多原本在2020年競技狀態(tài)達到頂峰的選手在2021年出現了狀態(tài)滑坡,這也成為疫情帶來的諸多無奈后果當中的一個。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日本女子網球選手大坂直美在開幕式上點燃主火炬。 東方IC 供圖
同時,受疫情影響賽事相繼取消,缺少真槍實彈般的競爭氛圍,選手保持競技狀態(tài)也成為一大挑戰(zhàn);
而且,中國選手爭取奧運參賽資格難度增加。2020年初疫情暴發(fā)時,中國參賽運動員采取提前出國訓練、繞道參賽等方式,確保參加重要的奧運資格賽、積分賽,實屬不易。
2021年7月23日,日本東京,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新國立競技場舉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左)、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圣子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 視覺中國 供圖
此外,國際奧委會在設項和規(guī)則上的調整,也是中國隊必須積極應對的新課題。2016年8月,國際奧委會表決通過,滑板、沖浪、競技攀巖、棒壘球和空手道等5個大項進入東京奧運會。此外,柔道、射箭等增設混合團體項目,拳擊、游泳等也新設小項。吸引年輕人和性別平等兩個原則,在奧運設項中的體現愈發(fā)明顯。
東京奧運會,是中國第十次派團參加夏季奧運會,也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賽人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總人數為777人,共派出431名運動員參加東京奧運會,刷新境外參加奧運會的規(guī)模和人數紀錄。盡管疫情為訓練備戰(zhàn)帶來諸多變化,但東京奧運周期,中國隊選手的表現穩(wěn)中有升:在東京奧運會33個大項、47個分項上取得了30個大項、41個分項的參賽資格。與此同時,奧運新手成為此次參賽的主力。
實際上,對于全世界的運動員而言,他們在奧運延期時間里都在堅持刻苦訓練。奧運會帶給人類的,不只是外在的儀式感,更在于內心的信念感。全球運動員齊聚一堂、展現競技魅力,勾勒出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精神家園。超越自我、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