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摘 要 作為我國主要的經(jīng)濟林樹種之一的板栗,具有耐旱、適應性強等特點,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遼寧省是我國板栗主產(chǎn)區(qū)之一,板栗種植主要分布在丹東、鞍山等地,為當?shù)氐闹е援a(chǎn)業(yè)之一。文章從良種接穗準備、嫁接改造、接后管理等方面總結了實生板栗的嫁接改造技術。
關鍵詞 實生板栗;低產(chǎn)林改造;嫁接技術
中圖分類號:S792.18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1.02.028
近年來,遼寧省政府及林業(yè)部門大力推廣良種栽植,板栗良種化率達到75%以上,為板栗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但在主產(chǎn)區(qū),有一些實生老齡板栗樹,內(nèi)膛比較空,主枝稀疏,結果枝少,板栗的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導致資源浪費嚴重。為合理利用實生板栗資源,通過采用良種嫁接的方式,加強嫁接后管理,提高了板栗的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經(jīng)濟效益大幅提高。
1 接穗準備
1.1 接穗采集
接穗最好在良種采穗圃采集,也可結合改造地的情況,就近選擇進入結果期的優(yōu)良品種板栗樹進行采集。在冬季或早春采集樹冠外圍1年生、無病蟲害且芽飽滿的枝條作接穗。
1.2 接穗處理
將采集的接穗剪成25 cm左右的標準穗,確保接穗上有2~3個飽滿芽,之后打成捆封蠟處理。接穗封蠟的技術要點是:石蠟液的溫度要在95 ℃左右,要及時檢查溫度,若溫度過高,接穗的表皮易被燙傷,需加水降溫。但溫度也不能過低,低于85 ℃,會導致接穗的蠟膜過厚,在存放、運輸過程中蠟膜易脫落,導致接穗失水;封蠟前后接穗不能有水,蘸蠟的動作要快,不可重復蘸蠟;冬季采集的接穗存放時間長,接穗整體都要蘸蠟,早春采集的接穗可只蘸兩頭[1]。接穗貯藏:把蘸蠟后的接穗整理好,貼上標簽,標明品種、采集時間,在陰涼地挖溝貯藏。將細潮河沙與接穗分層放入溝內(nèi),用土覆埋。為防止接穗失水,溝內(nèi)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每隔10 d左右檢查1次溝內(nèi)的濕度,及時補水。
2 嫁接改造技術
2.1 林地清理
在嫁接前一年結合整地對實生板栗林進行清理,集中處理病枯枝,減少病菌。清除園內(nèi)灌草,同時將受病蟲害危害嚴重的半枯樹、生長不良樹及生長過密長勢弱的板栗樹清理掉,為板栗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按照實際地形將保留的板栗樹設計成條狀或帶狀,便于后期管理,株行距保持4 m×6 m。
2.2 嫁接品種
遼寧省品質(zhì)較好且受市場歡迎的板栗品種主要有金華、寬優(yōu)9113、大峰等。在實踐中,為防止出現(xiàn)不同品種嫁接后阻抗反應導致接穗生長不良或死亡,必須采用共砧嫁接,最好是本砧嫁接,確保嫁接品種與老板栗樹親和性好,更好地發(fā)揮母本優(yōu)良性狀,提高嫁接成活率[2]。
2.3 嫁接方法
在遼寧省板栗主產(chǎn)區(qū),4月上旬樹液開始流動時即可進行嫁接。在嫁接前10 d,對板栗樹進行鋸干處理,利于導出傷流,提高嫁接成活率。為方便嫁接操作,結合主干的生長情況,從地面起保留主干1~1.2 m,鋸面要齊,不能破壞砧木皮層。將準備好的接穗下端削一個5~6 cm的斜削面。在砧木的樹皮光滑部位由上向下直劃一個3 cm左右的刀口,入刀要深入木質(zhì)部,之后插入接穗,上端削面要留白0.5 cm左右,不可全部插入砧木內(nèi),這樣利于接口愈合,而且嫁接部位不易劈裂。接穗插好后,用塑料條綁緊。根據(jù)砧木的粗細,嫁接合理數(shù)量的接穗,干徑在12 cm內(nèi)的砧木嫁接2個接穗,13~19 cm的嫁接3~4個接穗,20~30 cm的嫁接5~6個接穗,干徑超過30 cm的,鋸口大,難以愈合,可以待伐樁萌發(fā)新枝后,再選擇合適的萌條進行嫁接[3]。
3 嫁接后管理
3.1 及時補接
在大部分接穗成活萌芽后,要查看有無未成活的接穗,若有,及時采用預留的接穗進行重新補接。在原接口以下部位重新嫁接,提高嫁接成活率。
3.2 病蟲害防治
板栗嫁接后,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常見的病害主要是板栗胴枯病,又稱板栗干枯病,平均發(fā)病率在10%~15%,如果管理不到位,發(fā)病率在30%以上,影響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發(fā)病時,嫁接口有黑水。嫁接后要及時查看,如發(fā)現(xiàn)塑料綁扎袋內(nèi)有黑水,一般是感染了胴枯病,見圖1。用多菌靈、福美胂等殺菌類藥物對發(fā)病部位進行噴施。藥物噴施應在晴天進行,為提高防治效果,待噴施表面晾干后再噴施1次,連噴2~3次,再重新綁扎即可。
蟲害主要是大灰象、金龜子等為害幼芽,見圖2。在嫁接10 d后,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進行噴施,待新芽長到5 cm左右再噴施1~2次,防治效果可達到98%以上。
3.3 及時除萌
嫁接后,板栗根部的養(yǎng)分在輸送過程中都在主干部位聚集,導致萌生萌芽,這些萌芽與接穗爭奪根部輸送的營養(yǎng),導致接穗生長不良。為確保接穗正常生長,要及時抹除萌芽,一般7~10 d抹除1次,連續(xù)除萌3~5次。嫁接后未成活的,且錯過最佳嫁接時間的,可保留2~3個長勢好的萌芽,待來年重新嫁接。
3.4 防風折及解綁
接穗新梢長到30 cm左右時,嫁接口未完全愈合,遇到大風天氣,新梢極易折斷。因此,要做防風折處理。選長90 cm左右、直徑2 cm左右的木棍或竹竿固定在砧木上做防風支架,將新梢固定在支架上,長30 cm左右固定1次[4]。待新梢長到60 cm左右時,嫁接口完全愈合,可以將塑料膜綁扎條解開,防止形成橫縊影響枝條生長。不可過早解綁,防止接穗與砧木愈合不好而折斷。解綁時,用嫁接刀輕劃塑料綁扎條即可。再過一個生長季,待接口完全愈合且很牢固后,再將防風支架去掉,確保新梢生長良好。
3.5 摘心處理
為了更好促進板栗接穗多次分枝、早成形,剪去新梢頂部8 cm左右進行摘心處理。新梢長到70~80 cm時摘心1次,翌年夏季再進行1~2次摘心。如果新梢的生長量比較小,可進行1次摘心。板栗摘心后的發(fā)枝情況見圖3。
3.6 整形修剪
嫁接當年將生長過快的秋梢剪去,防止消耗過多的樹體營養(yǎng)。嫁接后第2年,確定主干枝后,將生長過密的枝條剪除,避免后期再對枝條進行大規(guī)模修剪,影響樹勢和產(chǎn)量。冬剪時,要將旺枝上過多的分枝剪除,短截過長枝,剪除輪生枝,防止形成競爭枝。結果期要培養(yǎng)結果母枝,枝條頂端一般是結果枝,要多保留,若結果枝長勢弱,其坐果能力也比較差,要進行短截更新,促進其萌發(fā)新枝。整形修剪的要點是要因樹制宜,結合板栗樹的實際生長情況合理修剪,不必強求所有的樹都是一種樹形,只要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即可[5-6]。
3.7 土肥水管理
在嫁接后當年的雨季來臨前,追施氮磷鉀復合肥,根據(jù)板栗樹的大小定量施肥。落葉后,采用溝施方式,施腐熟農(nóng)家肥,為翌年生長打基礎。嫁接后第2年,新枝萌發(fā)后,施適量的氮肥,花期追施尿素。結合施肥及時進行澆水,每年進行1~2次深翻,促進板栗根系發(fā)育,并及時清除園內(nèi)雜草。
4 結束語
在遼寧省板栗主產(chǎn)區(qū),有一部分的實生板栗樹,樹齡大都在30 a以上,由于產(chǎn)量低、效益差,導致資源浪費。為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利用良種嫁接改造技術對低產(chǎn)板栗樹進行改造,并加強嫁接后的管理。實踐證明,嫁接后加強園內(nèi)管理,第3年樹冠基本恢復并開始立體化結果,且產(chǎn)量、品質(zhì)大大提升,株均產(chǎn)量達到22 kg,實現(xiàn)了提質(zhì)增產(chǎn)的目的,適宜推廣。
參考文獻:
[1] 魯周民,王祥坤,馬云攀,等.陜南地區(qū)實生板栗嫁接改造及管理技術[J].陜西林業(yè)科技,2019(4):114-117
[2] 王天元,安立春.板栗樹截留養(yǎng)分嫁接技術[J].北方果樹,2018(4):25-26
[3] 葛立明.多年生老栗樹主干嫁接改良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3(1):64,72
[4] 秦德智.低產(chǎn)老栗樹高產(chǎn)品種嫁接更新改造技術[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16(4):46-47
[5] 郭應良.遼寧寬甸低產(chǎn)老板栗樹嫁接改造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6(5):15-17
[6] 奚衛(wèi)紅,張文武,葉揚成,等.遂昌縣板栗林修剪與施肥對比試驗[J].林業(yè)科技,2019,44(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