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云
在《覺醒年代》中,我們看到了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等的成長歷程。他們有愛國情懷,有歷史擔當,有為天下先的抱負;他們是探索之人,播撒火種之人。他們擔負著發(fā)動和激勵民眾斗志,推翻反動統(tǒng)治,建立獨立自主的國家,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他們是張岱“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圣人也”中的圣人。他們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用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大有所為,中國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
在這些“先覺者”中,最讓我敬佩的是陳延年,他是“可為與有為”的踐行者,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1915年,年僅17歲的陳延年到上海投奔父親陳獨秀。陳獨秀堅持讓他勤工儉學,自行解決學習生活的費用。
自律的陳延年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艱難。他絲毫不貪圖父親的威望,他認為依靠父親幫助的路不可為,可為的是走自己的路。他一次次拒絕陳獨秀的朋友潘贊化和他的女友柳眉的資助。
劇中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面對碼頭工友遭受不公平待遇,明知不可為的陳延年,卻勇敢地站出來替其出頭,即便是被懲罰也絲毫沒有退卻。這表現(xiàn)了陳延年心中的大愛與格局。
陳延年來到北京后,與吳稚暉、李石曾等無政府主義者交往,深受影響。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工讀互助社,吸引了一批進步青年。他滿腔熱忱地試驗互助論,但經(jīng)濟上的困頓和社員意見的分歧,半工半讀的工讀互助社不到三個月就宣告失敗。
之后,陳延年留學法國,目睹了吳稚暉、李石曾聯(lián)合法國當局中斷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的資助,強行驅(qū)逐蔡和森、李立三等學生回國……殘酷的現(xiàn)實提醒他,無政府主義不可為。毅然選擇了傳播馬克思主義,走上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光明大道。
陳延年從青少年時期起就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所以他一直奉行“不閑游、不看戲、不照相、不下館子、不講衣著、不談戀愛”等“不可為”的戒律。
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奔慈说木κ怯邢薜模挥幸恍┦虏粸?,才能在別的可為之事上大有所為,大放光彩。陳延年就是這樣的人,“身已許國,再難許卿”就是他許下的諾言。
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規(guī)勸他自首,但他寧死不跪,最后被亂刀砍死。他用年輕的生命實踐了他的諾言,他的道德品行成為一代代中國青年的精神楷模。
在新的長征路上,有“先覺者”精神的滋養(yǎng)和激勵,我們更加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革命英烈未竟的事業(yè),大展宏圖,創(chuàng)造讓世界矚目的偉大奇跡,為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指導老師點評:
論據(jù)充實,論證深刻。文章圍繞中心論點“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構(gòu)思成文。在論據(jù)方面,古今結(jié)合,古代的有張岱和孟子的名言,當代的有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踐行社會主義的典型事例;在論證方面,點面結(jié)合,先從面上概括論證引領(lǐng)中國革命的圣人,然后深入論證“可為與有為”的踐行者陳延年,內(nèi)容充實,論證深刻。見解獨到,不同凡響。比如:“‘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棄一些事不為,才能在別的可為之事上大有所為,大放光彩。陳延年就是這樣的人,‘身已許國,再難許卿就是他神圣的諾言?!奔染o扣了中心論點,又彰顯了陳延年崇高的道德品行和偉大精神。夾敘夾議,靈活表達。比如:“陳延年從青少年時期起就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準備,所以他一直奉行‘不閑游、不看戲、不照相、不下館子、不講衣著、不談戀愛等‘不可為的戒律?!睌⒑啙嵏爬ǎh畫龍點睛?;橄鬄榫呦螅f理透徹。
——張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