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瑩
(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1318)
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工程范圍為:雙流機場T2航站樓站~洪家橋站,全線呈西南~東北走向,線路全長26.284 km,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23座,其中14座換乘站,最大站間距為1 792 m(順風村站~石羊站), 最小站間距為670 m(金融城北站~府城橋站),平均站間距為925 m。設1段1場2主所,分別為高碑壩車輛段、洪家橋停車場、高碑壩主所和洪家橋主所。開工日期2020年10月,竣工日期2024年9月,合同總價為129.3億元。項目共跨越4個行政區(qū),沿線地質(zhì)水文條件復雜多變,地層主要以砂卵石、泥巖為主,摻雜了雜填土、粉土、黏土等,涉及的不良地質(zhì)主要包括膨脹土及高瓦斯賦存區(qū)。沿線穿越工程較多,線路上部和周圍分布有大量的建(構(gòu))筑物、地表水體等,工程周邊環(huán)境復雜,不可預見因素多,施工風險大。
項目共有兩段高瓦斯區(qū)段,總長1 422 m,分別為臨長區(qū)間(YCK13+533~YCK14+156段)、洪菱區(qū)間(YCK33+803.3~YCK34+602.3段),主要受蘇碼頭氣田影響,雙流隱伏斷層和李紅塘斷層對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工程危害最大。瓦斯大量涌入工作面,很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瓦斯燃燒或瓦斯爆炸,且具有突出危險性的煤層還易發(fā)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給盾構(gòu)施工安全帶來嚴重威脅。在通過瓦斯地段時,需要用到氣密性混凝土,而目前氣密性混凝土研究較少,缺乏標準指導氣密性混凝土配合比的涉及[1-7],為此該文從水膠比、粉煤灰和硅灰摻量以及砂率等配合比參數(shù)對混凝土氣密性影響的角度出發(fā),研究氣密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旨在為工程氣密性混凝土配制提供技術支撐。
1)水泥:PO 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其性能見表1。
表1 PO 42.5水泥物理性能
2)粉煤灰:Ⅱ級粉煤灰,細度18.1%,需水量比101.3%,7 d活性指數(shù)75.9%,28 d活性指數(shù)78.5%。
3)硅灰:二氧化硅含量92.5%,燒失量1.2%,需水量比121.5%,比表面積16.8 m2/g,7 d活性指數(shù)116%。
4)細骨料:二區(qū)中砂,細度模數(shù)2.6。
5)粗骨料:5~20 mm級配碎石,孔隙率為38.7%,針片狀含量5.3%。
6)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減水率27.5%,含氣量3.1%。
試驗研究不同混凝土配合比參數(shù)對混凝土氣密性的影響,配合比參數(shù)包括水膠比(0.36、0.40、0.44、0.48)、粉煤灰摻量(15%、20%、25%、30%)、硅灰摻量(4%、8%、12%)以及砂率(39%、41%、43%、45%),具體試驗配合比編號和相應的混凝土配合比見表2。
表2 試驗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氣密性按照《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8測試,在恒定氣壓下進行,試件尺寸為上徑175 mm、下徑185 mm、高150 mm的圓臺體,混凝土試件成型后在24 h后拆模,在標準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至28 d,繼續(xù)室內(nèi)氣干14~28 d,當試件濕度與大氣平衡后,方可進行透氣性測試,采用下進氣法或上進氣法進行透氣性測試,進氣壓力為0.3 MPa和0.6 MPa,穩(wěn)壓以后讀透氣量,并計算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
混凝土水膠比對于氣密性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見圖1??梢姡S著混凝土水膠比的增大,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急速上升,水膠比0.36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為0.251×10-12cm/s,水膠比增至0.40、0.44和0.48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分別增大至1.825×10-12cm/s、5.792×10-12cm/s、11.665×10-12cm/s。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為,一方面對于混凝土而言,用水量除了滿足水泥水化以外,很大的一部分用量作用為滿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水泥水化所用的用水量占到的比例相對來說并不大,這部分水會與水泥產(chǎn)生水化反應,成為水化產(chǎn)物化學結(jié)合水,而作用為滿足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用水量,在混凝土水化硬化過程中并不會參與水化反應,而是作為自由水,隨著時間的進展,逐漸蒸發(fā),在蒸發(fā)過程中會在硬化漿體中形成氣孔,這些氣孔可以成為氣密性試驗中氣體通過的通道,因此,水膠比越大,混凝土中的自由水也就越多,在混凝土硬化漿體中所形成的氣孔就越多,混凝土的透氣系數(shù)也相應的就越大;另一方面,用水量過大,容易造成混凝土泌水離析等現(xiàn)象,以及在骨料過渡區(qū)造成薄弱,這些問題都可以致使混凝土密實性下降,透氣系數(shù)增大。
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對于氣密性影響的試驗結(jié)果見圖2??梢?,隨著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的增加,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下降明顯,混凝土氣密性提高顯著。粉煤灰摻量為15%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為3.560×10-12cm/s,粉煤灰摻量增加到20%、25%、30%時,混凝土透氣溪水分別降低至1.825×10-12cm/s、1.258×10-12cm/s、0.548 3×10-12cm/s。這主要是因為,粉煤灰作為礦物摻合料摻入混凝土中,具有填充效應、滾珠效應和火山灰效應等三大效應。首先是填充效應,由于粉煤灰顆粒粒度比水泥小,可以很好地填充大水泥顆粒之間的孔隙,起到良好的填充效應,從而降低混凝土整體孔隙尺寸,提高混凝土的氣密性;而滾珠效應,是由于粉煤灰顆粒為圓球狀的玻璃體,在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工作性能,使得混凝土成型更加容易密實,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氣密性;最后是火山灰效應,粉煤灰中具有大量的非晶態(tài)二氧化硅和氧化鋁,能夠與水泥水化產(chǎn)物氫氧化鈣發(fā)生二次水化反應,生產(chǎn)水化硅酸鈣,從而進一步填充了混凝土中的孔隙,使得混凝土氣密性提高。
硅灰也稱硅微灰,是鐵合金在冶煉硅鐵和工業(yè)硅時,礦熱電爐內(nèi)產(chǎn)生出大量揮發(fā)性很強的SiO2和Si氣體,氣體排放后與空氣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由于硅灰粒徑小,在混凝土中活性較大,考慮摻入硅灰提高混凝土的氣密性?;炷林泄杌覔搅繉τ跉饷苄杂绊懙脑囼灲Y(jié)果見圖3,可見,隨著混凝土中硅灰摻量的提高,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降低明顯,氣密性提高顯著。未摻硅灰的普通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為1.825×10-12cm/s,硅灰摻量僅為膠凝材料用量4%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已降至1.120×10-12cm/s,而當硅灰摻量提高至12%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僅為0.105×10-12cm/s,可以看出,硅灰的應用對于提高混凝土氣密性效果顯著,在工程中可以考慮在氣密性混凝土中適當摻入硅灰。硅灰之所以能夠很好地提高混凝土氣密性,主要原因是,硅灰顆粒細度極為細小,雖然質(zhì)量摻量較小,但是顆粒數(shù)量非常龐大,能夠很好地填充水泥顆粒之間的孔隙,起到降低孔隙尺寸,提高密實性的效果;另外硅灰與粉煤灰相似,同樣具有火山灰效應,而且硅灰火山灰效應比粉煤灰更加顯著,水化產(chǎn)物更多,對于混凝土的密實性的貢獻也就越大。
砂率是混凝土中細骨料占到骨料用量的比例。對于混凝土而言,細骨料填充粗骨料孔隙,如果砂率過小則混凝土中孔隙較大,不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升,而砂率過大,則混凝土中粗骨料呈現(xiàn)懸浮狀態(tài),不利于混凝土減小收縮和抗裂,因此混凝土砂率應該選擇在一個合理范圍內(nèi)?;炷林猩奥蕦τ跉饷苄杂绊懙脑囼灲Y(jié)果見圖4,可見,隨著混凝土中砂率的增大,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降低,混凝土氣密性提高。砂率為39%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為4.376×10-12cm/s,砂率分別為41%、43%和45%時,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降低為2.678×10-12cm/s、2.036×10-12cm/s、1.825×10-12cm/s。對于工程氣密性混凝土而言,建議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性能滿足工程需求的時候,砂率盡量提高。
以成都軌道交通30號線一期工程為依托,為滿足工程施工中氣密性混凝土的需求,通過水膠比、粉煤灰摻量、硅灰摻量以及砂率等幾個方面,研究了氣密性混凝土的配制,并研究了配合比參數(shù)對混凝土氣密性的影響,得到如下結(jié)論:
a.隨著混凝土水膠比的增大,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急速上升,氣密性能變差;隨著混凝土中砂率的增大,混凝土透氣系數(shù)降低,混凝土氣密性提高。
b.粉煤灰或者硅灰摻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混凝土氣密性,尤其是硅灰的摻加,混凝土氣密性提高更為顯著。
c.在工程配制氣密性混凝土時,建議在滿足混凝土其他性能的情況下,適當加入硅灰和提高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