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軍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與血壓升高并存的一組疾病,發(fā)生率為5%~12%。有些孕婦在懷孕前就有高血壓,孕產(chǎn)期高血壓風險增加,屬于妊娠合并高血壓,更嚴重的叫慢性高血壓并發(fā)子癇前期。有些孕婦在懷孕前血壓是正常的,因為懷孕才患上高血壓,按嚴重程度不同,分為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無論是哪種類型,孕期血壓偏高,都會對胎兒的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也可能影響孕婦的安全。
妊娠期高血壓會增加胎盤早剝、腦出血、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急性肝腎功能衰竭及胎兒宮內(nèi)發(fā)育遲緩等并發(fā)癥的風險,是孕產(chǎn)婦和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懷孕前就有高血壓的女性,要控制好血壓再懷孕,孕期做好血壓監(jiān)測。部分妊娠期高血壓在孕30周左右出現(xiàn),個別孕婦可能在孕22周時就出現(xiàn)高血壓,晚的到孕34周才出現(xiàn)。所以,提早篩查尤為重要。建議孕婦在孕11~14周時做高血壓相關(guān)檢測,確診后及時用藥物干預(yù)。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非“胖”媽媽專利,以下這些女性都有妊娠期高血壓的風險。初次懷孕的婦女,尤其是年齡小于20歲,或大于40歲;懷孕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婦;有高血壓易感因素或是高血壓遺傳因素(如有家族病史)的孕婦;抗磷脂抗體陽性、有血管性疾病、腎病以及糖脂代謝異常的孕婦;超重或營養(yǎng)不良的孕婦。
妊娠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應(yīng)有利于消腫、降壓、增加蛋白和通便。
1.控制食鹽的用量,菜肴要清淡,食鹽每天限制在2克左右。如果患者浮腫嚴重、尿量過少,可采用無鹽飲食。此外,各種含鹽食物,如咸菜、醬豆腐、火腿、咸肉、臘腸、咸面包都不宜食用;海味食品如海帶、海蜇等也應(yīng)盡量少吃或不吃。
2.控制水分的攝入,每天飲水量不超過1000毫升,其中包括茶水、湯汁等。
3.補充蛋白質(zhì),最好能多選擇一些優(yōu)質(zhì)的動物蛋白質(zhì),如乳類、瘦肉類、魚蝦類等。
4.限制食用刺激腎臟、增加腎臟負擔的食物,如含有酒精的各種飲料(菜肴中也不要用酒)、辛辣的調(diào)味品,以及含揮發(fā)油、辣素、草酸多的各種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大蒜、蒜苗、香椿芽、洋蔥等。此外,過濃的雞湯、肉湯、魚湯等,經(jīng)代謝后也可產(chǎn)生過多的尿酸,加重腎臟的負擔。
5.如果患者在懷孕前就有高血壓史,還應(yīng)避免食用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魚子、魷魚、腦髓、肥肉和動物內(nèi)臟等。
6.妊娠高血壓病患者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為它們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尤其是西紅柿、橘子、鮮棗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也可適當吃用,如冬瓜、西瓜、葫蘆、茄子、茭白、玉米、赤小豆、綠豆和鯽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