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珮君
錢,可以換來歡樂,但也能給人帶來煩惱。不信,請聽我說說我最近用錢“買”來的煩惱吧。
暑假的一個中午,爸爸給我5 0元錢讓我去買羽毛球。店里人很多,營業(yè)員在慌亂中多找了2 0元錢給我。我本想把錢給營業(yè)員,可看她正在招呼其他顧客,根本沒注意到我,轉念一想,反正也沒人知道,這錢不要白不要,于是就揣著錢趕緊走出了店門。
2 0元錢對于剛上初中的我來說,可真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此刻,我仿佛成了一個暴發(fā)戶。讓我眼饞許久的自動鉛筆、奶油巧克力、小玩偶等東西,這時候一個個擠入了我的腦子。然而,一想到父母平時對我的教誨——做人要誠信,想到老師那雙嚴厲的眼睛,我的心就“咚咚”跳個不停。回家的路上,我總感覺街上來往的人都在看我,仿佛他們都知道我做了虧心事。
一連好幾天,我都把這2 0元錢放在文具盒的最下面,非常想用卻不敢用。因為爸爸媽媽對我的零花錢管得很嚴,平時都是需要多少錢管他們要多少錢,突然買了東西回來,他們問起我的錢從哪里來的,我該怎么解釋呢?
又過了幾天,見一切風平浪靜,我從文具盒里取出這2 0元錢。這天放學后,我拐了好幾個彎,來到一個離學校稍遠一點的小賣部,見周圍沒有認識的同學,就鉆進小賣部,準備買巧克力。就在我準備掏錢時,猛然聽到有人喊:“珮君,你在買什么?。俊边@一喊,嚇了我一大跳。我以為是家里人看到我買東西了,撒腿就跑。跑了幾步回頭一看,原來是同學小雨路過,和我打招呼。不一會兒,小雨追了上來,露出了“蒙娜麗莎”般的微笑。這一笑,讓我渾身發(fā)毛,她會不會覺得我行為異常,做了虧心事?不然我為什么要跑呢?
巧克力沒吃成,又時刻擔心小雨把我的事抖出來,我懊悔不已。那些天,每當看見小雨與別人嘀嘀咕咕時,我就疑心她是在說我的異常行為。尤其是有一天下午,看到班主任找她聊天,我更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后來,聽說老師要來我家坐坐,和我媽媽聊聊天,我緊張得飯也吃不下。唉,錢一分沒花出去,苦頭倒是吃了不少。
為了告別這提心吊膽的日子,我決定將錢退回去。那天,我鼓起勇氣來到買羽毛球的商店,把錢遞給營業(yè)員,低著頭說:“對不起,那天我買東西您多找了我2 0元錢?!边€沒等營業(yè)員說什么,我逃也似的跑出了商店。
辦完這件事,我心里頓時輕松了。 這“買”來的煩惱,讓我深刻地明白:不是自己的錢不能要,不然只會徒增煩惱!
(指導老師 董一靈)
簡 評
怎樣在一篇文章中寫好心理活動呢?
想辦法讓心理活靈活現(xiàn)。心理學的書籍越來越多,不少中學生也對此很感興趣,我們的微表情、下意識的動作,其實都能反映出我們的某些心理。人的每一種心情,都有其價值,這才是完整、可愛、真實的人生??!驕傲、興奮、感動、緊張、嫉妒、悔恨、憤怒、悲傷,正是這些豐富的心理狀態(tài),構成了我們繽紛的每日每夜。
借助動作,在記敘中寫心理。你看,閏土見迅哥,少年時講述雪地捕鳥、月夜趕猹,何其瀟灑自得!中年時談多子多女多役多稅,唉聲嘆氣戰(zhàn)戰(zhàn)兢兢,何其悲愁忐忑!該文作者收錢、花錢、還錢的一系列動作,很好地展示了她的心理活動。
借助他人,在烘托中寫心理。多拿了錢后,“我”疑心街上的行人看“我”、同學小雨知道“我”的秘密、班主任通過家訪調(diào)查“我”,如此疑神疑鬼,如此草木皆兵,令人忍俊不禁。
(郭培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