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女兒,爸爸媽媽要出差,伙食自己解決,我們走啦!”媽媽牽掛的目光繞在我身上。
“要去幾天啊?我會想你們的!”我可憐巴巴地說。但隨著關(guān)門聲響起,我一下子跳到沙發(fā)上,大喊一聲: “我可以吃泡面啦!”
小時候坐火車,我眼巴巴地看著鄰座的大人們吸溜泡面。那一根根潔白的、彎曲的面上沾滿了汁水,香氣不受控制地鉆進我的鼻腔,我饞得眼睛放光,可父母已經(jīng)為我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我只好挪開視線,把那含著滿腔渴望的口水吞進肚子里。那時,我就暗暗許下一個愿望,希望能整天吃泡面,把泡面吃過癮。
一次,路過一個便利店,里面口味眾多的泡面吸引了我,我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我們吃泡面吧?!眿寢尠欀碱^說:“泡面有什么好吃的?垃圾食品!回家吃你爸炒的菜,飯后吃點水果,多健康。”
這次,我的機會終于來了。父母臨走時給我留了2 0 0塊錢。他們前腳剛走,我后腳就直奔便利店,挑選了我一直想嘗試的幾種口味的泡面?;氐郊?,我急不可耐地燒好水,立馬把面泡上。幾分鐘后,我顧不得面的滾燙,夾起一大筷子面就塞進嘴里。
啊,我的心里被一種叫滿足的東西填滿了。面條在火辣的調(diào)料水中翻滾,筋道可口,再搭配一瓶冰爽的牛奶,堪稱絕配。吃飽喝足后,我拍了拍圓滾滾的肚子,躺到了沙發(fā)上,心里想著:泡面真是人間美味??!爸爸媽媽要是每天都出差就好了。
在爸媽回來之前,我把泡面盒子、包裝紙全部塞到一個袋子里,擦干凈桌面,整理好廚房,把垃圾扔到了樓下。
媽媽一回來,就問我吃的什么。我努力做出回想的樣子:“早上買了兩個包子,一肉一菜,搭一瓶牛奶,中午吃蘭州拉面,晚上吃快餐,兩葷兩素?!眿寢屄牶鬂M意地點點頭。
一次,家里來了幾位客人,他們一起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的吃飯問題。只聽媽媽驕傲地說:“我家女兒很乖的,從來不吃垃圾食品。上次她一個人在家,一天都吃得很健康?!?/p>
聽了這話,我躲進房間偷笑。媽媽,這個事我還是不跟您講了,這是我的秘密,就讓您的女兒放縱一天吧。以后,我繼續(xù)當您的乖乖女。
(浙江省東陽市吳寧一中金秋文學(xué)社 張子墨指導(dǎo)老師 王秋珍)
小作者之前一定也是乖乖女吧。對話體,蠻有生活氣息,沒有拿腔拿調(diào)地寫作,真好。
小作者還真是乖,開頭第一句,就有證人出場啦,有多乖呢?往下看唄。
媽媽牽掛的目光繞在小作者身上。這么讓人疼,小作者一定很幸福吧。
神態(tài)描寫,小作者向父母撒嬌,表現(xiàn)出小作者的俏皮,也反映了親子關(guān)系的融洽。
原形畢露,還是有啥未實施的陰謀?“跳”“喊”,表現(xiàn)出小作者的興奮。
前后反差大,讓人會心一笑。
他人吃泡面的動作刻在小作者腦海。這畫面很常見,沒想到給小作者的印象頗深,使小作者出現(xiàn)了“饞蟲綜合征”。多年夙愿未能實現(xiàn)!
這段關(guān)于泡面的回憶比較長,小作者的愿望可以理解。小孩子哪知道好歹?下文一定是爸媽不讓吃泡面,總說這是垃圾食品,上火。咱們且看是也不是。
果不其然。家長的態(tài)度很鮮明。
終于吃上泡面了!“直奔”“急不可耐地燒好水”“夾起一大筷子面就塞進嘴里”,這一系列動作顯示出小作者的急切。
牛奶配泡面,圓肚躺沙發(fā)。人間值得!
好勤快啊,真講衛(wèi)生!這點正是乖乖女的表現(xiàn)之一,值得點贊!也是怕自己偷吃泡面的行為被發(fā)現(xiàn)吧!
小作者是個演技派。
小作者給出的菜單倒是合理得很,科學(xué)得很!很有說服力!
老媽沒有懷疑。接下去怎么寫呢?小作者后悔了,認為自己不該騙媽媽,并承諾以后再也不敢了……是這樣嗎?
居然再起波瀾。文章寫到了另一個時間、另一個事件,會不會“東窗事發(fā)”“被公開處刑”?……媽媽居然從未懷疑,并滿臉驕傲地夸獎女兒,出人意料。
媽媽夸小作者很乖,她的反應(yīng)是偷笑,這樣的舉動真實可信,惹人發(fā)笑。當然,小作者知道是非對錯,表明往后還是會做個乖乖女,此處照應(yīng)題目。
一條小溪在張家界某個河谷蜿蜒向前,兩只白貓在鼓浪嶼某條闃寂深巷曬著暖陽。游客匆匆,多關(guān)注天門山、日光巖等知名“景點”,其實一個人“閑臥高岡無人處”,往往會印象更深,且更能體現(xiàn)風景地的韻味。
寫作也是如此。寫生活中的反常、意外、偶發(fā)事件,寫耐人尋味、出人意料、讓人恍然大悟的人、事、物、理,這不是故意討巧,而是寫作常識。
父母皆出差,獨子留家中,十萬個不放心,百般牽掛,這很正常。孩子把家里搞得一團糟,肚子餓扁,秋水望穿,這比較正常。但是孩子歡心雀躍,盡享泡面美食,一圓多年夙愿。這就是反常,就會有異趣。
但是我們的寫作,往往是啥樣子呢?
太多一眼望到底的“白水作文”了。首段是所謂扣題,亮出一種情感,后面就是感恩、奮斗、堅強等無比正確的主旨表達。這樣的寫作當然有其“考場屬性”,閱卷者不需要太動腦子,就可快速給分。但如此千人一面,寫作的趣味就比較少見了。一眼望不到邊的風景才深邃,一眼望不穿的情感才渾厚,一眼看不透的思想才有其揣摩價值,對不對?
為啥寫作會變成這個樣子,如此淺薄且無趣?
當然有考場寫作評價機制的原因。但究其本質(zhì),是觀察、體驗、思維、表達的懶惰?;疖嚿铣丝臀锱菝妫憷昀飲寢尠櫭碱^,飽餐泡面后肚子滾圓,賓客聚會時媽媽驕傲夸贊女兒之乖,這諸多細屑之事,非眼觀耳聞心查腦憶不可細寫。未曾切膚體察所述事件主人公的冷暖,自然也只能寫出表面膚淺的觀點、人盡皆知的論證,記敘則是無關(guān)痛癢的抓撓、輕輕拂過的浮漂。
寫作追求一點反常和意外,有啥效果?
我們且看該文,乖乖女的生活方式當然健康無比,不說臟話,不會撒謊,這或許是小作者的生活常態(tài)和既定人設(shè)。寫作若止于寫乖巧,則失之凡常;若抱怨一番,也屬常規(guī)操作,不出意外。
如寫放肆一回,面目全非,則父母大跌眼鏡,自己樂在其中,讀者刮目相看。文末家長蒙在鼓里,孩子愧而且羞,表示日后繼續(xù)做乖乖女,調(diào)皮模樣讓人愛??梢哉f,這篇文章寫出了青少年好奇恣肆、青春活潑的性情,反映了當下少年氣象之一,可謂生氣昂揚、異趣飄搖。
怎樣才能挖掘上述“意外素材”?下面試舉例說明。
人之反常舉動。樓下平時慢聲細語的爺爺,忽然在某天清晨狂敲我家大門,原來是我家衛(wèi)生間漏水,打擾了他深深疼愛的老伴清眠。在小區(qū)種菜送菜的和藹阿婆,卻與二樓鄰居吵起來了,原來她把小區(qū)綠化帶改成菜地,在里面撒糞肥,讓鄰居苦不堪言。小區(qū)綠化帶畢竟不是鄉(xiāng)下菜園,偶爾種些蔬菜點綴尚可,完全照搬鄉(xiāng)下菜園的種植模式,則會給其他人帶來困擾。
事之反常表現(xiàn)。小區(qū)洋紫荊棵棵被斬首,徒留軀干,居民怒火中燒,百思不解:好好的大樹怎落得如此下場?這是要干啥?原來是樹枝伸到多戶陽臺,影響采光,還招蚊子。種樹時沒規(guī)劃好,離樓房太近,且樹的根系太淺,經(jīng)不起臺風。電視劇《裝臺》里的黑總,平日蝸居舊車摳搜至極,城鄉(xiāng)改造,占道的車要被拖走,他的舊車引擎蓋里紛紛揚揚地撒出張張捐款收據(jù),原來黑總是大慈善家。
理之反常思維。青少年青睞垃圾食品,家長與其二話不說,讓青少年與垃圾食品一刀兩斷,不如先反省自己動輒以之為獎勵的行為。再如疫情過后,地攤經(jīng)濟得到較大支持,若能從各級城市的發(fā)展定位、疫情之后的衛(wèi)生保障、短期膨脹管理滯后等方面,予以更多層面的辨析,則更能引發(fā)深度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于無疑處生疑,在尋常處另辟蹊徑,寫人、記事、說理,都不妨如此一試。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實驗中學(xué) 郭培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