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嬌 李閣
摘 要:書法藝術與園林藝術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形式,但在同一時代背景下,二者相互滲透、相互關聯(lián)。從表層法則和深層意蘊兩方面對唐代書法和園林的審美心態(tài)和審美意識進行分析,從而挖掘二者相通的藝術語言及創(chuàng)作思想,以便準確地將書法與現(xiàn)代園林設計相結合,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延續(xù)。
關鍵詞:唐代書法;表層法則;深層意蘊;現(xiàn)代園林設計
一、表層法則——書法與園林的審美心態(tài)
表層法則是物體的外在表現(xiàn),從審美心態(tài)角度理解,唐代書法與園林之間在表層法則方面相互交叉、滲透和綜合。線條與結構構成書法藝術美,空間與序列營造園林意境美,書法的線條、章法、構圖與園林營造手法一一對應。
(一)藝術技法相通
唐代是書法發(fā)展的輝煌時期,孕育出唐楷和唐草。所謂“唐人尚法”說的就是唐楷,“尚法”指尊崇、重視法度,并嚴格地按照“法”的要求行事。書法的“法度”有兩層意思:其一是指在筆法、字法、章法等方面的藝術規(guī)范,其二是指書法的審美標準、審美模式[1]。唐楷的“尚法”也可體現(xiàn)在園林方面,園林都遵循一定的內在規(guī)律,并運用某種造園手法,改造地形,配以建筑小品、花草樹木,模擬大自然規(guī)律。唐楷筆法不曲不折,字法橫平豎直,章法嚴謹穩(wěn)重;皇家園林中軸對稱,主次分明,布局嚴謹,有一定的規(guī)律法則。
唐草也是唐代文人抒發(fā)感情的一種藝術途徑,特殊的社會背景讓文人通過書法張揚性情,以張旭、懷素為代表。唐草是在一定的規(guī)律和規(guī)范基礎上,呈現(xiàn)筆意奔放、筆勢連綿的特征。唐代園林與唐草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文人表達情感的另一種藝術途徑。唐草筆法筆畫連綿,字法相互連帶呼應,章法流動暢達;私家園林曲折有致,效法自然,追求原始自然之美。
(二)唐代書法章法與園林時空序列的關系
章法美的一個表現(xiàn)是整體美法則。唐楷在繼承魏晉南北朝楷書的基礎上,形成了法度森嚴、內斂含蓄的字體風貌。唐代園林也是在法度森嚴的基礎上,有規(guī)律地重復點、線、面,并均衡錯落地排布。章法美的另一表現(xiàn)是自然美的法則。唐草非常注重空間的排列、點線的對應,注重表現(xiàn)意境之美。
唐代書法是點畫構成字、由字連成行、由行連成篇的章法,而園林由開端、過渡、高潮、收尾四個階段構成園林的整體結構,四者層層遞進,形成空間的節(jié)奏變化,從而把握園林的整體性。
唐代書法又呈分間布白、分行布白的布局形式,唐楷講求縱橫成行,行行分明,字字所得,呈規(guī)則的布局形式;皇家園林呈規(guī)則式布局。唐草講求字的大小錯落有致,行行映帶,自然有神;私家園林呈自然式布局,通過借景、障景、對景、框景等造景手法將人們的游覽路線、視線、情感起伏貫穿于園林之中,從而形成園林序列的映帶關系。
(三)唐代書法構圖與園林空間劃分的關系
唐代書法與園林空間劃分的相通性在于從整體到局部、從形象到具象的過程。書法是由點線組成的空間形式,空間變化主要包括線條形態(tài)空間、虛實空間和黑白空間。線條形態(tài)空間即書法軸線的轉折變化,虛實空間即行與行的自然連貫,黑白空間即疏密得當。園林的空間形式是由軸線空間、開敞空間和封閉空間組成。在線條空間中,唐楷橫平豎直,嚴謹規(guī)范;上下承接,呼應連貫;疏密均衡,字字獨立。而園林空間形態(tài)呈軸線空間,如皇家園林以軸線空間為主,講究秩序,又追求自由。在虛實空間中,唐楷大小變化,虛實對比;起乘呼應,行氣連貫。唐草錯綜變化,形象自然;筆斷意連,血脈暢通。而園林有開敞空間,皇家、私家園林的開敞空間多以框景、漏景、夾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將人的活動視線、游覽路線串聯(lián),以形成虛實對比、起乘呼應的空間交流,與大自然或周圍空間進行融合。在黑白空間中,唐楷平整均衡,計白當黑,字字、行行疏密得宜。唐草錯落有致,變化多姿;字字相插,行行相爭。對應的園林呈封閉空間,園林的封閉空間是用建筑實體或植物包圍。
二、深層意蘊——書法與園林的審美意識
事物的深層意蘊是物體的內部關系,需深層理解才能追求意境和思想升華。意境是主觀感情與客觀外在的有機統(tǒng)一,在這一點上,中國古典園林與書法有著共同的藝術追求[2]。唐代書法和園林對于意境的追求分別體現(xiàn)在創(chuàng)作主體、客體及創(chuàng)作思想方面。
(一)創(chuàng)作主體
受到政治、經濟、科技水平的影響,明代才開始出現(xiàn)專門的造園家。而唐代科舉制的確立,使文人的社會地位上升,許多園林在文人的直接參與下經營起來。因此,唐代書法和園林具有相同的創(chuàng)作主體,文人更習慣于用文學繪畫的思想設計園林,書法的思維審美意識勢必會滲透到園林建造當中。
書法是文人思想交流的文化工具,園林承載文人日常起居和日常學習的功能。文人作為園林的實際主人,使得園林承載著文人性情的表達,有“園如其人”的說法,而書法中講究“字如其人”。因此,文人作為書法、園林的同一個創(chuàng)作主體,將書法的藝術理念應用到造園中,又從園林中尋求文學的素材和靈感。
(二)創(chuàng)作客體
書法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直至唐代的楷書和草書的演變,也從指代作用和識別作用升華為思想文化交流的工具。因此,不論是唐楷還是唐草,書寫者都是使用毛筆,完成不同節(jié)奏、韻律的線條表現(xiàn),不僅自身感受著書寫過程中的放松,欣賞者也能體會到一筆一劃的轉折,將書法藝術由創(chuàng)作者的外在表達推向了內在涵養(yǎng)的高度。至此,書法在具有實用功能的同時,也承載了創(chuàng)作者情感的表達。
園林是由苑囿發(fā)展而來的,服務于皇家貴族。最開始的園林只具有狩獵、游憩、朝賀等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意識的提高,園林漸漸成為園主寄托情感的場所。模擬自然山水或遠離塵世,以尋求大自然的慰藉,達到園林與精神的融合,并運用借景、障景、框景等手法布置山水、建筑、植物等元素,讓身處園中之人感受園主造園時的心情,感受身臨大自然之感。
(三)創(chuàng)作思想
唐代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為主流思想,深刻地影響著園林和書法。儒家的“中和”思想,影響著唐代書法之章法、結構、構圖,以及園林的空間和布局。唐楷的筆畫粗重、結字疏密、章法布白都具有規(guī)范統(tǒng)一的特征,單字與整幅布局都體現(xiàn)了“中和美”。書法講求“字無常體”的自由創(chuàng)作境界,所謂“無法之法,是為至法”,是一種與道聯(lián)系在一起的境界,藝術的關鍵表現(xiàn)在心手相應,自然流露,更是一種很高的哲學境界[3]。園林藝術也成為體現(xiàn)“道法自然”的載體,唐代園林多隱于城市山林中,園主將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最終獲得精神享受。
三、對現(xiàn)代園林與書法應用的啟示
解讀書法與園林的相通之處,挖掘二者表層和深層的審美意識,有助于繼承和創(chuàng)新書法及園林創(chuàng)作。在現(xiàn)代園林的建造中,借助書法藝術審美,傳承中國傳統(tǒng)園林建造手法,有助于營造意趣盎然的園林。
在現(xiàn)代園林建造中,書法多以抽象和具象的形式點綴在園林設計中,通過書法文字營造園林文化。直接將書法的文字形式設計成建筑外形或景觀小品外形是抽象的做法,如洛陽博物館的整體建筑外形為大鼎造型,寓意“鼎立天下”,展示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內涵。具象的手法是將書法漢字直接雕刻在建筑物、地面、景觀小品上,形成視覺焦點和標志,體現(xiàn)不同的文化內涵。因此,使用這兩種手法將書法應用于園林設計中時,首先要充分挖掘場地文化,再根據不同地域特有的文化,采用不同的設計手法,完成園林文化的體現(xiàn)。其次,書體、顏色的選擇都要符合周圍環(huán)境和人們的審美心理。在字體的選擇方面盡可能選取同時期的書體,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現(xiàn)代藝術字等字體。中國書法有篆、隸、草、行、楷、燕六大類書體,其中篆書筆畫復雜,不便于辨認,不適合大量應用于園林中;而隸書工整、莊重;草書流動暢達、富有節(jié)奏;行書靈活生動、活潑自由;楷書橫平豎直,不曲不折;燕書是當代產生的一種新書體,一反傳統(tǒng)書法,能給人以愉快之感。
園林入口適合使用隸書、行書、楷書三種書體,搭配紅色字體,讓參觀者容易辨識,起到標識和引導的作用;園林中各個節(jié)點對書法的應用,應根據各個節(jié)點所營造的文化氣氛及節(jié)點功能進行書體的選擇,但都是以易辨識、富有特定寓意、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為基本原則。
與傳統(tǒng)園林相比,現(xiàn)代園林題名多從電腦集字,缺乏書法所追求的整體生命律動。因此,現(xiàn)代園林在設計建造時,建議讓書法家進行題寫,以積淀文化內涵。
四、結語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唐代書法和園林有不同的歷史發(fā)展背景,有各自的發(fā)展規(guī)律;作為兩種藝術門類,從審美心態(tài)到審美意識,唐代書法和園林二者相互因借、相互交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唐代書法和園林的關系出發(fā),以審美文化為切入點,深刻分析園林與唐楷、唐草的表層結構和深層意蘊的相互關系,進而對書法在現(xiàn)代園林中的傳承與應用展開研究,從而使傳統(tǒng)藝術在當代獲得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范愛蓮,舒嘉林.中國古典園林與書法之關聯(lián)初探[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0(2):225-227.
[2]戴秋思,張興國.達其性情,形其哀樂:解讀中國傳統(tǒng)園林與書法之線條情感審美通感[J].中國園林,2012(2):109-113.
[3]徐嬌.西安曲江遺址公園群書法景觀表現(xiàn)及設計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9.
作者單位:
徐嬌,蘇州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李閣,蘇州園林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