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圖像法解一類“子彈打木塊”模型

      2021-09-16 07:15:34陳衛(wèi)國
      物理教師 2021年8期
      關(guān)鍵詞:圖線木塊子彈

      陳衛(wèi)國

      (北京師范大學(xué)貴陽附屬中學(xué),貴州 貴陽 550023)

      高中物理中有一類常見的“子彈打木塊”問題,用常規(guī)物理解法計(jì)算量很大,且容易出錯.筆者試用圖像法分析解答,以得到一種直觀、簡便的解題方法.

      1 “子彈打木塊”模型的兩種典型情況

      物理過程:子彈質(zhì)量為m,木塊質(zhì)量為M,木塊長度為L,木塊靜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彈以速度v0水平射向木塊,在整個過程中木塊對子彈的阻力為恒力F.

      1.1 子彈射入木塊未穿出

      (1) 描畫物理過程(如圖1).

      圖1

      (2) 描畫物理圖像(如圖2).

      圖2

      (3) 物理圖像的物理意義.

      圖2中,木塊的v-t圖線OB的斜率大小表示木塊勻加速運(yùn)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子彈的v-t圖線AB的斜率大小表示子彈勻減速運(yùn)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子彈的v-t圖線與橫坐標(biāo)軸所包圍的面積的大小表示子彈位移的大小s1;木塊的v-t圖線與橫坐標(biāo)軸所包圍面積的大小表示木塊位移大小s2;△ABO的面積s3=s1-s2表示子彈射入木塊的深度d;v為子彈、木塊最終共同速度.

      1.2 子彈射入木塊穿出

      (1) 描畫物理過程(圖3).

      圖3

      (2) 描畫物理圖像(圖4).

      圖4

      (3) 物理圖像的物理意義.

      圖4中,木塊的v-t圖線OC的斜率大小表示木塊勻加速運(yùn)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子彈的v-t圖線AB的斜率大小表示子彈勻減速運(yùn)動的加速度的大小;子彈的v-t圖線與橫坐標(biāo)軸所包圍的面積的大小表示子彈位移的大小s1;木塊的v-t圖線與橫坐標(biāo)軸所包圍面積的大小表示木塊位移大小s2;梯形ABCO的面積s3=s1-s2表示木塊的最大長度L;vB,vC分別表示子彈、木塊的最終速度.

      2 “子彈打木塊”類物理問題的圖像解

      2.1 判斷子彈能否擊穿木塊的方法

      “子彈打木塊”類物理問題,一旦它們的初始條件確定,其能夠穿透木塊的理論深度是確定的,設(shè)為s.我們只須比較理論穿透深度s和木塊的實(shí)際長度L即可確定子彈能否穿出木塊.

      在所給子彈初速,子彈質(zhì)量,木塊質(zhì)量,木塊對子彈恒定阻力條件下,子彈可貫穿木塊的理論深度為s,理論貫穿時間為T,最后二者以共同速度v前進(jìn).如圖2,由初始條件及物理過程可得

      (1)

      理論貫穿時間為

      (2)

      理論貫穿深度為△OAB的面積,即

      (3)

      從而得到子彈能否擊穿木塊的判別式:當(dāng)s≤L時,子彈不能穿出木塊;當(dāng)s>L時,子彈能夠穿出木塊.

      2.2 子彈不能擊穿木塊的情況

      圖像解法:其物理圖像為圖2.

      (1) 子彈未射出木塊,有s≤L,即

      子彈貫入木塊的實(shí)際深度d就等于子彈的理論貫穿深度.當(dāng)?shù)忍柍闪r,子彈恰好運(yùn)動至木塊另一端,并且相對木塊靜止,子彈的理論貫穿深度即為木塊長度.

      (2) 子彈未射出木塊,在木塊中穿行時間t1≤T,即

      (4)

      最長相對運(yùn)動時間為不等式取等號,為

      (3) 子彈貫入木塊的實(shí)際深度d為△OAB的面積s3,子彈對地位移為梯形OABD的面積s1,木塊對地位移為△OBD的面積s2, 從圖2我們還可以看出

      s1>d=s3>s2.

      (4) 子彈、木塊相對運(yùn)動過程中產(chǎn)生的熱量為

      相對靜止時全過程產(chǎn)生的最大熱量為不等式取等號,即Q=F·L.

      (5) 二者最終共同速度根據(jù)公式(1)有

      (5)

      2.3 子彈能夠擊穿木塊的情況

      (1) 子彈能夠穿透木塊,子彈在木塊中相對木塊穿行長度為木塊本身長度L.

      (2) 圖4中,梯形OABC面積為子彈擊穿木塊的深度,即木塊的長度,等于L.

      梯形OABC面積為

      聯(lián)立上述3式,解得

      因?yàn)樽訌椖軌蛏浯┠緣K,所以實(shí)際貫穿時間小于理論貫穿時間,即應(yīng)該t1

      (6)

      (3) 子彈在木塊中穿行,二者分離時子彈對地位移s1為梯形OABD的面積;木塊對地位移s2為△OCD面積;子彈相對木塊位移s3為梯形OABC的面積,根據(jù)圖4有

      s1>s3>s2.

      (4) 子彈穿出木塊,產(chǎn)生的熱量為Q=F·L.

      (5) 子彈在木塊中穿行至分離時,

      二者分離時,子彈相對木塊運(yùn)動時間為t1,將t1代入上述公式,得

      (7)

      (8)

      2.4 總結(jié)

      圖像法能解決的物理問題,常規(guī)方法都能解.但圖像法以它直觀、簡潔的特點(diǎn)遠(yuǎn)遠(yuǎn)優(yōu)于常規(guī)方法.文中我們采用“圖像、判別式方法”幾乎可以解決內(nèi)力為恒力的“子彈打木塊”模型中所有物理問題,并且可以研究穿透過程的細(xì)節(jié).但如果采用能量、動量來解題,因?yàn)榇硕咧唤鉀Q始、終狀態(tài),如不告知子彈的最終狀態(tài),我們則必須采用試探解,過程將極為煩瑣.當(dāng)然,圖像法必須在它的適應(yīng)范圍內(nèi)才有效,對于內(nèi)力為變力,或者只求子彈、木塊最終共速時的速度,我們用動量方法即可.這也就啟迪我們:任何一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對于具體的物理問題,我們應(yīng)該尋求最適合它的解答方法.

      3 “子彈打木塊”模型圖像解法的應(yīng)用

      3.1 對于加速度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子彈質(zhì)量m,以速度v0射入靜止于光滑地面上的木塊,其質(zhì)量為M.木塊長度為L,木塊對子彈阻力恒為F,當(dāng)子彈質(zhì)量減小時,木塊的速度將如何變化?

      圖像解析:根據(jù)2.1的判別式,結(jié)果有兩種情況.

      圖5

      圖中AB為開始子彈入射木塊至分離時的圖線;AB′為子彈減小質(zhì)量后恰好能夠穿越木塊的圖線;木塊質(zhì)量不變,OB′為木塊運(yùn)動圖線.

      從數(shù)學(xué)上也可以判斷,隨著m減小,vC即木塊速度將變大.

      從圖像和數(shù)學(xué)上都容易判斷木塊的最終速度將減?。麄€過程中,當(dāng)s=L時,木塊的速度最大.

      同樣還可以判斷:如果只改變木塊的質(zhì)量,比如變大或變小,其它條件不變,子彈以及木塊最終的運(yùn)動情況.

      3.2 “子彈打木塊”模型中的“三體問題”

      如圖6所示,a、b是靜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兩塊長木塊.a(chǎn)的左端和b的右端相接觸,二者等高.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長度分別為La、Lb,c是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diǎn)),現(xiàn)給它一個初速度v0,使它從b的左端開始向右滑動.已知c與a、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μ2和μ1,求最后c以多大的速度運(yùn)動.

      圖6

      我們首先需要判斷小木塊在上述物理?xiàng)l件下的最終停留位置是在b上,還是在a上,或者最終c是否躍出a.

      判斷c能否滑出b.由所給的初始條件,當(dāng)c在b上運(yùn)動時,可以將b、a作為一個整體.根據(jù)公式(3)此時的理論貫穿深度為

      其中F1=μ1mg.

      當(dāng)s1≤Lb時,小木塊c將停留在b上;

      當(dāng)s1>Lb時,小木塊c將滑出b.若c能夠躍上a,則c剛躍上a時相對a的速度為v02=vB-vC.其中vB為c離開b時的速度;vC為b的最終速度,也即c躍上a時a的速度.c在a中的理論貫穿深度根據(jù)公式(3)為

      其中F2=μ2mg.

      當(dāng)s2≤La時,c將停留在a上.當(dāng)s2>La時,c將躍出a.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題目的物理過程表面上涉及3個物體,實(shí)質(zhì)上仍是兩個兩體問題的組合.只不過在運(yùn)用理論貫穿公式時,對于第2次應(yīng)用,應(yīng)注意入射速度要作一個轉(zhuǎn)換而已.

      (1)s1≤Lb,c停留在b上,實(shí)質(zhì)是“子彈打木塊”問題中的子彈停留在木塊中,它們的共同速度即類同公式(5).只不過此處木塊質(zhì)量為(Mb+Ma),所以共同速度為

      此即小物體c的最終速度.

      (2)s1>Lb且s2≤La,c停留在a上,從整個體系來看,這類似于3.1中加速度發(fā)生變化的情況.假設(shè)F1

      圖7

      木塊b、木塊a共同運(yùn)動v-t圖線為OC線;c離開b而躍上a的瞬間開始,a運(yùn)動的v-t圖線為CD線;c在b上運(yùn)動的圖線為AB線,c在a上運(yùn)動的圖線為BD線.

      我們發(fā)現(xiàn): 當(dāng)c將要離開b而躍上a的瞬間,b將以最大速度vC勻速運(yùn)動;a將在速度vC的基礎(chǔ)上加速前進(jìn),此時b,a分離.c最終停留在a上,二者以共同速度vD前進(jìn).

      如果c剛躍上a時以此時的a為參照系,入射速度即為v02=vB-vC,對應(yīng)木塊質(zhì)量為Ma,木塊長度為La,a對c阻力為F2.它們的最終共同速度類同公式(5),為

      對于公式(7)、(8),將M以(Ma+Mb)替代,L以Lb替代,即可得到本處所求的vB,vC,從而求得v02=vB-vC,最終得出vD′.將vD′疊加a的開始速度vC,即可得c的最終速度vD.即

      vD=vD′+vC.

      (3)s1>Lb且s2>La,c沖出a,c的最終速度求解類似公式(7),唯一不同的是c躍上a時a有初始速度vC,c相對a的速度為v02,假設(shè)F1

      圖8

      在3.2(2)中我們已經(jīng)求出vC、vB.以c剛躍上a時的a為參考系,根據(jù)圖8,c對a的最終速度vD′為

      而根據(jù)公式(6)可得(t2-t1),將相關(guān)各式帶入可以求得c的最終速度為:vD=vD′+vC.

      3.3 “子彈打木塊”模型的應(yīng)用

      例1.如圖9所示,電容為C的電容器固定在絕緣木板上,總質(zhì)量為M,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兩個極板豎直放置,極板帶有電荷量Q,極板間距為L,在電容器右極板上有一個小孔,同時左極板對應(yīng)位置也有一小孔.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以速度v0從右小孔水平射入電容器中(不考慮小球的重力,電容器周圍電場強(qiáng)度為0),并且從左小孔射出,試確定小球、電容器的最終運(yùn)動情況.

      圖9

      小球穿越電容器,應(yīng)用公式(7)、(8)可得小球速度

      電容器速度

      例2.矩形大木塊質(zhì)量M=2 kg,長度L=1 m,靜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木塊(看作質(zhì)點(diǎn))質(zhì)量m=1 kg,開始時置于大木塊左上端,以初速度v0=2 m/s水平向大木塊右端滑去.求: (1) 當(dāng)二木塊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1時,m、M的最終運(yùn)動情況; (2) 當(dāng)二木塊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5時,m、M的最終運(yùn)動情況.

      猜你喜歡
      圖線木塊子彈
      圖線、箭頭的含義和圖例
      怎樣數(shù)出小木塊的個數(shù)
      三顆子彈
      子彈VS防彈
      Karma:讓子彈飛一會兒
      汽車觀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20
      任意大于2的偶數(shù)都是兩素數(shù)之和
      子彈
      小鴨數(shù)正方體木塊
      靜電場中幾種圖線的分析
      “恒定電流”中幾種重要圖線的應(yīng)用
      荔波县| 海淀区| 囊谦县| 绵阳市| 台湾省| 镇雄县| 深圳市| 阳高县| 叙永县| 萝北县| 南江县| 石景山区| 清新县| 洪湖市| 张家港市| 扶绥县| 武川县| 竹北市| 全椒县| 区。| 西吉县| 尼木县| 洛阳市| 井冈山市| 白水县| 驻马店市| 巨野县| 宜黄县| 玉树县| 日照市| 平阳县| 康乐县| 镇平县| 扬州市| 淳化县| 江西省| 称多县| 民和| 武清区| 杭锦后旗|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