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健
摘要:薏苡,別名薏仁米、溝子米,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禾本科植物,在我國擁有六千余年的栽培歷史。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時代的進步,公眾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顯著提升,具有健脾利濕、除痹止瀉等功效的薏苡受到廣大公眾的青睞,這為薏苡種植都帶來了新的契機,但也對薏苡種植產(chǎn)量、品質(zhì)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選地整地、選種及種子處理、育苗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五個方面介紹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
1? 選地整地
薏苡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雖然對于土壤要求不嚴格,但是其為濕生性植物,喜溫暖氣候,在高溫及悶熱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量降低且長勢較差。因此,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管理中,選地整地尤為重要。建議選擇肥沃的壤地、黏土地或低洼澇地種植薏苡,保證薏苡生長過程中水分及肥力充足[1]。同時,薏苡耐受性較高,可以選擇海濱、湖畔等鹽堿地、沼澤地種植薏苡。除此之外,不同品種的薏苡對自然氣候、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種植時還需要根據(jù)薏苡生長需求合理選地整地。
例如安薏1號薏苡需要種植在上年未種植薏苡的地塊,來保障有更高的產(chǎn)量。在播種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安薏1號栽培需要以腐熟圈肥為基肥,施肥量為1500kg/667m2。同時需要旋耕兩次,耕深為30~40cm。此外需要精細整地,保證上層土壤疏松,下層土壤致密,且土壤中無大塊顆粒。
2? 選種及種子處理
薏苡的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在薏苡成熟采收階段,選擇植株粗壯、分蘗性強、分枝多、結子率高、抗病性強、成熟期基本一致、無病蟲害、種殼呈灰褐色的單株作為采種母株。株選完成后需要進行選種,建議采用風機進行選種,能夠有效剔除空秕粒,選出飽滿光潔、健壯無病的種子。
為了促進種子的萌發(fā),防治種子病害,在播種前需要做好種子處理。首先,在播種前曬種1~3d;其次,溫水浸種或開水燙種。溫水浸種是指將種子浸泡在60℃的溫水中30min。開水燙種是指先將種子浸泡在冷水中12h,再將種子置于沸水中10s,到達時間后立即將種子撈出晾干備用。
3? 育苗播種
薏苡的生育期較長,因此建議在4月上、中旬溫度適宜時期播種,播種量一般為2~3kg/667m2。薏苡的栽種方式包括育苗移栽法及直播法兩大類。
育苗移栽技術為:首先,借鑒水稻旱育秧方式,選擇土壤肥沃的田塊,將其制作成1.5m20cm的苗床,施加腐熟圈肥后播種。播種后,在苗床上撒少量的細土,保證苗床濕潤。在3~4葉齡后,可追肥一次,促進苗木分蘗;在7~8葉齡時,再次進行追肥,保證苗木正常生長;其次,移栽前一至兩天澆濕土壤,建議采用寬窄行等間距方式移栽,主要原因在于此種移栽方式易于田間管理,并且能夠改善田間通風與光照。寬窄行移栽技術為:每畦栽種4行,寬行間距為60~70cm,窄行間距為30~40cm,寬窄行植株間距均為20~30cm。
直播法要點為:4月上、中旬播種,播種方式以穴播最佳,每穴播種3~4粒。畦寬為1.2m,每畦播種2行,行間距為60~70cm。
4? 田間管理
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田間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及水分管理。
其一,根據(jù)薏苡的實際生長情況、土壤肥力等合理選擇施肥方法以及施肥量。在播種前的整地階段需要施加基肥,為保證薏苡綠色高產(chǎn),提升薏苡品質(zhì),建議以腐熟圈肥作為基肥,再以土雜肥拌過磷酸鈣促進薏苡成熟。土雜肥以30000kg/hm2最佳;腐熟圈肥為2000kg/hm2;過磷酸鈣為250kg/hm2。與此同時,7至8葉齡為施加苗肥的最佳時期,主要作用在于對弱苗追施提苗肥,可選擇硫酸銨,施肥量為150kg/hm2。10~11葉齡追施穗肥,可選擇復合肥料,施肥量為30~40kg/667m2?;君R穗后,為了提高結實率,避免植株早衰,需要追施粒肥,可選擇硫酸銨,施肥量為
150kg/hm2。為了進一步提升薏苡產(chǎn)量,可以結合根部病害防治措施追加濃度約為2%的磷鉀肥。
其二,薏苡為濕生性植物,因此田間水分管理對于提升薏苡產(chǎn)量具有重要意義。在生長前期,需要保證土壤濕潤,促進苗粗苗壯;在分蘗期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在保證土壤水分可支持薏苡生長的基礎上排除田間多余水分,以此避免無效分蘗;在孕穗期,需要密切關注田間水分,適時加大灌水量;在抽穗期需要勤灌水,以此提高有效穗數(shù);在采收前10d,需要停止灌輸。因薏苡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建議在溪邊、渠邊種植薏苡,或者在田塊旁修建小型灌溉水渠,同時,切忌在死水塘旁種植薏苡,避免水質(zhì)不良影響薏苡產(chǎn)量。
5? 病蟲害防治
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的要點在于“綠色”及“高產(chǎn)”,因此在病蟲害防治管理中應盡量選擇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薏苡栽培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從選種階段便注重提升苗木抗病害能力,避免大規(guī)模病蟲害的發(fā)生。
其一,黑穗病的防治。黑穗病多發(fā)于薏苡的穗部,也會感染薏苡的葉片。防治黑穗病的措施為:精心選種,選擇飽滿光潔、健壯無病的種子,在播種前可以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與非禾本植物輪作,發(fā)現(xiàn)病害植株后及時處理。
其二,枯葉病的防治,一般有高溫悶熱引發(fā),枯葉病的防治措施為合理密植,保證田間光照及通風充足。同時,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殺菌制劑防治,如波爾多液、多菌靈德、代森錳鋅等。
其三,玉米螟的防治。玉米螟防治可采用物理防治方式,如人工摘除玉米螟卵,安裝殺蟲燈等。
6? 結語
薏苡是一種藥食兼用的高秸稈型作物,具有極高的藥用、食用、工藝等價值。近年來市場上對薏苡的需求量顯著提升,但薏苡產(chǎn)量與品質(zhì)暴露出諸多的問題。上文通過梳理相關文獻總結了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在實際的薏苡種植中,還需要根據(jù)薏苡的品種、種植地的土壤肥力與氣候條件等合理選擇栽種方法,切實做好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以此保證薏苡產(chǎn)量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毛文龍,陳玲菱,楊麗娜,等.薏苡綠色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J].綠色科技,2020(1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