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
很多老年人把炒股當作晚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們炒股的熱情完全不輸年輕人。但是在波濤洶涌的股市中,老年人還是要以身體健康為重。
一天,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突然暈倒在炒股的電腦前,幸好老伴及時發(fā)現(xiàn)并向120求救,老人才得以脫離生命危險。而60多歲的劉大爺則是在退休后把自己畢生的積蓄全部投入了股市炒股,沒想到股市震蕩下行讓他一下子虧了10多萬元,由于受不了虧錢的精神刺激,他不僅滿口胡話,還拿起菜刀要砍家里的人……
股市行情瞬息萬變,使股民經(jīng)常處于緊急應變的氛圍之中,因此容易產(chǎn)生緊張恐懼、焦慮不安、郁郁寡歡等不良心理。這種緊張、焦慮的情緒會直接降低人體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使人出現(xiàn)心悸胸悶、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神經(jīng)過敏等一系列癥狀。心臟病人在緊張、恐懼的情況下則有可能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因心臟病急性發(fā)作而猝死。
有些股民在股市遭受挫折后,因輸?shù)袅俗约悍e攢一生的血汗錢,或炒空了親朋好友參股的錢,往往感到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從而產(chǎn)生悔恨心理。這種悔恨心理通過壓抑中樞神經(jīng),使全身新陳代謝處于抑制狀態(tài),腎上腺、甲狀腺等腺體分泌量減少,導致生理功能發(fā)生紊亂。研究發(fā)現(xiàn),悔恨心理持續(xù)一周以上,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就會降低,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有些股民在股市發(fā)了大財以后,會大喜過望,手舞足蹈。而人在狂喜時,血壓會急劇升高,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因此而導致腦血管意外,冠心病患者則容易引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就像范進中舉那樣“樂極生悲”。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怎么樣,對于判斷他是否適合炒股非常重要。有的人心理素質好,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這樣的人不僅炒股可以,其他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不錯;有的人心理素質不是很過硬,小風小浪無所謂,但風險稍大一些之后就難以承受,這樣的人炒股要適可而止,不能涉足太深;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堪稱“玻璃心”,稍微賺一點就高興得不行,稍微虧一點就急火攻心,這樣的人千萬不要炒股,否則不是“樂死”就是“氣死”。
那么,老年人炒股時如何保持心態(tài)平和呢?要忌一個“炒”字,重一個“玩”字。“炒”的心態(tài)在股市里表現(xiàn)為過分看重財富,急功近利,往往是賺了就歡天喜地,虧了就情緒低落,破壞了心理平衡,不利于身心健康。
而“玩”的心態(tài)就不同了,腦子里有風險意識,來股市是為了消除寂寞的,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所以,投入的資金不多,是用一些閑置資金,不會因為“玩股”而影響健身、社交、旅游與其他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