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祥
12月9日,“珠還合浦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湖北巡展開幕,3冊《永樂大典》嘉靖副本首次出京在現(xiàn)場展出。此次展覽采取網(wǎng)上預(yù)約形式觀展,每天限量預(yù)約300人,展期一個月。
“珠還合浦歷劫重光一《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湖北巡展由國家圖書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博物館承辦,湖北省16家圖書館或博物館聯(lián)合協(xié)辦?!队罉反蟮洹烦蓵诿鞒勺嬷扉τ罉纺觊g,重錄于嘉靖前后,共11,095冊,22,877卷,3.7億余字。湖北唯一存世的宋代方志《(寶祐)壽昌乘》,安陸大宋小宋之“名章巨制”等11部著作均因《永樂大典》得以流傳于今。除了預(yù)約觀展,讀者還能夠預(yù)約參加雕版印刷、古籍抄寫、拓印等古籍互動體驗活動,拉近讀者與古籍的距離。
為配合《永樂大典》湖北巡展暨湖北省古籍保護工作成果展,長江講壇從2021年10月起陸續(xù)舉辦5場講座,重點介紹《永樂大典》誕生的時代背景、人物故事、收藏情況,兼涉古籍的裝潢、保護與傳承等內(nèi)容,解讀湖北省圖書館館藏珍貴古籍的文化意義。10月2日,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謝貴安向公眾講解了“永樂時代與《永樂大典》”;10月16日,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翁連溪講述了“策府縹緗益昭美備——清內(nèi)府書籍的裝潢與裝具”;12月4日,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主講“《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12月9日上午,著名作家、文史學家熊召政分享“《永樂大典》在世界文化史上的意義”;12月11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孫玉文帶來“典籍中的黃鶴樓”講座。
由湖北省圖書館出品的《永樂大典》文創(chuàng)在首屆中國(武漢)文旅博覽會直播間首次亮相,人氣火爆。線裝筆記本、精品書簽、趣味冰箱貼、紀念幣禮盒等9種品類豐富的文創(chuàng),承載著《永樂大典》獨特的文化符號,以“文化+時尚+流行”的全新組合,彰顯出國潮的人文魅力。其中,“永樂之旅”盲盒以《永樂大典》的四個重要階段為靈感——太祖動議、成祖始修、嘉靖重錄、回歸再造。四個歷程的關(guān)鍵人物形象以“盲盒”為載體,通過現(xiàn)代插畫手法栩栩呈現(xiàn),讓古籍“活”起來,詮釋了這部曠世奇書600多年間的滄桑浮沉。
據(jù)悉,同步開展的還有湖北省博物館館藏古書畫展,集中展出了明清書畫30余件。其中,包括《王翚淺絳山水軸》《王忘菴芙蓉小鳥扇面》等五件一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