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班教師出生”的龔文莉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值得她敬佩的好老師,在她眼中他們都很了不起:地理老師徒手畫的地球勝過圓規(guī);幾乎把課本爛熟于心的物理老師;還有那位對她立志成為人民教師有著至關影響力的數學老師。
高中時期數學是致命弱項的龔文莉因偏科勉強擠進了年級理科的“火箭班”?!捌鋵嵑髞砦颐靼琢耍覕祵W不好可能根源在于高一高二時我不太喜歡數學老師,無論是單獨請教問題,還是考試沒有考好,她對成績不好的學生總是言語苛責,而我就是其中之_。漸漸的,我開始抵觸數學,現(xiàn)在回想,我發(fā)現(xiàn)當你不喜歡這個老師的時候,你就會不喜歡這門學科?!?/p>
進了高三換了數學老師后,不管學生成績怎么樣,這位老師從來沒有偏見,并且會變著法子鼓勵學生。在龔文莉眼里,數學老師點燃了自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老師言行合一地鼓勵與幫助下,入班只能考60多分的龔文莉,高考一舉考了111分(滿分120)。“數學老師的人格魅力是全班同學都公認的,后來我們高中同學聚會的時候都非常感謝這位老師。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現(xiàn)在辦學一心推崇‘愛心教育,我的數學老師的教育理念就是首先要對學生有愛心?!闭缌曋飨f的,“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毙疫\的龔文莉,在這位老師的影響下,成就了如今自己“讓愛成就夢想”的辦學理念。
回首初為人師走上三尺講臺,到后來教學的實踐經歷,龔文莉感嘆于課堂教學發(fā)生的翻天復地的轉變。80年代末,在老家襄陽求學的龔文莉還處在物質相對貧乏、社會單一化的時期,那個年代的老師以博學著稱,老師們滿腹經綸地授課,學生是一種被動的接受。而現(xiàn)代教育理念則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課堂形式也豐富多彩?!斑@個轉變主要是所處的時代不一樣,如今是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更是個多元文化并存的時代,還是一個彰顯民主的時代。另一方面,從教育理念來講,過去我們的教育理念是‘知識的存儲器,老師有知識就夠了,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們要教育學生從‘知識的儲存器轉變成‘知識的處理器,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倍@些正是當年龔文莉的困惑,她的學生時代和她教的學生所處的時代是不一樣的,“時代在不斷發(fā)展,老師的教法倘若一成不變,學生很有可能就會不喜歡這個老師,甚至不喜歡這門學科?!?/p>
受大環(huán)境影響,當年的生物課還未納入高考也算不上主課,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本身并未太重視這門科目。彼時的龔文莉正在八十五中擔任班主任及生物課老師,在向內自我探索及向外融合時代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之下,她率先嘗試課堂創(chuàng)新。
好的教育是讓學生找到學習的興趣,越是非主課,越要把學生吸引住,龔文莉的第一步策略是記住學生們的名字。一周之內,她把自己帶的六個班中將近300個孩子認出了60%,以致于好多學生驚訝于為什么龔老師能叫出來自己的名字,也讓這些孩子有了受到重視的感覺。第二步是思考如何通過課堂吸引學生。她開始著手于課堂上的一系列改革:根據哈佛大學“吸收金字塔”理論研究,她讓學生預習后講課并就此提出疑問,以達到答疑解惑的效果;每節(jié)課的前5分鐘讓學生分享一個自己與大自然的故事;課堂上帶領學生到操場等實地考察各種生物及現(xiàn)象;發(fā)起認養(yǎng)觀察小植物活動……學生們開始發(fā)覺生物課很好玩很有趣,而她的課堂,永遠是最熱鬧的。在其他老師和校領導“異樣的眼光”之下,龔文莉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堅持了下來。而當時的市八十五中是區(qū)里一所薄弱初中,在每次的區(qū)、市乃至湖北省生物競賽中卻能拔得頭籌?!捌鋵嵾@些經歷對后來的我影響也很深遠,我每次在學校都會強調學校沒有差生,只有思想不夠成熟的學生。”
龔文莉執(zhí)教時期曾多次獲獎,其中公開課《種子的萌發(fā)》更是在全國展播,她的課改成果受到了業(yè)界的一致肯定。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龔文莉希望讓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在不同學科上真正感興趣的點?!艾F(xiàn)在學生是不喜歡說教的,而老師的偉大之處就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最終的自我實現(xiàn)?!痹邶徫睦蜓劾?,改變學生的狀態(tài)就是課改,學生的成長固然需要老師扎實的知識和指引,但是歸根到底是學生自己的成長。多次受邀參加培訓研討、參與教材編寫的龔文莉,也在為同行教師做課改培訓,將這份“課改成功學”發(fā)揚出去。
2012年龔文莉出任武漢市第六十四中校長,而當時的六十四中正逢民辦初中回歸公辦的瓶頸階段,合并了好幾個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由于辦學體制的變遷,生源結構的變化導致剛接手的時候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已經滑到谷底。龔文莉上任第一年卻沒有馬上實施自己最擅長的課改,而是主張在原來的教學基礎上,集中精力“學習課標、回歸基礎,回歸教材”。“我那時候一直覺得應該穩(wěn)中求進,要保證六十四中這艘大船正常航行,我就得足夠了解它,那么首要任務是打好穩(wěn)固的架構。”作為一校之長,龔文莉深深明白,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而學校,必須是讓每個人的長處得到充分發(fā)揮的場所。
擔任校長第二年,龔文莉依然沒有進行實質性課改,而是開始著手學校文化建設。她帶領全體教師梳理學校辦學歷史。對于愛心行動,學校從2000年倡導參與開始,如今已堅持了14年。此后,愛的故事更是從校內延伸到校外,從課外延伸到課內,從孤寡老人公益項目,學生寒暑假實踐活動到首創(chuàng)開展家長入??疾旌婉v堂項目,再到一年一度的教育主題日活動……,龔文莉用身心力行印證了“校長是一個行走的文化符號”,如今六十四中“讓愛成就夢想”的辦學理念與愛心文化深入人心。
而對于六十四中的教育改革,龔文莉可說是“瞅準時機”。在部分老師為了“搶時間”占用學生休息時間講課發(fā)生矛盾時,龔文莉覺得“時機成熟”了。她總是跟老師們半開玩笑地強調:“我不要‘帶血的GDP,不要以犧牲老師、學生的健康為代價?!饼徫睦驀@“知識的處理器”為導向在校內開設自習課,給學生“留白”的時間,自我消化、吸收,并增加課外閱讀?!蓖瑫r,龔文莉也開始著手她擅長的“課改”。用愛心教育的核心理念指導課堂建模,提煉出“愛心”課堂一互助學習模式并不斷升級,改變著師生學習狀態(tài)?!捌鋵崳母锊皇侨嗽埔嘣?,而是一定要站在巨人肩上,可以先臨摹,然后予以創(chuàng)新并做好自身規(guī)劃。”
龔文莉常說:“老師,是上帝派來愛孩子的天使”。從初出茅廬的年輕老師,到三十歲便成為區(qū)中學最年輕的女校級干部,再到分管四所中學學區(qū)的校長,從執(zhí)教者到學校校長,龔文莉以“愛心教育”的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嚴謹的教學態(tài)度引導學生的同時,也在不斷深入鉆研教學和管理工作?;厥鬃约旱穆殬I(yè)生涯,龔文莉感慨道:“做教育越久越發(fā)深刻地感覺到,教育真的是國之根本,不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就是人才的競爭?!苯逃依钕YF的“一腔真愛,一份寬容”理念刻在肩負使命的龔文莉心里?!爱斈銓⒆邮前l(fā)自內心的真愛,在包容和接受他們缺點的同時,以教育為引導,才能使TA逐漸接近完美?!?/p>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湖北省優(yōu)秀教師、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首屆教育家型校長培養(yǎng)對象,武漢市建功立業(yè)崗位女明星,中南民族大學教育碩士專業(yè)實踐指導教師,龔文莉以教育家型校長的專業(yè)領導力作為核心力量,秉承教育初心,在時代的賦能之下成就自我,也影響著他人。她身上的那束光,點亮自己的同時,也引導著莘莘學子。遠處, 六十四中校園里一一“愛無疆,創(chuàng)永恒” 這六個鮮紅的大字,正熠熠發(fā)光……
BOSS:作為分管四所中學學區(qū)的校長,您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您卻依舊保持讀書、終身學習的習慣。請問作為管理者,您認為這種自我賦能有何價值?
龔文莉:首先賦能是雙向的,包括自我賦能和賦能他人。其次,未來不是我們走向某個地方,而是我們要建設的地方,我們要提前去規(guī)劃。在我看來,自我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學習和讀書?!笆澜缟先魏螘疾荒芙o你帶來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最好的自己”,善于自我賦能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這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你和別人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人生所能達到的高度。
BOSS:校長既是學校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負責主持完成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行政領導工作,而這些工作任務繁重,千頭萬緒,單靠個人是無法完成的。更需要強有力的團隊配合。您在進行校園管理時是如何賦能教師團隊,包括青年骨干力量,以此來實現(xiàn)高績效的團隊協(xié)作?
龔文莉:拿破侖說過“一個領導者就是一個希望的經銷商?!边@個希望在團隊中既包括團隊的希望也應包括個人的希望。學校在我手中,它會發(fā)展得如何?老師一起讀書、學習與思考,通過反思、實踐等來優(yōu)化和改善老師的心智;其次是需要明確學校的愿景及個人愿景。我們有沒有每日三省、每日三問: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將來別人怎么評價我?要合理的對老師的愿景進行規(guī)劃。作為校長,你的辦學理念是什么,你如何傳道授業(yè)?如何講出來?那么首先自己就要大量的思考和賦能自身,你才能把你的理念講出來,然后把你對他人的規(guī)劃講出來。在不斷跟書籍學習、跟別人學習、跟實踐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
BOSS:習主席曾講到:“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于青年?!睍r間之河川流不息,作為教育者希望成為學生們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請結合當今90后、00后年輕人,談談您對于新時代青年教師有怎樣的期望或寄語?
龔文莉:我覺得有四個關鍵詞:一是溫暖,一定要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他們的言行;二是要公正,對待孩子一定要公平公正;三是專業(yè),有扎實的知識的同時一定要為人師表,有師德;四是成為曙光,照亮別人的同時也要讓自己發(fā)出光和熱,不斷自我提升和成長。教育的本質是釋放,包括人的智力、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壓抑、限制。老師所站的三尺講臺,正是中國教育的最前線,老師怎么樣,中國教育的未來就怎么樣,老師努力發(fā)出光和熱,中國的教育便會更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