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磨難與吃喝

      2021-10-06 04:44朱德宣
      荷城文藝 2021年3期
      關鍵詞:黃州東坡蘇東坡

      朱德宣

      公元 1082 年 3 月 7 日這一天,一群結(jié)伴而行的人,來到三十里外的沙湖拜會友人。朋友相聚,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喝不完的酒, 總是覺得相聚的時間太短。酒足飯飽之后, 這群人便起身告別主人,盡興而歸。

      在返家的路上,他們雖然行色匆匆,身上散發(fā)著酒氣, 但都是有說有笑的。突然, 天氣發(fā)生變化,原本是陽光明媚,春風微拂的天氣,轉(zhuǎn)眼間便陰云密布,電閃雷鳴,緊接著,便是豆大的雨點,密麻麻地砸到這群行人身上。頓時,個個都被大雨澆得渾身濕透。尤其是其中一位中年男子,中等個,身體有些發(fā)福,白皙面容上微微生出了幾分滄桑。此時,腳蹬一雙芒鞋,手拄竹杖,但身上沒有一樣雨具,周身被這突如其來的大雨淋得像落湯雞一般。本來,出門時,他是帶著雨具的,但同來的仆人有事提前返回,那個時候估摸著不會下雨,便讓他將雨具帶走了。此時,同來的人都感到非常狼狽,唯獨這個中年胖子不以為然。不一會,暴雨又驟然間停了,四周煙消云散,雖然有斜陽西照, 但陣陣微飛風吹來,讓這群身上濕透了的人頓覺寒冷難耐。然而,出乎預料的是,此時此景之下,這位胖子似乎悟到了什么,一時間詩興大發(fā),口中念念有詞,腳步也流星般地往前邁去。其余的人追上了他,這才聽清楚,他吟誦的是一首即興創(chuàng)作小詞,名叫《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后來得知,這個詩興大發(fā)的中年胖子,便是光耀中國文壇的北宋大文豪大詩人蘇東坡。東坡先生,姓蘇,名軾,字子瞻,字號東坡居士,簡稱東坡,四川眉山人,生于公元 1036?年。24 歲進京趕考,差一點就獲得狀元名號。按照文章見地和文采,他無可爭議地成為頭名狀元,但主考官歐陽修過于自負, 認為只有自己的好友曾鞏才寫得出來,為了避嫌,就忍痛將他從第一名的位子上拿下。后來得知,此人是西蜀才子蘇軾,便后悔不迭。按照唐宋時期不成文的規(guī)矩,主考官與考生之間, 自然成為師生關系。作為師生, 蘇軾與歐陽修,自然就會有書信往來。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壇霸主,卻在他人面前由衷地夸獎這位曾經(jīng)為之嘆惋過的學生。他說:“讀東坡來信,不知為何,我竟然喜極淚下。老夫當退讓此人,使出人頭地?!比欢?,這位后起之秀,這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他一生的仕途卻不怎么順利,相反到還有許多坎坷。應該說,蘇軾多舛的命運總是與當時的政治斗爭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蘇軾自 24?歲科舉及第,步入官場,先后歷經(jīng)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皇帝,但主要的仕途是在神宗和哲宗兩朝。仁宗時期,宋朝的官僚隊伍不斷膨脹,財政收支捉襟見肘。歷英宗之后,到神宗之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問題已經(jīng)十分突出。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公元1069?年,年輕的神宗皇帝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實行變法,力推新政。由此,朝堂之上,便出現(xiàn)了推行新政和反對新政的兩個黨派。新舊黨之間圍繞著改與不改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后來發(fā)展到一方得勢便打擊另一方的地步。蘇軾也主張改革,反對因循守舊,但又不贊成王安石的變法主張, 因此,他連連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甚至還提出罷黜王安石的建議。十分欣賞王安石變法的神宗皇帝,對蘇軾的建議十分反感,在蘇軾一再堅持己見的情況下,將他從朝廷奏院監(jiān)官貶為開封府推官,再貶為陳州州學教授,再調(diào)任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任上,他親眼看見一些新法實施后給人民造成的傷害, 因而作詩予以嘲諷。由于他政績突出,且深得杭州士民擁戴,雖有小人告狀,但朝廷不僅不予計較,反而還升遷他為密州知州。此后,又相繼調(diào)任徐州、湖州。然而,蘇軾剛到任湖州知州不久,就于公元 1079?年 7?月的一天,在蘇軾毫不察覺的情況下,被朝廷監(jiān)察官員從州衙中解送回京。問題出在他調(diào)任湖州時寫的謝恩表中說了幽默性的話語,被監(jiān)察御史們認為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又將他平時寫的詩文聯(lián)系起來大做文章,羅列罪名, 攛掇皇帝下旨查辦。就這樣,蘇軾被抓捕回京,關押在御史臺的監(jiān)獄里面,進行嚴刑拷打和刑訊逼供長達四個月又二十天。在獄中,蘇軾自度必死無疑,遂寫下兩首絕命詩托人帶出交給弟弟蘇轍。蘇轍四處奔走營救,又在高太后、王安石等人的作用之下,蘇軾得以走出監(jiān)獄。北宋時,御史臺院內(nèi)的樹上烏鴉多,故將御史臺稱為烏臺。蘇軾所遭劫難, 主要是由寫詩引起,故史稱稱“烏臺詩案”。出獄后,牢獄之災可免,貶謫卻在情理之中。于是,蘇軾的結(jié)果是“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等到蘇軾謫居黃州四年零二個月后,高太后忽然又在神宗皇帝面前念叨起蘇軾的文采和才干。于是,公元1084?年 4?月,蘇軾從黃州遷往常州。本來是要遷到離京城近一點的地方,但蘇軾要求要到常州,皇帝當然應允。公元 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繼位。此時的哲宗皇帝年僅 9 歲, 已成為太皇太后高氏順理成章地垂簾聽政。此后,原先受到打擊流放的守舊派人士重新得勢。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也編撰完成, 便任命為宰相。蘇軾先是起用為登州知州, 旋即召回京城任職中書舍人。公元 1086?年四月以后,又升任翰林學士知制誥。這一期間, 蘇東坡利用為皇帝起草詔書的便利,指控改革派人物的種種錯誤,得到朝廷認可,便積極推進廢止新法實施進程,同時又保留了部分新法。這樣,蘇東坡不但惹惱了改革派人物,引起了它們的強烈反彈,它們大肆搜羅材料構(gòu)陷東坡,同時又引起守舊派人物對他的不滿。就在這種復雜的較量當中,盡管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但迫于情勢,蘇東坡仍然擺脫不了大起大落的政治命運。公元 1089?年7 月,蘇東坡被迫退出朝廷,到任杭州知州兼浙西軍區(qū)鈐轄。公元 1091 年 1 月,朝廷下詔擢升為禮部尚書,還沒有到任,便又改任潁州知州。公元 1092 年 3 月,改任揚州知州。五個月后,升任兵部尚書,才一個月又改任禮部尚書。公元 1093?年 8?月,太皇太后病逝。

      沒有了太皇太后攝政,年少的哲宗皇帝在改革派的支持下,開始了對守舊派的反擊。蘇東坡被調(diào)往定州任知州。一年之后,遭罷后貶居惠州,繼而再貶海南,謫居儋州。公元1100 年 7 月,得以返回內(nèi)地,第二年 7 月回到常州。這時,已是宋徽宗初年。一個月后, 蘇東坡與世長辭。

      從以上簡歷可以看出,蘇東坡一生經(jīng)歷復雜,起落無常,磨難多多。尤其是“烏臺詩案”,對蘇軾的打擊非常巨大。貶謫黃州四年,促使他人生態(tài)度發(fā)生重大變化。這種變化,以《定風坡》一詞為標志。此后,再度經(jīng)歷大起大落后,再度貶出朝廷,便一步步走向天涯海角。這樣,他又一次走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又重新回到了超然灑脫的生活狀態(tài)中。所以,他獨居海南陋室中,已是暮年的蘇東坡寫了《獨覺》一詩。奇怪的是詩中竟然又用到了十七年前就用過的詩句:“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p>

      初到黃州,蘇軾不僅經(jīng)歷過思想的折磨,也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受生活的磨練。雖然頭上還戴著頂“團練副使”的烏紗,卻又只能是“本州安置”,這就等于是將獲罪之身交由黃州地方看管。因此,到黃州之后,他當然就享受不到“團練副使”的待遇,既不能住官 衙,又沒有官俸。怎么生活呢?好在黃州官員早就羨慕蘇東坡的個人魅力,對于蘇軾的到來,就盡可能給于關照。他們將蘇軾安置到黃州城外的一座叫做定惠院的小寺院中住 住。數(shù)月之后, 全家二十多口人來到黃州, 定惠院當然住不下了,也不能再住。無奈之時,又是黃州官員將一座名叫臨皋亭的廢棄驛站指派給蘇軾一家作為住所。

      雖然到了黃州,歷經(jīng)四個多月“烏臺詩案”的刑訊逼供,思想和精神所授的折磨和傷害還在折磨著蘇軾,但有黃州和附近州縣的地方官員前來看望,全家人的住處有了安頓,蘇軾的心情開始好轉(zhuǎn)一些,只是生活的窘迫感又依然困擾著他。由于沒有官俸,全家人又不能沒有飯吃,算算自己的積蓄,按最低限度考慮,也只夠勉強維持一年的生計。為了不至于提前花光積蓄,他想到了一個節(jié)省的怪招,就是每月從總的積蓄中取出四千五百錢,段為三十塊后,懸掛在房梁之上,每天用錢,就用畫叉挑一塊下來,裝在竹筒里面,用不完的就留下來作為接待客人的備用金。因此,要求家人每天的用度不得超出一百五十錢。一百五十錢是多少?按照林語堂先生的折算,大約相當于美元一角五分,兌換成人民幣也不足一塊錢。這就是全家二十多口人每天生活費,還要節(jié)省部分用以招待客人,這樣的生活算是艱難吧!

      謫居黃州第二年,蘇軾的思想和胸懷明顯發(fā)生變化。這一年,在黃州的一位故友“哀余乏食”,將一塊位于長江東岸的廢棄營地送給他。雖然是一塊坡地,但開墾出來就可以做耕地。這對于處于生活絕境中的蘇軾來說,無疑是見到了生活的一線希望。于是, 蘇軾率領著全家人,在這里開荒種地,建蓋房屋,建設屬于自己的家園。這一時期的蘇 軾,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nóng)民。經(jīng)過近一年的勞作, 開墾了土地, 種了糧食, 且有了收成,又栽了蔬菜和桑樹等植物;重要的是,還建了房屋,包括自家人的住房、客房,還有會客室等。漸漸地,生活的窘境得以緩解,蘇軾的心里就多了一分喜悅。就在這樣的心境之下,蘇軾為自己起了一個號叫做“東坡居士”。后來,人們?yōu)榱朔奖惴Q呼,就總是簡稱為“蘇東坡”或“東坡先生”。從他所起的這個號來看,此時的蘇軾,對做官大概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而只想在“東坡” 這個地方踏踏實實當一個農(nóng)夫。其實,當農(nóng)夫也能有美好的盼頭。

      正是思想上的這一變化,讓蘇東坡能夠以一種超然的心態(tài)對待過去所發(fā)生的和將來所要發(fā)生的一切。既然心態(tài)能放得下來,此后的生活自然也就可以過得瀟灑一些。

      事實也是這樣。有了自己的家園之后, 東坡除了勞作,就在自己家中隨心所欲地讀書會友、詩文繪畫,一應隨心,思想不受任何羈絆?;顒臃秶鷶U大了許多,接觸的人員也多了起來。他可以邀約鄰居或遠近不等的朋友來家中做客,他也可以與鄰里家自由來往,也可以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走走。最有意思的是,那些遠在數(shù)百里之外的文友、僧友、學生,也紛紛前來看望他。因為路途遙遠,來一次不容易,來了,必然要住上一些時間。東坡就與這些人或切磋讀書人的學問, 或縱情于黃州的山水田園之間。最有爛漫色彩的是,他們常常乗著一葉扁舟,飄浮于長江之上, 不分晝夜, 放浪形骸于天地之間, 讓思想放飛,讓語言驚人,讓文字升華,讓感情宣泄。有了這樣的情景和興致,蘇東坡的文學藝術(shù)天賦獲得了超常發(fā)揮,一批精美絕倫的詩文很自然地奔涌出來。就這樣,他除了創(chuàng)作出前面說到的那首《定風波》外, 還創(chuàng)作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黃州寒食帖》等一大批享譽千古的杰作。

      苦難的生活,不僅將蘇東坡鍛造成一位杰出的文學家、詩人和書畫家,還將他磨練成一位熱愛生活和改造生活的美食家以及美食文學的優(yōu)秀創(chuàng)作者。

      遭遇“烏臺詩案”以前,蘇東坡的生活, 雖然還算不上是錦衣玉食,但也應該是較為精致的。落難到了黃州,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從此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也由此練出了一身適應生活變化的本領。相較于一般人來說,東坡是一個幽默風趣而又才華橫溢的人, 這就決定了他熱愛生活的方式,不但表現(xiàn)為喜歡做飯、做菜,還喜歡飲酒、釀酒,還善于將他生活的點點滴滴行之于筆端,因而創(chuàng)作了一篇篇幽默風趣而又充滿哲思的飲食文學作品,讓后世的人們透過他的那些華美文字,不僅了解到我國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更讓人們從中受到思想和文學的陶冶。

      在這些不朽名作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他對豬肉的制作與描述。到黃州后,他發(fā)現(xiàn)黃州豬肉價格極其便宜,原因是富裕人家不愿吃,一般貧民又不懂怎樣制作才好吃。他自然是經(jīng)常烹食豬肉的。他在自己的實踐中,摸索出一個燉豬肉好辦法,就用最為通俗的語言寫了一首叫《豬肉頌》的詩,還將它傳遞給周圍的人看,讓大家也來學習他的方法?,F(xiàn)抄錄于下略作欣賞: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到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錢賤如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p>

      詩中重點介紹燉豬肉的兩個關鍵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一個是“凈洗鐺,少著水”。燉肉的鍋要洗干凈,燉肉的水要少,就是能夠?qū)⑷鉄跬妇涂梢粤?。第二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柴頭罨煙焰不起”,就是要小火慢燉。這樣,“火候到時它自美”。用這一方法燉制的豬肉,人稱“東坡肉”。從上面的描述來看,東坡肉的制作,其實也很簡單。但從中反映出來的精神狀態(tài)卻不簡單。字里行間,通過對烹制過程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一種坦然化解艱苦生活而獲得的那一份曠達與樂觀。你看,燉豬肉要“凈洗鐺”中的一個“凈”字,表達了東坡對待燉豬肉的態(tài)度,一絲不茍,多么專注,能這樣的對待生活,說明此時的東坡先生,思想已經(jīng)平靜下來了,已經(jīng)不再考慮榮與辱、苦與難,只是一個心思地投入生活?!按允炷咚?,火候到時它自美?!边@又何止是在寫燉肉過程,這分明就是詩人對待貶謫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既然現(xiàn)實都已經(jīng)是這樣了,那就坦然面對吧!消極有什么用?著急又能解決什么問題?現(xiàn)實與未來的一切, 都只有等到“火候到時”,才會變得美好。這明顯就是一種既有憧憬又安于現(xiàn)狀的心境。在這種心境之下,就能出現(xiàn)“早上起來打兩 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的生活狀態(tài)。瞧瞧, 詩人通過介紹燉肉法的一首詩,以極為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卻是這么復雜的心理 感受。

      居住在長江邊上,吃魚應該是尋常之事。

      所以,蘇東坡對煮魚的方法也頗有心得。后來,人雖然離開了黃州,但為了懷念在黃州時代的生活,他曾寫一篇名為《煮魚法》的短文。文中記錄了他的煮魚法和感受:

      “子瞻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魚或鯉,治斫,冷水下,入鹽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渾蔥白數(shù)莖,不得攪。半熟, 入生姜、蘿卜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diào)勻乃下。臨熟,入橘皮線,艿食之。其珍食自知,不盡談也?!?p style="margin-left:6.0000pt">全文不足百字,語言及其精煉,然而, 介紹煮魚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說得準確無誤。讀這篇短文,即使一個從來沒有煮過魚的人, 照著去做,也能煮出一鍋味道鮮美的魚肉來。

      東坡對煮魚,也很自負。據(jù)他所說,后來他到杭州做知州時,還常用此法煮魚自用。

      閑暇之時,便邀朋友到家中聚會,由他親自操刀,用這個方法煮魚招待他們。吃后,都紛紛夸贊這種廚藝非一般廚師所能為。有趣的是,經(jīng)人們這么一夸,他又飄飄然地寫了一篇短文,借他人之口來夸耀自己的廚藝。這到也還算不得什么,可接下來所發(fā)感慨, 卻讓人實實在在感覺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那一份真情。請聽他怎么說:

      “予在東坡,嘗親執(zhí)槍匕,煮魚以設客, 客未嘗不稱善。意窮約中易以口腹耳!今出守錢塘,慶水陸之品,今日偶與仲天貺、王元生、秦少章會食,復作此味,客皆云:此羮超然有高韻,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歲暮寡歡,集散難常。當時作此,以發(fā)一笑也?!?p style="margin-left:6.0000pt">東坡燒制東坡羮,是讓他多年后都還在懷念的一種美食。對東坡羮的制作,他在《東坡羮頌并序》中作過較為詳細敘述:“東坡羮,蓋東坡居士所煮菜根也。不用魚肉五味, 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菜若蔓菁、若蘆菔、若薺,揉洗數(shù)過,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許涂釜,緣及一瓷碗,下菜沸湯中,入生米為糝,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觸,觸則生油氣,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飯如常法, 既不可遽覆,須生菜氣出盡乃覆之。羮每沸涌,遇油輒轄區(qū),又為碗所壓,故終不得上。不爾, 羮上薄飯, 則氣不得達而飯不熟矣。飯熟羮亦爛可食。若無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與粳米半為糝?!?p style="margin-left:6.0000pt">在黃州,蘇東坡還曾學習過釀酒。東坡本是一個好酒的人,雖然酒量不大,但總是喜歡喝一點;東坡又是一個好客的人,有客人來訪,招待客人就不能沒有酒。所以,在東坡的生活中,酒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黃州的市面上雖也有酒賣,但總是感到囊中羞澀。正好,在一次聚會中獲得了一種蜜酒的釀制方法, 回來后便動手制作。幾天過去,這種酒居然給釀出來了,他是何等高興啊, 乗著這股高興勁,攤開紙,抄起筆,左手捻著胡須,右手揮動筆毫,瞬間就寫成了一首贊歌。完了,又覺得光贊美酒還不夠,還需要對傳授他方法的人也要提一下。因為他知道自己寫的東西有幾斤幾兩,所以,要讓這個人跟著的這首詩一起留傳。這就是《蜜酒歌并序》:

      “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余得其方法,作此歌以遺之。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zhuǎn)清光活。三日開甕香滿城, 快瀉銀瓶不須撥。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君不見南園采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jiān)河侯。”

      那么,蘇東坡釀出來的蜜酒是不是真的像詩中所說的那樣?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蜜酒釀制過程。清朝學者王文浩為蘇東坡的詩文所作的《王注·志林》中,對此做了詳細記錄:“蜜酒法,予作蜜格與之一水亂,每米一斗,用蒸面二兩半,如常法,取醅液,再入蒸餅一輛釀之。三日嘗, 看味當極辣且硬, 則以一斗米炊飯投之,若甜軟,則每投,更入面與餅個半兩。又三日,再投而熟,全在釀者斟酌增損也。入水少為佳?!碑吘?,釀酒是一件技術(shù)活,不但要知道釀酒的方法,還要在釀制的過程中,根據(jù)釀酒的數(shù)量、時間、酒曲、原料、水質(zhì)、氣候等多種情況來“斟酌損益”,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方能釀出好酒。蘇東坡到黃州之前,大概不曾釀過酒,到黃州之后,受生活所迫,釀制蜜酒是第一次,未見得就能真的釀出好酒來。但他的這首詩寫的真是太好了,以致詩一傳開,就有人還向他的兒子蘇過討要釀酒秘方。蘇過只得實話實說:在黃州時, 家父只做過一兩次酒, 且他所做的蜜柑酒味道不好,根本不是什么好酒,聽說有人喝了還鬧肚子??磥?,詩人筆下描述的,也不能完全可信。事實上,東坡也承認過自己釀酒不曾獲得成功。他說:“余雖飲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為樂,殆不可一日無此君。州釀既少,官酤又惡而貴,遂不免閉戶自釀,曲既不佳,手訣亦疏謬,不甜而敗,則苦硬不可向口,慨然而嘆,只窮人之所為無一成者?!本齐m不好,感受確實很有味道,接下來,你聽他怎么說:“然甜酸甘苦,怱然過口,何足追計,取能醉人,則言酒何以佳為,但不喜爾,然客之喜怒,亦何以吾事哉?!庇纱丝梢姡@就是東坡對酒的態(tài)度, 實際也是他此時的人生態(tài)度。詩中所寫,只是把現(xiàn)實的生活作了詩意的美化罷了。

      蘇東坡知道,他從禮部尚書任上被外放定州,是他最終告別官場的開始。

      明眼人都知道,“烏臺詩案”,只不過是政治對手打壓他的一種手段。那個時候,即便遭難,還有一些持相同政見的人及愛才惜才的高太后幫著說話,就連被自己竭力反對過的王安石,也畢竟不是斤斤計較的小人, 所以, 在自己遭難的時候, 也能出面說話, 而且說分量很重的話?,F(xiàn)在,已經(jīng)時過境遷, 朝中同道者不多,主政者多是一些毫無胸懷卻又極為重視權(quán)利的人,而正在成長中的小皇帝,太皇太后剛一故世,便迫不急待地要繼承先皇遺志,厲行變法,這就給那一幫所謂的改革者打擊反對派人物創(chuàng)造了機遇。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蘇東坡遭受打壓與迫害是不可避免的了。從蘇東坡方面來說,由于有了黃州四年的歷練,現(xiàn)在和將來在收到任何的不公,對他來是說,也無所謂了。但有一點,他卻非常清楚,那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他都始終還要堅守固有的政治愿望和操守和做人的信念。對于這一點,他毫不含糊。所以,一到定州任上,他憑借自己的政治智慧,大力整頓地方吏治和嚴肅軍紀,很快使定州政壇和定州駐軍出現(xiàn)了新的氣象。

      在此期間,他寫了一篇寓意幽深的《中山松醪賦》,以表達自己的心志。東坡寫的這篇賦,一來便嗟嘆松樹不能用以“構(gòu)廈”,而只能用來照明和制作松醪。接下來又說,即便如此,用以制作的中山松醪也是“味甘余而小苦,嘆幽姿之獨高”,與宮廷中葡萄酒、蒸羔之類是不同的。以此為鋪墊,東坡用生花妙筆描述中山松醪可以卻病健身,可以大長文思。表面上看,《中山松醪賦》寫的是松樹及用它來制作的中山松醪,實則是抒寫自己的思想情懷。賦中所寫的松樹及松醪,能夠獨立特行,不肯同流合污,不能大用,也能濟世,這不就是蘇東坡人生的真實寫照嗎?難得的是,即便是被大材小用,也要將自己的獨特效用發(fā)揮到讓古人羨慕的地步。看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境界與操守,如此灑脫與超邁。

      也許是《中山松醪賦》被朝中權(quán)貴們讀到,他的命運可想而知。先是被左遷英州。詔書剛下,又覺得英州還不夠偏遠,且好歹還任知州,不能讓他如此便宜。于是,又操縱著皇上再下一道圣旨,將蘇東坡改遷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

      就這樣,蘇東坡帶著小妾朝云、大兒子蘇過及兩個仆人,不遠迢迢,從北方的定州來到千里之外的廣東惠州。

      到惠州后,東坡又一次買塊地建房。好在東坡與地方官吏和民眾很有緣法,不但平日的生活有人資助,在建房過程中,也為他出力不少。但可惜的是, 新房還沒有建成, 愛妾朝云卻因不適應氣候而病故了。

      新房落成,消息傳到朝廷政敵耳中,于是,又編了一個理由,請得圣旨,將東坡“責授”為瓊州別駕,儋州安置。

      瓊州,就是現(xiàn)在的海南,在古代,是一個比惠州還要蠻荒的瘴癘之地。在蘇過的陪護之下,蘇東坡跨海來到儋州。作為一代能吏和文豪,無論天涯海角,他的大名誰不知曉? 對于他到來, 儋州吏民無不翹首以盼, 并不把他當做流放的人對待,而是奉為上賓, 將他安置在官舍中居住??上Ш镁安婚L,第二年,東坡受到優(yōu)待的消息傳到朝中,朝中下旨將東坡逐出官舍。東坡只得在儋州城南的桄榔林中買塊地建房。對于東坡建房,儋州官民給予幫助,倒也沒有費太多力氣。

      在有了黃州四年磨練,這一次遠謫惠州, 又遷海南,雖然命運愈加坎坷,但他已將榮枯盛衰置之度外了。只是有一點,他始終堅持著他早已認定操守,做著自認為應該做的事。

      廣東地區(qū),古時又稱嶺南。嶺南和海南, 與西南的云南、貴州一樣,都是邊塞瘴癘之地,也是流放之人光顧之處。但蘇軾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他完全能夠適應無論多么惡劣的環(huán)境。到惠州后,他到覺得無論人文環(huán)境或是自然環(huán)境都沒有之前想象的惡劣,他曾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到惠州半年,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彼?,他也力所能及地為當?shù)毓倜褡鲂┦?,受惠的人們,當然就要感激他。在儋州,他用它的知識和智慧深深地影響了海南的發(fā)展與進步。

      盡管如此,現(xiàn)實還是很嚴酷的。但無論怎樣的嚴酷,蘇東坡都能從艱苦的生活中過出充滿詩意的味道來。

      嶺南一帶,從古代到現(xiàn)代,荔枝都是一種常見水果。東坡極為喜歡荔枝,這從他的詩句中可以看得出來。他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彼€將荔枝加工制作成蜜漬荔枝。請看他對蜜漬荔枝的贊美:

      “時薪滿座聞名字,別久何人記色香。葉似楊梅蒸霧雨,花如盧橘傲風雪。每憐莼菜下豆豉,肯魚葡萄壓酒漿。回首驚塵卷飛雪,詩情真合與君嘗?!?/p>

      對食物的贊美,往往體現(xiàn)出東坡對生活的熱愛。一天,兒子蘇過“忽出新意”,用山芋制作玉糝羮,東坡用過后認為“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陀則不可知,人間決無此味?!?,就寫詩贊美說:

      “香似龍儼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膾,輕比東坡玉糝羹?!?/p>

      龍涎,傳說中的一種名貴香料。金齏膾, 即金齏玉膾,指松江鱸魚膾,是東南地區(qū)的美味佳肴。這樣的描寫,可見,在東坡的眼里,玉糝羹這種極為普通的食物,指教加工得法,遠比名貴的松江鱸魚膾要重要得多。這是一種來自艱苦生活的體驗和認知。

      在惠州期間,東坡去一農(nóng)夫家做客,主人席間有一道蔓菁蘆菔羮。吃過,讓他回想起當年在黃州時亦曾做過這道湯羮,便滿懷深情地寫下了下面的話:

      “我昔在田間,寒皰有珍烹。常支折腳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誰知南岳老,解作東坡羹。中有蘆菔根,尚含曉露清。勿語貴公子,従渠醉膻腥。”

      在惠州和儋州期間,蘇東坡倒是真正學會了酒的制作,還寫下了一批與酒有關的詩文。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于《東坡酒經(jīng)》。該文以簡潔而又精辟的語言,敘述了釀酒的全過程,包括制曲、用料、投料、原料、出酒率、釀造時間,都逐一記錄在案,成為我國歷史上有關釀酒的經(jīng)典之作,成為“酒經(jīng)”,一點也不過分?,F(xiàn)將原文抄錄出來,以供品讀:

      “南方之氓,以糯與秔雜以卉藥而為餅, 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輕,此為餅之良者也。吾始取面而起肥之, 和之以姜汁, 蒸之使十裂, 繩穿而風戾之, 俞久而益悍, 此曲之精者也。米五斗以為率, 而五分之, 為三斗者一,為五升者四。三斗者釀,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贏也。始釀以四兩之餅,而每投以二兩之曲,必澤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云停也。釀者必甕按而井泓之,三日而井溢,此吾酒之萌也。酒之始萌甚烈而微苦,蓋三投而后平也。凡餅烈而曲和,投者必累嘗而增損之,以舌為權(quán)衡也。既溢之,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后定也,抽取所謂贏者為粥,米一而水三之,揉以餅曲,凡四兩,二物并也,投之糟國,熟摟而釀之,五日壓得斗有半,此吾酒之少勁者也。勁正合為四斗, 又五日而飲, 則合而力嚴而不猛也,抽絕不旋踵而粥投之, 少留則糟枯中風而酒病也。釀久者酒醇而豐, 速者反之,故吾酒三十日而成也?!?/p>

      在惠州期間,東坡還學會了多種酒的制作。其中,桂酒、真一酒、天門冬酒,都是他親手釀制且較有心得的幾種酒類。

      由惠州到儋州,生活越是艱辛,就越能激發(fā)出蘇東坡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較有代表性的要算是《老饕賦》和《菜根賦并序》。其中,《老饕賦》是最具爛漫色彩的一篇奇文。賦中,作者通過爛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描述了“老饕”富麗堂皇的生活狀態(tài)。這篇賦的大意是說,庖丁來操刀,易牙來烹調(diào)。要求水要新鮮,鍋碗等用具要潔凈, 烹制時的火候要恰到好處。有的食材,還要經(jīng)過九蒸九曬,有的湯羹需要在鍋中翻滾煮開多次才能熬成。老饕品嘗豬脖子上的一塊肉,咀嚼下霜前肥大的蟹爪,又把櫻桃放進鍋中煮爛煎成蜜汁,用杏仁漿蒸成糕點。蛤蜊主導半熟時就要噴酒除腥,煮蟹則要拌熟食再加入帶酒糟一起蒸。搜盡天下所有精美的食品, 以滿足老饕。在宴席擺好的時候, 還要有艷如桃李的美女彈奏湘妃用過的玉瑟, 敲擊堯帝的女兒擊打過的云璈,請仙女萼綠華表演王維年輕時曾經(jīng)演奏過的舞曲《郁輪袍》,舉起產(chǎn)自于廣州的玻璃酒杯,請萼綠華邊舞邊為老饕斟滿產(chǎn)自于兩周時期的葡萄酒, 并祝老饕六十歲高壽,同時,也給同桌的客人斟上醪酒。這時,喝醉酒的老饕忽然間被溫馨的琵琶聲驚醒,忽然有聽到一陣歌聲圓潤如同一串珍珠連綿不斷,又如獨繭抽絲一樣余音裊裊??蓱z彈奏者已經(jīng)疲倦需要休息, 也懷疑歌唱者的嘴唇都唱干了需要再涂抹一點唇膏。大家的醉眼都成了瀲滟的秋水,就連骨頭都被這美味的春醪醉了。這時,美麗的歌舞者已經(jīng)離去,只剩下老饕獨自入定打坐,只聽見煮茶的水沸聲響如松風,冒起的氣泡如同蟹眼。斟茶時泛起的白沫在黛褐色的茶碗中飄浮。老饕大笑著起身,頓覺海闊天空。

      讀完此文,人們不禁要問,身處窮鄉(xiāng)僻壤而又一貧如洗的蘇東坡,怎么會突發(fā)奇想, 構(gòu)思出“ 老饕” 這樣一個人物形象? 其實, 答案就在賦的末尾。賦中雖然大力描寫了宴飲之歡,甚至將情景寫得如夢似幻,但所要表達的,并非是作者對過去曾經(jīng)有過的那種富貴生活的緬懷和向往,而是一種藐視。否則,身處豪宴之中的“老饕”為什么要“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空”?

      與《老饕賦》不同,《菜根賦并序》,則是采用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來書寫現(xiàn)實中清苦生活的“自然之味”,進一步表現(xiàn)出一種達觀的思想情懷。

      通過對有關酒的記敘與描述,也能夠從中了解到蘇東坡與謫居地人民的關系。這一點,只要讀一讀《酒子賦并序》中的那段序言便可以知道。他在徐中說到:“ 南方釀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謂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則反之醅中。而潮人王介石、泉人許玨,乃以是餉余,寧其醅之泣漓,以蘄予一醉。此意豈可忘哉,乃為賦之?!碑?shù)厝嗽笇⒓抑杏脕磲劸频摹熬谱印蹦脕碚写龞|坡,東坡為了表達謝意,就寫一篇賦送給他們。這就是以誠相交的一種表現(xiàn)。

      的確,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一生,起落變化確實是很大,遭遇到的打擊也巨大。然而, 他的對手無論怎樣打壓他, 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困頓與折磨,但他從不鳴冤叫屈,也從不記恨他人,而是在逆境中活出坦蕩與豪邁、瀟灑與曠達、幽默與風趣,這樣的生活,是苦難,或是精彩, 有誰能說得清楚。

      讓我一直不能忘懷的是他寫于黃州時的那首《定風波》,還有十八年后寫于海南儋州的那首《獨覺》。尤為讓我念念不忘的是這兩首詩詞中共有的那個詩句: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猜你喜歡
      黃州東坡蘇東坡
      楊優(yōu)秀
      妙語嘗酒肉
      蘇東坡問路
      早春欣見海棠綻
      定風波
      浣溪沙·游黃州遺愛湖
      與高中諸學友聚會黃州
      千年英雄蘇東坡
      蘇東坡學無止境
      墨脱县| 灵台县| 河北区| 若尔盖县| 瓮安县| 武穴市| 杭锦旗| 文昌市| 巴彦县| 永清县| 高安市| 灌南县| 固始县| 连州市| 清苑县| 大埔区| 景洪市| 精河县| 高唐县| 涟源市| 乳山市| 澄城县| 米泉市| 枣庄市| 枣阳市| 桓台县| 舞阳县| 濉溪县| 曲阳县| 林甸县| 汉川市| 竹北市| 遂宁市| 伊宁县| 瑞金市| 句容市| 会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荣旗| 界首市| 都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