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要:歡東-雙稀油大部分區(qū)塊已進入開發(fā)中后期,生產周期短,檢泵頻繁,井卡檢泵占檢泵總數的13.7%。通過卡泵原因分析及機理研究,設計應用了抽油泵防卡裝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現場應用方案。現場應用85井次,措施有效率80.3%,平均延長檢泵周期166天,最高延長697天,有效地減少了稀油卡井數,延長了油井檢泵周期,降低了作業(yè)頻率,增加了油井開采時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稀油,卡泵,防卡裝置,開合器
1卡泵原因分析
油井卡泵的原因很多,除結蠟和抽油泵質量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鐵屑卡泵
有桿泵井在生產和修井作業(yè)時,管桿之間產生摩擦,尤其是井斜大、拐點多的油井,會產生大量的鐵屑;另外,當油井所用油管和抽油桿為修舊利用的情況下,一是清洗不完全,表面殘留著銹皮,生產時部分隨油流帶出地面,部分會沉入泵筒與活塞間隙,造成卡泵;二是油管和抽油桿周轉次數多,抗疲勞應力和抗腐蝕能力下降,表面腐蝕脫落,造成鐵屑卡泵。
1.2水垢卡泵
歡東-雙稀油目前主要以注水開發(fā)為主,注水單元達到45個,注水井215口,由于注水水質問題,以及油田地層水中富含結垢離子,當液體從相對高溫高壓地層流入生產井筒時,由于溫度和壓力的極速下降,能產生以碳酸鹽為主的水垢。水垢聚集在油管、抽油桿、篩管、尾管等處,隨著時間的延長,結垢愈加嚴重,結垢厚度最大可達1.5mm左右,而且質地堅固,這些垢質在油井管柱中的厚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可造成卡泵。
1.3出砂卡泵
油井出砂通常是由于井底附近地層的巖層結構破壞引起的。出砂原因較多,大致可分為地質因素和開采因素兩大類。地質因素主要有:以接觸膠結類型巖石為主的油層;孔隙度高,膠結疏松的地層;原油粘度高,密度大的油層。開采因素主要有:使用大泵放大壓力差生產;強化注水使地層骨架破壞;酸化、壓裂以及頻繁的修井作業(yè)降低了膠結物的強度;油田開發(fā)中后期,為保持油井穩(wěn)產,大幅提高產量,加劇對巖石顆粒的沖刷等[1]??傊?,當地層壓力超過地層強度時,砂粒被剝落,產生運移進入井筒,油層產出液攜帶出來的地層泥砂,生產過程中部分沉入泵筒,造成卡泵。
1.4雜質卡泵
部分稀油區(qū)塊結蠟嚴重,主要清防蠟方式以熱洗為主,洗井液為熱污水和熱油;修井作業(yè)時所使用的洗壓井液也以熱污水為主,部分壓力高的油井使用鹽水,外來流體所攜帶的雜質沉落到泵筒內,造成卡泵。
從以上各種原因分析得出,造成卡泵的主要機理是雜物進入泵筒與活塞間隙,造成抽油泵不工作而卡死,因此,防止雜物卡泵的治理對策就是將雜物與抽油泵進行隔離,避免雜物進入活塞與泵筒間隙。
根據分析,雜物進入泵筒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油套環(huán)空的雜物,經由篩管和固定閥從下部進入泵筒,相應對策是在抽油泵入口端安裝不銹鋼網砂錨,砂錨為激光割縫制成,縫寬0.1mm,能夠阻止固體雜物由固定閥進入泵筒。二是桿管偏磨形成的鐵屑和砂粒,從油管落入泵筒,對于此種方式造成的雜物卡泵,此前沒有相應的對策,因此,開展了抽油泵防卡裝置的研究。
2 抽油泵防卡裝置
2.1結構設計
主要由上連接器、外筒、開合器、內筒、下連接器等組成。
外筒與內筒的環(huán)空形成儲存空間。開合器為核心部件,固定在內管頂端,形狀為半球形,且為四分掰開口,材料為進口丁腈橡膠添加石墨制成,其壽命為開合三百萬次以上不折斷。
丁腈橡膠是丁二烯與丙烯腈兩種單體經聚合反應得到的共聚物,簡稱NBR[2]。
NBR耐油性好,耐老化和耐磨性能較好,耐溫范圍廣(從-55℃到+l25℃),物理機械性能優(yōu)異,具有很好的抗撕裂性能和較低的壓縮變形性能。
石墨是一種層狀材料,具有優(yōu)良的潤滑性能,在剝離的狀態(tài)下?lián)碛蟹浅8叩男螤钕禂?,有獨特的化學特性,如導電性、導熱性、潤滑性等[3]。石墨的添加會增強丁腈橡膠的定伸應力和拉伸強度,而且扯斷永久變形小,提高丁腈橡膠硫化膠的耐摩擦性能。
2.2工作原理
裝置安裝于抽油泵上端,抽油桿在裝置內管運動。抽油機上行時,液體頂開開合器,泵筒內液體進入油管;抽油機下行或停機時,開合器在液柱壓力下關閉,抱緊抽油桿,使油管內落下的鐵屑砂粒等儲存在裝置的環(huán)空內,防止雜物進入泵筒造成卡泵。
2.3現場應用方案
若不影響開合器的使用壽命,抽油桿接箍必須避開抽油泵防卡裝置。根據研究和實際應用,制定了一套現場應用方案:(1)當油井使用Φ44mm或Φ57mm抽油泵時,裝置設計在泵筒上端,與泵筒接箍直接相連,正常使用Φ16mm或Φ19mm抽油桿與活塞相連接;(2)當油井使用Φ38mm抽油泵時,由于與活塞連接的是專用連桿,連桿長度約6.0m,要避開接箍位置,則將裝置設計在泵上一根油管處,且油管長度必須小于8m,與連桿連接的抽油桿必須大于9m;(3)當油井使用螺桿泵時,裝置設計在泵筒短節(jié)上端,正常使用Φ36mm插接桿與轉子相連接。
2.4適用范圍
(1)原油粘度小于10000mpa·s的出砂井、偏磨井、結垢銹蝕嚴重井以及地面容易出現抽油機停機卡井的油井。
(2)適用于活塞直徑為φ38mm、φ44mm、φ57mm的管式泵,以及轉子最大外徑小于φ70mm的螺桿泵。
(3)套管內徑大于φ116mm,設計位置以上無套變、套管補貼。
(4)最大井斜小于35o。
3現場應用
現場共應用抽油泵防卡裝置85井次,措施有效率80.3%,平均延長檢泵周期166天,最高延長697天,減少檢泵作業(yè)134井次,增油1003.2t,措施效果顯著。
4 結論及認識
(1)抽油泵防卡裝置的應用,有效地減少了稀油卡井數量,延長了油井檢泵周期,降低了作業(yè)頻率,增加了油井開采時率。
(2)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現場應用方案,同時通過對開合器的改進,最大限度延長了抽油泵防卡裝置的使用壽命。
(3)油田開發(fā)后期,隨著動液面的不斷降低,深抽井數將會不斷增多,抽油泵防卡裝置及泵下砂錨等防卡措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趙霞.油水井出砂后期分級防砂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石油大學,2008
2.王振華.國內外丁腈橡膠主要牌號質量剖析及加工應用研究[D].甘肅:蘭州理工大學,2011
3.楊建.石墨填充橡膠材料的性能研究及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D].北京:北京化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