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卷卷
文題展示:
一張照片,記載著一個故事;一張照片,講述了一段經歷;一張照片,勾起了一份回憶;一張照片,飽含了一份情感。請以《照片里的故事》為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習作指導:
照片記錄歷史,照片講述往事,照片傳承情感,照片點亮智慧。寫好“照片里的故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選擇熟悉且新穎的事情。熟悉的事情寫起來得心應手,更容易打動讀者。那么,什么樣的事情才叫“新穎”呢?那就是這件事不是特別常見,比如:第一次爬樹、在景區(qū)給外國人做小導游等。
當然,除了新穎,這件事情還必須有意義,比如爬樹讓人感悟到嘗試與克服困難的意義,做導游可以告訴大家如何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少年的風采??傊?,事情的意義在于,它能夠帶給讀者什么樣的感悟和啟迪,能夠讓人體會到什么樣的哲理和情誼等。
照片只是一個載體,只要是符合上述標準的事情,不管它令人傷心、激動還是驕傲,都可以成為你的寫作素材。
你可以曲折生動地講述一張照片上的事情,也可以把幾張照片合在一起講述。但無論是幾張照片,都需要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尤其是經過,需要設計出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抓住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關鍵點,將能夠表現主旨的人物、細節(jié)進行細致描摹。
比如寫“幸福”,可以把媽媽的微笑照、“我”的生日照、窗臺上花兒綻放的風景照合在一起,講述媽媽工作中的幸福、“我”收獲友情的幸福、經歷風雨后花兒的幸福等。
病文展示:
照片里的故事
文/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qū)水廠路小學六年級
許可欣
這天,我去到太爺爺家,只是坐在沙發(fā)上換了雙鞋,便看到桌上安靜地擺放著一本紅色封皮的相冊本。里面會是什么東西呢?我心想。(“這天”等屬于習慣性口頭語,可以直接刪掉。)
太爺爺說過,他最討厭別人亂翻他的東西了,不管是筆記本、文件夾還是紅色的小證書,只要翻開了且被他看見,總免不了被批評??墒?,你說這相冊本放在桌上,對我的誘惑力多大??!翻不翻開呢?(介紹事情的起因,屬于略寫部分,尤其是太爺爺討厭別人翻東西的介紹,應該再精簡一點。)
我的心中產生了一系列的斗爭,最終好奇心戰(zhàn)勝了我,我便伸出手,翻開了那紅色的相冊本——
一打開就是一張照片,上面是我們中國的國旗。(對這張照片的描述太簡單,少了一些感染力。)
“嗒嗒嗒!”我抬起頭來,見太爺爺穿著拖鞋走了過來。我以為太爺爺一定會責怪我亂翻他的東西,可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他并沒有批評我,而是走到我的身旁坐下,拿過相冊本翻了半天,最后指著一張破舊的黑白照片問我:“你猜這是誰?”
我搖了搖頭,眼睛卻一直盯著那張照片。只見照片上是一個年輕的男子,他的頭上戴著一頂帽子,也許是軍人的帽子吧。
“這是年輕時候的我啊?!碧珷敔斆嗣┌椎念^發(fā),驕傲地說。我看看照片,又看看太爺爺,完全不相信這張照片上面的人和太爺爺是同一個人。太爺爺說,他以前當過兵,還打過仗呢?。ㄕ掌适碌拿鑼戇^于簡單,不夠具體、生動。)
“那這一張呢?”我指著另一張照片問道。那上面是一個穿著一身軍裝的人在田里勞作的場景,他的身旁是一望無際且金燦燦的小麥。
“也是我啊。新中國終于成立了,老百姓總算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那些莊稼在一起,我高興?。 碧珷敔斦f著,眼睛里涌出了點點淚花。(故事簡潔,但是感情真摯。點贊!)
翻到最后,我拉著太爺爺的手,搶著說:“這一張我知道!中間坐著的是您,這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這是我。我們今年春節(jié)拍的全家福也在里面??!”
太爺爺點頭說:“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團圓的家,偉大的國!好,好!”
“那么,就祝愿我們的國偉大,我們的家團圓!”(將富有歷史氣息的故事與家國聯系在一起,突出了中心,升華了主題。)
屋子里,笑聲蕩漾開來。
修改建議:
好的故事,總是吸引人的。就像這篇文章一樣,以一組照片串起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故事,新穎別致,很能夠吸引讀者。但是,如果能夠從以下兩方面做些修改,相信文章會更加出色:
一是動靜結合,營造畫面感。既然是講述照片里的故事,那么,對照片里人與事的描寫,就應該成為寫作的重點。比如,文章中對第一張國旗照片一筆帶過,沒能帶著讀者進入情感之中;第二張、第三張照片,雖然有簡單的描述,但是無法特別清晰地將畫面?zhèn)鬟f給讀者,自然也無法引起共鳴。其實,寫照片可以進行靜態(tài)描寫,也可以添加動態(tài)的描述,動靜結合,讓照片在讀者的腦海中靈動起來。比如這篇文章,就可以通過對太爺爺關鍵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進行描寫,使畫面生動起來??傊?,要將照片的內容設定為寫作重點,多細致描寫,少籠統(tǒng)敘述。
二是語言簡潔,呈現純樸風?!罢掌锏墓适隆币孕路f有意義的故事情節(jié)取勝,語言風格可以質樸一點,簡潔一點。這篇文章中有多處啰唆的地方需要修改,比如第一段,“這天”“去到太爺爺家”等屬于習慣性口頭語,沒有意義,應刪掉。再比如第二段,對太爺爺不喜歡別人翻他東西的介紹,屬于略寫部分,不宜過多交代。總之,一定要凝練語言,讓行文純凈一點,輕快一點。
“病文”升格:
一本紅色封皮的相冊,靜靜地躺在茶幾上。有些磨損的邊角,透露出幾許歲月的滄桑。
我不禁對相冊萌生了好奇。我知道,太爺爺討厭別人亂翻他的東西,如果被發(fā)現,免不了要受批評。但最后,好奇心還是促使我翻開了那本紅色的相冊——
第一頁上的照片,是再熟悉不過的——我們的國旗。鮮紅的顏色,仿佛一片廣袤無垠的大地,流淌著熱血,激揚著夢想;大地之上,升騰起五道黃色的光芒,耀眼如明亮的眸子,洞穿黑暗,漸漸定格為團結緊湊的五角星。
“嗒嗒嗒!”我抬起頭,見太爺爺穿著拖鞋走了過來。我以為太爺爺會責怪我亂翻他的東西,意外的是,并沒有。他顫巍巍地走到我的身旁坐下,翻看著相冊,然后指著一張破舊的黑白照片問我:“你猜這是誰?”
照片上,是一個戴著軍帽、約莫十七八歲的青年,透出蓬勃的朝氣。斑駁褪色的黑白紋理中,是他那瘦弱的身軀,腳上還穿著一雙我只在電視上才見過的草鞋。我搖搖頭,望著太爺爺。
“這是剛當兵那會兒的我啊?!碧珷敔斆嗣┌椎念^發(fā),驕傲地說。我一愣,忍不住仔細打量起太爺爺來——他的白發(fā)猶如一幅水墨畫中的雪峰,臉頰上的皺紋仿佛山峰與山峰間的溝壑。
我低頭看看照片,又抬頭看看太爺爺,完全不相信這張照片上面的人和眼前的人是同一個。
“那時的我吃不飽,餓著肚子,去和小鬼子拼刺刀……”太爺爺笑著講述起當年的故事。
趁太爺爺抿茶的時候,我端著相冊蹭過去問:“那這一張呢?”照片上是一個穿著一身軍裝的人,正在田里勞作;他的身旁是一望無際的金燦燦的小麥。
“也是我?!碧珷敔斝Σ[瞇地說,“那時,新中國成立了,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和那些莊稼在一起,我高興??!”太爺爺說著,眼睛里涌出一點點淚花。
翻到最后,我拉著太爺爺的手,搶著說:“這一張我知道!這中間坐著的是您。這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嬸嬸。這是我。我們今年春節(jié)拍的全家福也在里面?。 ?/p>
太爺爺點頭說:“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團圓的家,偉大的國!好,好!”
“那么,就祝愿我們的國偉大,我們的家團圓!”
“干杯!”太爺爺端著茶杯和我的水杯碰了一下。屋子里,笑聲蕩漾開來。
點 ? ?評
修改后的文章流暢、優(yōu)美,描寫詳略得當,語言簡潔生動。
這篇文章的修改給了我們兩點啟示:
一是要圍繞中心,營造亮點。一篇文章,不可能處處都是亮點,以這篇文章為例,就必須圍繞照片中的故事精心刻畫,制造亮點,以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小作者不僅描寫了照片上的內容,還對講述故事的太爺爺進行了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細節(jié)的描摹。一個老革命戰(zhàn)士的光輝形象,立刻鮮活地出現在了讀者眼前。
二是要善于組織語言,給予人物鮮明的個性。本文既有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對太爺爺白發(fā)、皺紋的描寫),又有質樸真摯的對話(比如結尾處關于家國的交流)。這些賦予人物個性的語言,能讓讀者反復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