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東等
20世紀初的中國,軍閥混戰(zhàn),各路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動不動就兵戎相見,弄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在此背景下的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章,改組了國民黨組織,選舉了有共產(chǎn)黨人參加的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制定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等重大政策,實現(xiàn)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為結束軍閥割據(jù)的混亂局面,1926年,國民政府拉開了北伐戰(zhàn)爭的序幕。北伐戰(zhàn)爭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qū)。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打垮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兩大直系軍閥之后,繼續(xù)北伐。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攻克北京。占據(jù)京津等地的奉系軍閥張作霖計劃退回東北,1928年6月4日,他乘火車途徑沈陽西郊皇姑屯車站時,被日本關東軍埋設的炸彈炸成重傷,并于當日死去。隨后,其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xiàn)了形式上的統(tǒng)一。
就在全國革命形勢高漲的時候,國民黨右派集團叛變了革命。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集團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群眾。從12日到14日,僅三天,就有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一時間,血腥屠殺如瘟疫般迅速擴展開來,全國陷入血雨腥風的白色恐怖之中。
1927年7月下旬,因為認為賀龍、葉挺部隊“不穩(wěn)定”,國民黨右派集團決定召賀、葉上廬山參加軍事會議,企圖借機解除他們的兵權。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葉劍英及時覺察到了這一陰謀,于1927年7月24日緊急和葉挺、賀龍、高語罕、廖乾五在九江甘棠湖一小船上進行磋商,決定賀龍、葉挺不上廬山參加軍事會議,而是迅速率部開赴南昌,發(fā)動南昌起義。
江西大旅社—這是當時南昌城中最高、最豪華的旅社??紤]到這里地處鬧市中心、來往人員紛繁復雜,能夠起到很好的隱蔽作用,起義部隊于是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第一師的名義將整個旅社租下來,作為起義的總指揮部。
這棟樓房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回字形4層磚混結構建筑。大樓外觀呈銀灰色,坐南朝北。屋頂是一個大平臺,在當時,可憑欄鳥瞰南昌全城。
1927年7月25日,葉挺率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抵達南昌,師部設在心遠中學。1927年7月26日,賀龍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到達南昌,軍部設在宏道中學。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女生隊30余名學員也陸續(xù)來到南昌參加起義,成為革命軍隊中的第一批女兵。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領導起義工作。
起義就意味著會有犧牲。
鄧穎超后來回憶說:“(周恩來直到)要離開武漢的時候,在晚飯前后才告訴我,他當晚就要動身去九江。去干啥,待多久,什么也沒有講。我對保密已成習慣,什么也沒有問。當時,大敵當前,大家都滿腔仇恨。我們只是在無言中緊緊地握手告別。這次分別后,不知何日相會。在白色恐怖的歲月里,無論是同志間、夫婦間,每次的生離,實意味著死別呀!后來還是看了國民黨的報紙,才知道發(fā)生了南昌起義?!?/p>
南昌起義中出現(xiàn)的
城門名號的由來
惠民門又名寺福門,位于今船山路與南浦路(原普賢寺街)交界之處,城門因近普賢寺和惠民倉而得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的演變
歷經(jīng)滄桑近百年,人民軍隊的軍服從最開始的粗布草鞋、樣式雜亂到如今的制作精細、威武整齊,經(jīng)歷了多次演變。每一次軍服的演變都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讓我們來認識不同時期的軍服并按它們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給它們標上序號吧!
07式軍服
在保持97式軍服優(yōu)點的基礎上設計的軍服,采用了大量新材料和新工藝,整體設計風格典雅質(zhì)樸,款式造型更具時代特色,顏色更加協(xié)調(diào)莊重。
50式軍服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建設時期,由原來的單一軍種發(fā)展為陸??杖筌姺N。經(jīng)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親自審定,1950年1月4日,中央軍委批準采用新的軍服樣式,簡稱“50式軍服”。(抗美援朝時期)
87式軍服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決定恢復軍銜制,87式軍服于同年10月1日用于部隊裝備,從此結束了中國軍隊官兵穿同一套軍裝訓練、值勤、受閱的歷史。87式系列化軍服更好地滿足了不同場合穿著的要求,樣式更加美觀,用料也更加講究。87系列軍服顯著改善了我軍軍容儀表,是我軍軍服的一大突破,標志著我軍軍服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49式軍服
20世紀40年代后期,我軍被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統(tǒng)一服裝樣式和色彩。(解放戰(zhàn)爭時期)
八路軍軍服
八路軍、新四軍軍服與國民黨軍隊的軍服款式一樣,只是顏色不同。八路軍軍服多為土黃色,佩戴“八路”二字的長方形肩章。新四軍軍服多為灰色,佩戴“新四軍”或“N4A”的長方形肩章。(抗日戰(zhàn)爭時期)
97式軍服
1997年,為迎接香港回歸祖國,中央軍委決定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首先試穿新式軍服,該款軍服由此得名“97式軍服”。
65式軍服
65式軍服是1965年6月1日至1985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裝備的軍服。65式軍服簡潔、樸素、實用,被認為是最具中國特色的一款軍服,是那個時代的標志之一。
紅軍軍服
紅軍軍服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裝,配八角帽,綴以布質(zhì)的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
55式軍服
55式軍服是1955年10月1日,為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配發(fā)的軍服。1955年國慶6周年慶典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身著55式軍服,佩戴肩章、領章、軍銜,軍容嚴整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