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游戲作為一種自娛性強的活動,除了具有趣味,還富有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潛在學習因素。因此,可將民間游戲作為教育的重要形式,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民間傳統(tǒng)游戲;幼兒園;一日生活
“民間游戲”顧名思義來源于民間傳承,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含著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是幼兒園教育開展中一種有效的、寶貴的教學手段。幼兒是在游戲的過程中成長發(fā)展的,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結合幼兒的一日生活與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幼兒制定合理的民間游戲開展計劃。
一、分析——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生活活動的價值探究
(一)將民間游戲融入生活活動,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諧發(fā)展
一日生活活動是幼兒園主要開展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探究如何將游戲進行融入,從而提升幼兒參與到活動中的興趣,促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在民間游戲的開展中,我們也力爭將其與生活活動進行融合,因為民間游戲本就是與生活較為接近的。尤其對于戶外民間游戲的開展,它是增強幼兒呼吸系統(tǒng),心臟活動能力以及改善機體各組織器官,促進幼兒生長發(fā)育的有效載體。同時還能夠幫助幼兒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開展中,讓身體的肌肉、內部感官、神經(jīng)系統(tǒng)同時得到發(fā)育,發(fā)展自身的綜合運動能力。
(二)將民間游戲融入生活活動,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園健康教育包含身體與心理健康兩個部分,幫助幼兒擁有自主能力是幫助幼兒在生活中擁有選擇能力與開發(fā)其智力、提升其思維水平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徑,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的生活活動,不僅能提高幼兒在游戲參與中的積極性,還能夠讓幼兒在貼合自身水平的活動開展中,增強多元智能的全面發(fā)展,豐富自己的情商,并在此基礎之上得到知識、技能與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另外在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發(fā)展時,為幼兒創(chuàng)設愉快的心理精神環(huán)境,對幼兒的情緒情感、社會性發(fā)展、個性認知水平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例如在制定民間游戲時我們會與幼兒周邊的事物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由去操作與選擇,給予幼兒一定的思考空間,用不過多的干預與制止幼兒的行動的方式,合理對幼兒保持期望,并用有意義的語言去鼓勵幼兒的每一次進步,建立一個平等與民主的師生空間,進一步促進了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
二、實踐——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生活活動的實踐
(一)民間游戲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
教學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利用民間游戲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其游戲形式多樣、種類繁多的特點,按照其不同內容來與五大領域課程相結合,讓幼兒在身體各項機能協(xié)調發(fā)展的同時,更多、更有效的獲取與得到知識與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數(shù)學領域課程中我們要讓幼兒“感知1-5”的數(shù)字,孩子們無法有效掌握此知識點,我們便可以設置跳皮筋的民間游戲活動,將皮筋攔截到適宜幼兒跳過去的高度,讓孩子一邊跳一邊數(shù)自己共跳了多少次,跳最多的小朋友為勝利者,此類型的民間游戲讓幼兒在蹦蹦跳跳中鍛煉了身體、感知數(shù)字的意義,并快速有效的掌握了數(shù)學概念。在活動中我們要鍛煉幼兒的膽量、平衡能力與手腳協(xié)調能力便可以讓幼兒進行踩高蹺的民間游戲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可以加大難度,讓幼兒進行繞行等,讓幼兒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在社會活動中,我們可以根據(jù)幼兒在合作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的年齡特點,為其設置老鷹與小雞的游戲,在活動開展中,幼兒可以扮演母雞媽媽和小雞寶寶,并通過角色扮演了解自己的職責及正確梳理關系,引導幼兒懂得與把握好合作關系,并就此展開合作活動。
(二)民間游戲在餐前、餐后活動中的實踐
有效的餐前游戲可以保證幼兒進餐時良好的情緒,優(yōu)化幼兒的秩序,解決幼兒單調枯燥與盲目等待的問題,使幼兒在愉悅的心態(tài)中,通過正確的進餐方式保證營養(yǎng)元素的攝入,并達成健康領域內“幼兒園必須要把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的領域目標。例如我們在餐前游戲中為幼兒設置了挑小棍的民間游戲,用兩兩一組的方式,讓幼兒通過猜拳來決定先后,并進行挑小棒,幫助幼兒在餐前游戲中鍛煉了手部肌肉的同時提升了幼兒的觀察力,且在游戲中紓解了幼兒急躁的心情,讓幼兒有效完成接下來的游戲。除餐前游戲,餐后游戲對幼兒的健康發(fā)展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餐后游戲中教師會采用讓幼兒進行聽音樂或者看繪本等較單一的方法,時間一久幼兒就會因為注意力分散而追逐打鬧,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但如果進行劇烈的餐后活動,不利于幼兒的消化。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根據(jù)幼兒的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運動量較弱又能夠使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例如丟手絹,老狼老狼幾點鐘,一二三木頭人、石頭剪刀布、貼年糕等,這些民間游戲都是可以使幼兒保持注意力,但又活動量較小的游戲,引導幼兒在提升聽力的同時,在小范圍追跑的過程中鍛煉下肢能力與提升靈敏度,發(fā)展了幼兒四散追跑、躲閃跑、障礙跑動作,增強了幼兒動作的靈活性與協(xié)調性,讓幼兒在餐后的游戲中體驗到了集體游戲的樂趣,獲得了友好積極的情感,建立了規(guī)則意識,保證了幼兒安全的基礎上提升了幼兒午睡的質量。
(三)民間游戲在主題活動中的實踐
主題活動是學前教育中比較常見的,是培養(yǎng)幼兒多元化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融入民間游戲可以提升孩子們參與到活動中的興趣,同時在接觸民間游戲的時候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在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中,有許多充滿民族特色的節(jié)日,我們可將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作為主題活動,通過結合民間游戲設計來開展。
例一:主題活動——慶元旦主題——民間游戲趣味多
“元旦”即“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許多的幼兒園都會舉行“慶元旦”的主題活動。類似以“迎新年,承傳統(tǒng),玩轉民間游戲”為主題,通過一系列的民俗體驗,如“跳竹竿”、“打陀螺”、“投壺”等,讓孩子們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讓孩子了解到各種有趣好玩的民間游戲。
例二:主題活動——端午節(jié)主題——民間游戲“同手同腳”
關于端午節(jié)的風俗活動很多,最熱鬧還屬賽龍舟。教師可以模仿賽龍舟的形式,開展“同手同腳”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團結合作、齊心協(xié)力的精神。
幼兒可以在民間游戲里感受節(jié)日的喜悅氛圍,又能在節(jié)日里享受民間游戲帶來的樂趣,沉浸在相對豐富的游戲世界里。
三、結語
以上便是我對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生活活動的價值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生活活動的實踐進行了具體的思考與分析,總之高質量的民間游戲可以讓幼兒充分的發(fā)揮自主意愿與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高。作為新時代教師的我們要正確意識到將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生活對幼兒的重要性,并為幼兒創(chuàng)設民主、溫馨、自由、探索性強、靈活性高與幼兒一日活動結合和適宜幼兒身心水平發(fā)展的民間游戲,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未來的路上,得到身心健康、多元智能、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fā)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付雛菊,民間游戲初探,幼兒教育,2006年第12頁.
[2]邱學青,學前兒童游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陳云霞,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幼教博覽,2005年第3期.
[4]王美芳,幼兒教育中的奇葩民間游戲,科學大眾,2009年第1期.
作者簡介
洪雅君(1990.08.01—),女,漢族,福建龍海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