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遠 蔣 帥
徐州市賈汪區(qū)在黨群服務中心改造中“拆圍墻”“接地氣”,推動“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不斷凝聚人心、匯聚人氣,讓基層黨組織更貼近群眾、融入群眾。
仲夏黃昏,微風習習,徐州市賈汪區(qū)小吳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廣場熱鬧非凡:孩子們在廊道下嬉戲,老年人在健身器材前伸展腰身,不遠處的人群跟隨音樂翩翩起舞……
小吳村黨群服務中心是賈汪區(qū)開放式黨建陣地的先進典型,籃球場、健身器材、休閑廊道、停車場、充電樁、電子顯示屏等一應俱全,服務大廳門口的公示牌上顯示每天坐班、值班村干部的姓名和聯系方式。
近年來,賈汪區(qū)著力打造開放式黨建陣地,通過拆除圍墻大門、建設綜合性活動廣場等方式,讓黨群服務中心成為群眾喜歡去、樂意去的網紅打卡點。
“沒了圍墻,也沒了‘鐵將軍’把門,大家隨時可以去轉轉,就像回家一樣?!弊锨f鎮(zhèn)彭莊村老黨員豆月新高興地說。
圍繞“大門常開、場所常用、活動常辦、群眾常來”,賈汪區(qū)要求新建村(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不設圍墻,已有村(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拆圍墻、去大門。物理“圍墻”破除后,干群之間的“心墻”被打通,基層黨組織更貼近群眾、融入群眾。
“拆”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改”。在推進陣地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賈汪區(qū)指導各村、社區(qū)制定改造實施方案,明確拆什么、建什么以及進度安排,確保改出成效。
結合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人居環(huán)境整治、公共空間治理等工作,各黨群服務中心實施“接地氣”改造,將騰出的空間用于建設綠化帶、停車位、露天影院、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并全面清理規(guī)范陣地掛牌、標識等,打造具有各村特色的文化墻,讓黨建陣地更聚人氣。
建立“黨務公開日”制度推進“三務”公開,建設村史館、鄉(xiāng)賢工作室、“四點半”學堂等功能陣地,增加技能培訓、法律維權、困難群眾幫扶等服務……賈汪區(qū)把黨群服務中心作為聯系服務黨員群眾的前沿陣地,讓陣地活起來、黨員動起來、民心聯起來。同時,選優(yōu)配強勞動保障協理員、網格員、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絡員,推動村干部集中辦公、坐班值班,實行一站式、代辦式服務,讓辦事程序更簡化,提升群眾滿意度。
“開放式陣地亮出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誠心實意,樹立了為群眾辦實事、促發(fā)展的導向,真正實現了黨群服務中心匯聚人氣、凝聚人心的作用。”賈汪區(qū)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