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徐根,戴征煌,徐桂花,付戴波,郭小望,余華陽,柯詳軍,甘興華*
(1.江西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西 南昌330046;2.九江市農業(yè)農村局;3.宜春市農業(yè)農村局;4.武寧縣農業(yè)農村局)
試驗區(qū)位于南昌縣黃馬鄉(xiāng)境內的江西省現代畜牧業(yè)示范園百草園基地,地處東經115°59'08",北緯28°22'22",海拔32m。試驗地土地為紅壤,肥力中等。其土壤含有機質34.9g/kg,水解氮83mg/kg,有效磷22.9mg/kg,有效鉀43mg/kg,土壤pH值5.3。前茬作物為多花黑麥草之后的夏秋季休閑地雜草。
選擇綠島多花黑麥草、禾王燕麥、鋒利燕麥三個品種,利用綠島多花黑麥草+禾王燕麥、綠島多花黑麥草+鋒利燕麥混播,混播用種量比例1∶1,以綠島多花黑麥草、禾王燕麥、鋒利燕麥單播為對照,共5個處理。小區(qū)面積15m2,隨機區(qū)組設計,三次重復。
試驗2019年12月10日播種,播種量多花黑麥草22.5kg/hm2、燕麥90kg/hm2,混播處理用種量各為50%。基肥施用復合肥1 125g/小區(qū)。
12月22日出苗,12月30日除雜一次,并追施尿素200g/小區(qū);分別于2020年3月25日、4月26日和5月19日刈割測產三次,并在第一次、第二次刈割后次日分別中耕除雜追施尿素300g/小區(qū)。
由于天氣干旱,試驗播種時間偏遲,對試驗及牧草前期生長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從整體比較來看,處理之間牧草的生長沒有明顯的差異,混播處理品種生長表現與對照品種的生長情況相近。
從收割時各處理植株平均高度可知(表1),第一茬草和第二茬草均是多花黑麥草最高,但與混播處理無顯著差異;第一茬草是鋒利燕麥較低、第二茬草是禾王燕麥較低,但與混播處理均無顯著差異;第三茬草及平均值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表明混播處理對植株生長和植株高度無明顯影響。
表1 植株高度結果表 cm
試驗期間各處理刈割三次,鮮草產量見表2。
表2 鮮草產量統(tǒng)計表 kg/m2
從鮮草茬次產量來看,第一茬草和第二茬草均是多花黑麥草產量最高,其次是混播處理,但之間無顯著差異。對照品種禾王燕麥和鋒利燕麥較低,其顯著低于多花黑麥草,但與混播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第三茬草處理間鮮草產量差異縮小,均無顯著性差異。
從鮮草總產量比較可知,以品種多花黑麥草產量最高,其次分別是多花黑麥草+鋒利燕麥和多花黑麥草+禾王燕麥混播處理,但無顯著差異;對照品種鋒利燕麥和禾王燕麥產量相近,其極顯著低于多花黑麥草和兩個混播處理。結果表明,與禾王燕麥、鋒利燕麥單播處理比較,混播處理有利于牧草產量提高,且效果顯著;與多花黑麥草單播處理比較,混播處理產量有所下降,但差異不顯著。
表3 結果表明,燕麥品種前期(第一茬草和第二茬草)干鮮比高于多花黑麥草,后期(第三茬)干鮮比均增加,但多花黑麥草增加比重較高,認為燕麥品種干鮮比優(yōu)于多花黑麥草;混播處理的干鮮比居于燕麥和多花黑麥草之間,且均衡性較優(yōu)。說明燕麥與多花黑麥草混播有利于草品質的改善。
表3 處理草樣干鮮比
根據干鮮比折算處理干草產量見表4。從干草茬次產量來看,其與鮮草產量規(guī)律相當。第一茬草是多花黑麥草極顯著高于鋒利燕麥,其他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第二茬草是多花黑麥草極顯著高于禾王燕麥和鋒利燕麥,其他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第三茬草處理之間均無顯著差異。
表4 干草產量統(tǒng)計表 g/m2
干草總產量表明,單播多花黑麥草產量與兩個混播處理間無顯著差異,但極顯著高于鋒利燕麥和禾王燕麥;單播鋒利燕麥、禾王燕麥產量低于兩個混播處理,但無顯著差異,表明多花黑麥草的生長表現力和競爭力要強于燕麥。
利用同生長期的多花黑麥草與燕麥混播,相互生長無不良影響,混播品種之間無明顯促進或逆制作用表現。與于徐根等進行的葦狀羊茅、鴨茅、鵝觀草兩兩混播及三者混播具有相容性結論一致[1];但于徐根等開展高丹草、青飼玉米及墨西哥玉米混播結果得出:同生長期的高產牧草混播并不能發(fā)揮各品種優(yōu)勢的互補作用,品種間的互作效應是競爭為主[2]。兩研究結果有所不同,可能與混播品種特性特點絕然不同有關。
多花黑麥草+燕麥混播處理,與燕麥單播處理比較,混播處理有利于牧草產量提高,但與多花黑麥草單播處理比較,混播處理產量有所下降。與馬春暉等研究得出的由于環(huán)境資源的有限性,兩種牧草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種間競爭影響草種在混播中的地位與作用,從而影響其生產力。同時,兩種植物在不同時期各混播組合利用不同的資源,表現出一定的互利關系的結論一致[3]。王建文研究得到混播對黑麥草產量的提高并不顯著[4],周毛吉等研究認為燕麥與毛苕子的混播比對植株生長高度具有調節(jié)和提高產草量的作用[5],均與本試驗結果相近。鐘華平等研究黑麥草種間競爭與草地數量化管理關系得到,隨著刈割次數的增加,黑麥草的競爭系數也增加,土壤肥力條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黑麥草的競爭力;水分條件好,黑麥草的競爭力強;留茬低,較有利于黑麥草的競爭[6]。表明多花黑麥草的生長表現力和競爭力要強于燕麥。
本試驗結果認為燕麥與多花黑麥草混播有利于草品質的改善。王建文在進行牧草冬季混播組合的篩選得到,混播對黑麥草產量的提高并不顯著,但營養(yǎng)產量和營養(yǎng)品質混播明顯優(yōu)于黑麥草單播[4];李鋼在混播對青貯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研究認為,青貯玉米品種混播顯著提高飼用品質[7];韓永芬在紫花苜蓿與扁穗雀麥、鴨茅混播效果研究中得出,牧草混播可提升牧草飼用價值[8]??梢姡敛莼觳ナ歉纳撇萜焚|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