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
即使讀了不好的學校,也不要隨意放棄自己的人生。
參加中考那年,我因8分之差與我們市最好的重點高中失之交臂。這8分,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也是我人生中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憾。
那時我是農(nóng)村戶口,如果中考時沒有被最好的那所重點高中錄取,就意味著我只能回自己戶口所在的管轄區(qū)讀高中。
我就讀的這所區(qū)辦中學雖然在我戶口所在的管轄區(qū)內(nèi)排名已算靠前,但跟市區(qū)的那幾所高中對比,它是不入流的普通學校,甚至是一些人眼中的“三流”學校了。
所以當接到區(qū)中學的錄取通知書時,可想而知,那時我的心情是多么低落。當有初中的校友問我去了哪所高中讀書時,我都不好意思說出自己學校的名字,在同學面前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這樣的羞恥感可能有一部分是出自年少時那點兒可憐的自尊心,但更多的是內(nèi)心的不甘。有時周末放假坐公交車回家,在公交站碰到一些在重點中學讀書的學生,我都害怕和他們站在一起,我怕別人從校服里一眼分辨出哪一個是“爛學?!钡膶W生。
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就像一道三八線,一下子把同樣年紀的我們分到了兩個不同的世界。
讀高一時,我們學校管理很松懈,很多騎著摩托車的社會青年在我們校門口亂竄。那些人對著我們學校的女生吹口哨,對我們學校的女生評頭論足;更讓人難以想象的是,我們學校一些個別頑劣的男生還與他們稱兄道弟。
當時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同學,他們對未來并不抱太大的期待,也不指望考上好的大學,讀高中混日子。
不得不說,一切都曾使我深深厭惡。
我也怪自己不爭氣:我怎么這么笨呢?當初為什么不努力一點兒?僅僅相差8分啊,我運氣怎么這么差?
可是我又有什么辦法呢?我無法改變已有的事實——我沒考上重點中學,而且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這所普通高中的一名學生了。
讀了普通高中的我,在這三年的高中時光里與很多精彩擦肩而過。
記得我上高二時,在重點中學就讀的同學透露出一個小道消息,說一位很有名氣的暢銷書作家將在我們市舉辦簽售會,還會在他們學校做一個勵志的演講。我興奮得一晚上沒睡著,因為我看過這位作家的書,而且很喜歡他。
作為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想與自己喜歡的作家見一面的那種熾熱情感,就像內(nèi)心時刻擎著一把燃燒的火焰。我暗暗計劃著,無論他在我們市的哪一家書店或者書城辦簽售會,哪怕刮風下雨,我也會趕去??上x擇的地點,是我們市最好的那所高中,我們這些外校學生根本進不去。
那天我心情糟糕透了——你看,當你讀了爛學校時,暢銷書作家都不會選擇到這里來演講的。
雖然最后這個小道消息被證實是假的,那位作家根本沒有來。然而我內(nèi)心里的悲觀情緒卻沒有因為這位作家沒有到來而有半點兒的平息。
我的整個高中時光都因這樣的落差,處在一種垂頭喪氣的負面情緒當中。
“反正再努力也考不上一本,到時隨便填個學校去讀好了,實在不行,出去打工算了?!北淮驌舻奈?,心里慢慢涌現(xiàn)了這樣的想法。
那時我讀蔡康永的《LA流浪記》,看到他在書里說:“爛學校只會考驗我們的耐心,好學校才能考驗我們的夢想與激情?!蔽业男囊幌伦颖淮林辛?,對此,我深有“同感”——我覺得讀了爛學校的我,就是被它磨滅了自己所有的激情。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比不上重點中學的同齡人了,于是我慢慢對自己不再有過高的要求。
偶爾我也會在課堂上看小說,在老師的眼皮底下玩兒手機,在周末補課的時候不去上課,而是躲在宿舍里睡懶覺……當我考試考砸時,我心里說:“沒事,反正別人也沒考好?!碑斘颐温陆禃r,我心里說:“他們學校教學條件比我們好多了,所以我比不過他們?!碑斘移?,某一科的成績怎么也提不上去時,我心里說:“這個老師的教學水平,比市重點中學的老師差多了,既呆板又無趣?!?/p>
我總是找很多理由,從心底里覺得自己讀了普通的高中,才遭遇了種種不如意,而自己樣樣比不過別人,也是“理所當然”的——誰叫我不是重點中學的學生呢?
我就這樣,在責備自己中考沒考好,以及讀了不好的學校的懊惱當中,度過了高一、高二的寶貴時光。
在我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高三如約而至。那個時候,我還是很懵懂和迷茫,只知道大家都忙碌了起來,再沒有人和我一樣在課堂上看小說、玩兒手機、在宿舍睡懶覺了。而還沒意識到高考的戰(zhàn)爭即將到來的我,是被高考的大部隊簇擁著一頭扎進這緊張的備考中的。
在身邊同學緊張的學習氛圍里,我才開始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如果我再這樣繼續(xù)荒廢下去,未來的人生并不會變好,只會更糟糕。而且這一次,我面臨的是和中考一樣重要的分岔路口。
隨著高考的步步逼緊,處于焦慮之中的我,硬著頭皮一點一點讓自己的態(tài)度更正過來。后來成績也有了提升,穩(wěn)居文科班前50名,甚至有幾次模擬考還沖到了前10名左右。但畢竟荒廢了兩年多的學業(yè),依靠僅僅小半年的努力,基礎又怎么可能牢固?所以高考成績出來后,我的成績并不理想,只夠得著二本B類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線。不甘心的我最終成了復讀班的一員。
那一年,我們班的應屆生沒有一個人考上985、211的大學,成績最好的那一個,也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當時有很多人說復讀又怎么樣,也不一定能考得上重點本科的學校,還是不要再浪費一年的時間了??墒悄且荒?,面對如此不確定的未來,我還是決定給我荒廢過的青春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因為當我做出了選擇坐在復讀班的教室這個決定時,我已經(jīng)從荒廢了兩年的青春里得到了一個慘痛的教訓,以及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有讀重點學校的人,就有上普通學校的人。即使讀了不好的學校,我們也不應該隨意荒廢自己的青春,以及隨意放棄自己的人生。
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知道存在差距,才更應該奮起直追。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未來的人生里也應當如此。
很遺憾,在我最為迷茫的中學時代里,沒有人能告訴我這個道理。如今,我已跨過中考和高考的這兩道門坎,回頭看看這兩段經(jīng)歷,才突然明白,沒有人的一生是可以一直順當?shù)?,當遭遇挫折和苦難時,比起自責和悔恨,我們更需要有重振旗鼓的勇氣,并且奮起直追。
這,才是能與我們相伴一生的精神力量。而且這條定律,在未來的人生里,無比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