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墨豐
去年冬天,老家的一個叔叔給我家送來了五只大公雞、一只老鱉,還有一大袋稻谷。我對這些麻煩的活物無疑是厭惡的,心里也對那個叔叔百般責怪,但沒有辦法,吃掉它們我是極不愿意的,只好將它們當作寵物養(yǎng)。
雞很肥碩,不甘被縛在墻角樹下,拼命地振翅,不過慢慢的它們也不抵抗了,接受了每日三餐黃稻谷。父親總要我給雞喂點青菜和水,我卻總是忘記,幸虧奶奶天天照料它們。老鱉則一點兒也不挑剔,整日在大水盆中睡大覺,我喂它龜糧,它卻不常吃,倒是換完水后,總是好奇地游來游去,似乎很興奮。
一周后,我放學回家,發(fā)現少了兩只雞,應該說剛進門便看到了尚未烹制的雞!
我什么也沒說,默默上了樓,總覺得心中缺了什么,怔怔地流下淚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看著盤中的雞,僵硬地扒拉著米飯,聽著奶奶對這盤雞的點評,“雞可真肥,有四五斤重吧!”“啃不動,改天買兩只小雞來?!?/p>
“啪!”
我猛地將碗倒扣在桌上,上了樓,躺在床上,將被子蒙住頭。
之后奶奶將兩只雞送給了別人,而我則更細心地對待僅剩余的一只雞,還有那只老鱉。我在期末考試前專門給雞搭建了房子,花了一中午時間,把水盆中結的冰鏟出來,我認為我在彌補著什么。
有一次我去喂雞,它大老遠就走過來。父親說:“你看,你每天喂它,它也知道你對它好,你來了食物也就來了。”我卻感到無比痛心,那先前的兩只雞迎接的不是食物而是死亡。我感覺到了一種破碎、分離。我漸漸明白,我可能馬上就見不到它們了。
果然,在院里石榴樹開出橙色花朵時,我再也找不到它們了,也許是奶奶照顧煩了,也許是氣溫高了味道確實不好聞,也許是老鱉的那次逃亡觸怒了我們人類。
我無法避免俗套,以為遠離了廚房就可以對一切殘害心安理得,可我無法高興起來,以至于九個月來媽媽從來不炒雞。
麻煩了我九個月的雞和老鱉,終于不見,可我做不到釋然。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實驗中學
這篇用白描手法寫就的洗練小文,作者講述了一個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當時覺得麻煩的事件,未必真如心中所感,時間延續(xù),責任與情感也許都會發(fā)生轉變。突如其來的五只大公雞和一只老鱉,帶來諸多意料之外的煩惱,吃不得,扔不得,充作寵物又需要日日照料,似乎成了生活中無可奈何又甩不脫的累贅。然而雞被烹制,作者難過得吃不下飯,老鱉不見,作者心痛得遠離廚房,原來時過境遷,情隨事動,當初的麻煩已經悄悄轉換成了生活中有情有趣的點滴記憶,當它們終于不見了,心情居然不是想當然的“釋然”,而是不舍與歉疚。小作者的筆法純熟簡練,生動細膩,令人讀來心情起伏,為這一波三嘆的生靈命運心生惻隱,為小作者的隱忍悲傷感動,也為這無奈的結局感嘆不已。
【適用文題】所謂“煩惱”;生命;小事不小……(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