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菊芳
摘要:道路橋梁常見病害,需要采取合適的維護方式,這和道路橋梁在建設過程中等施工水平以及外界的環(huán)境因素息息相關,后期的道路使用情況和交通問題也有一定的影響。當發(fā)現(xiàn)病害之后,需要針對這些問題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及時的補救,解決道路橋梁中所存在的問題,就可以盡可能保障道路橋梁的正常安全運轉,也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關鍵詞:市政工程;道路橋梁;常見病害;施工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迅猛發(fā)展,道路交通運輸建設也在逐步完善中,道路交通建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逐漸引起了人們對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問題的關注。因此,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員專業(yè)能力,加強施工養(yǎng)護工作,通過采取合適的改善措施,提高道路建設質量,使其更好地服務人民,促進我國經濟的發(fā)展。
1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分析
1.1 鋼筋腐蝕。
抗裂性與抗拉性構成了鋼筋材料必須具備的重要安全性能,并且鋼筋材料組成了道路橋梁基礎結構中的關鍵支撐部分。道路橋梁鋼筋出現(xiàn)銹蝕的重要根源就是鋼筋受到雨水腐蝕.地下水侵蝕或者土壤環(huán)境侵蝕,導致鋼筋材料固有的安全性能受到減損。此外,某些鋼筋施工材料本身沒有達到安全使用標準,市政施工單位對于不具備安全使用性能的鋼筋結構材料進行了施工使用,從而埋下道路橋梁的本體結構性能安全隱患。
1.2 裂縫。
對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而言,裂縫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病害類型,發(fā)生在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過程及竣工投人使用后的運營當中。導致市政道路橋梁裂縫問題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混凝土抗拉性過于脆弱,這就增加了施工當中不同類型裂縫出現(xiàn)的可能性。對于裂縫問題而言,誘發(fā)原因非常多,施工當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是一個方面,竣工投人使用后橋梁路面長時間超負荷運行也增加了裂縫出現(xiàn)的可能性,都需要施工部門使用相關施工技術進行合理處置。如果對于裂縫不能及時進行處理,都會增加裂縫問題嚴重化的可能性。
1.3 橋梁堿蝕。
堿蝕現(xiàn)象頻繁存在于市政道路橋梁的大型工程中,橋梁基礎結構部位如果出現(xiàn)了堿蝕現(xiàn)象,那么橋梁結構表面就會出現(xiàn)凹凸點,導致橋梁基礎設施的堅固程度受到削弱。市政施工人員對于橋梁基礎部位.道路橋梁表面以及橋梁支撐結構部位的堿蝕安全隱患應當能夠及時進行處理,有效確保橋梁基礎部位與結構的安全性。
1.4 不均勻沉降。
結合實際施工來看,有些施工企業(yè)沒有嚴格遵循相關施工標準對工程項目進行科學分析,沒有針對施工項目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科學的勘察,對于相關地質.水文等方面的影響因素了解不到位,在沒有全面把握所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倉促施工,增加了工程問題隱患發(fā)生的可能性。處于激烈市場環(huán)境中,有些施工企業(yè)存在著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現(xiàn)象,施工材料質量不表達增加了不均勻沉降問題發(fā)生的可能性。同時,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周邊如果存在著打樁或者深挖施工作業(yè)等,都會增加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不均勻沉降問題的發(fā)生。
2 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處理技術
2.1 鋼筋銹蝕施工處理。
鋼筋是影響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作人員必須定期對鋼筋進行養(yǎng)護和加固,防止鋼筋銹蝕。由于混凝土對鋼筋防腐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人員在配比.攪拌.澆筑混凝土過程中,一定要提高混凝土質量。配比時所選擇的原材料和配比比例,一定要符合工程要求。攪拌過程中也一定要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攪拌,提高混凝土密度。在澆注時,要提高振搗效率,并且在澆筑完成后,要定期對混凝土進行保養(yǎng)。
2.2 沉陷病害處理。
對于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而言,沉陷病害也是一個重要安全影響因素,技術人員需要對工程建設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針對性的操作相關措施。最為常見的沉陷病害處理辦法是對路基進行注漿加固,有接近70%的路面沉降是路基不夠穩(wěn)定導致的。在應用這方處理方法上,需要技術人員借助氣壓.液壓及電化學原理等將一定數(shù)量的漿液注人到土層當中去,漿
液以自身的流動性實現(xiàn)對裂縫等的有效滲透從而實現(xiàn)全面填充,在填充當中,需要技術人員進行適當?shù)娜斯じ深A以此來確保裂縫修復后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換填法也是一種常用的沉陷處理方法,施工人員可以將已經發(fā)生沉降的路基填土全部挖出來,將足量且符合基本質量要求的填土重新填人到其中去。其還能夠利用成柱加固法解決沉陷病害.加強病害處理效用。在該技術的應用上,技術人員可以選擇生石灰柱擠密法或者粉噴柱樁等進行有效利用。通過實際來看,該技術在應用上,需要確保處于路基下深度10厘米左右,通過使用粉噴樁法,能夠對沉陷問題進行非常好的處理。
2.3 裂縫處理。
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做好預應力處理措施。市政道路橋梁的預應力處理能夠有效延長工程的使用年限,減少使用過程中因震動或重量等因素而產生的橋梁變形。首先,工作人員在設計階段,要將方案與工程數(shù)據(jù)進行反復計量.審核,提高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其次,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監(jiān)督預應力管道的放置位置,確定施工位置與設計方案中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預應力管道將會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影響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性能。若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表面已經形成了裂縫,那么就要采取有效的修補措施,例如表面修補法.低壓注漿法等等。表面修補法是施工時間最短,也是最為常用的一種裂縫修補方法。表面修補法一般適用于,僅存在于表面,不會對市政道路橋梁內部結構產生影響的裂縫。
2.4 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嚴格把控。
為了降低混凝土裂縫的發(fā)生概率,應選擇適合道路橋梁混凝土施工的混凝土原材料及型號,通過對混凝土原材料進行嚴格把控,確保其能夠符合施工要求,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縫出現(xiàn)概率。在水泥材料選擇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其性能和7KYt熱后對建筑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僅如此。在混凝土材料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對其混合比例進行嚴格把控,優(yōu)化水泥比,合理控制骨料添加量,并結合現(xiàn)場施工需求,選擇適合的外加劑,最終使混凝土能夠發(fā)揮出理想效果。
2.5 做好施工養(yǎng)護工作。
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時間內,是裂紋產生的高發(fā)期,因此,應做好道路橋梁養(yǎng)護工作,有效緩解后期裂縫問題。在工程施工過后,工作人員應結合季節(jié)空氣變化,嚴格控制溫度和濕度,做好工程保溫工作。在溫度較高的季節(jié),應及時灑水:在溫度較低的季節(jié),應在工程表面覆蓋保溫材料,避免出現(xiàn)裂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橋梁屬于市政基礎設施,道路橋梁結構必須要達到工程安全檢測標準,否則就會給車輛與行人增加人身傷害風險,而且還會明顯威脅到市政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市政施工人員需要運用專業(yè)技術手段來實現(xiàn)道路橋梁的建設施工目標,旨在確保道路橋梁基礎設施的穩(wěn)定性與堅固性,通過處理常見的道路橋梁工程病害來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徐豪.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5):201-201.
[2]劉超.道橋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維護技術的有效運用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0(08):94-94.
[3]徐萌萌.橋梁常見病害及維修方案分析[J].交通世界.2020(17):169-169.
[1]王強.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田.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6)∶202—204.
[4]王長海.鄭述勇.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四川水泥.2020(12):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