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港 沈旭甜 黃桂生
摘要:測繪技術對于我國的發(fā)展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體系,在土地測量、海洋測繪以及相關工程測量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發(fā)展的全新時期下,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對我國國情和綜合國力的調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過測繪新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為此次調查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使土地調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極大的提升。
關鍵詞:測繪新技術;國土調查;應用分;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許多全新的科學技術也在快速研發(fā)中,這對于我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需要在各類測繪新技術的支持下,結合第一次.第二次全國國土調查經驗及數據,綜合保障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在具體測繪新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綜合分析新技術的使用范圍和前兩次國土調查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然后通過測繪新技術的應用來有效解決或者抑制相關問題,最大限度保障全國國土調查的有序進行
1,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目的與意義
全國土地調查目的是全面查清查實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的使用現狀。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細化土地利用的現狀,獲取全面的數據,讓國家及時掌握準確的土地利用現狀和資源整體變化形勢,最終實現土地資源信息管理數據共享,促進我國社會建設的生態(tài)化。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基礎上,政府通過宏觀調控,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土地,來滿足我國各項工作的實際需求。
2,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主要內容
2.1 土地種類.面積以及權屬調查。
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中,對土地所屬權的調查是一項重點工作內容。全面了解我國當前土地種類.面積.權屬等內容,全面了解我國當前耕地.林地.草地.住宅.交通.水利等土地類型的分布狀態(tài)。以耕地調查為例,具體調查過程中需要結合精細化管理模式,綜合調查當前耕地數量.耕地具體分布狀態(tài).耕地組成以及耕地權屬,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歸納匯總,為后續(xù)地圖繪制提供重要數據參數支持。
2.2 低利用率土地和閑置土地調查。
為保障調查內容的精準性,調查人員需要對被調查地區(qū)的城鎮(zhèn)或者其它地區(qū)的土地利用情況數據信息進行全面調查收集,并結合互聯網技術構建互聯網共享網絡管理系統,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最終獲取低利用率土地和閑置土地調查結果。
3,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技術流程及方法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具體工作過程離不開完善的技術調查流程的支持,而在完善技術調查流程時需要根據現有的土地調查數據,結合當前先進的技術手段,通過內業(yè)和外業(yè)相結合的方式,科學構建出國土調查技術流程。通常情況下,國土調查的技術流程可以分為數據處理.數據存儲.數據傳輸.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應用等5方面內容,在經過一系列技術流程處理以后,最終所獲取的信息可以為人們更為深人掌握我國國土種類.面積以及權屬等方面數據信息提供支持。同時,相關數據信息結合互聯網技術,構建可以更方便.快速對數據信息進行利用的國土調查數據庫。
4 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的應用
4.1 地物補測技術。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要求數據調查過程中的合格地區(qū)補測工作可以通過高精度測量設備進行;不合格地區(qū)補充工作不僅需要提供高精度測量設備補測數據,還需要采取相應的補充措施。第三次全國調查的技術議定書規(guī)定,合格地區(qū)可由儀器提供的高精度測量設備加以補充,而不合格地區(qū)除提供儀器外,還可以采取補充措施。用簡單的測量地形方法測量地形的表面距離.平地和山地平均高度為2.5m.山地平均高度3.75m,最大誤差率為2倍,此次調查包括土地所有權調查[1],要求將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處和國家土地保有權登記處的調查結果反映在土地調查的結果中。
4.2 遙感影像技術。
遙感影像技術也被稱為正射影像圖技術,其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主要用于土地調查基礎圖數據信息動態(tài)監(jiān)控.采集使用。具體應用過程中,通過遙感影像技術可以實現對我國城市.農村土地的實時監(jiān)控效果,促使
國土調查人員可以快速掌握城市.農村土地使用情況以及土地面積情況,結合航空遙感影像技術綜合獲取城市.農村地形地貌等相關影像數據,并以此為基礎,通過影像數據信息的匹配對比分析來判斷遙感影像資料的真實性和精準性,及時發(fā)現影像采集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快速糾正處理。遙感影像技術作為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所采用的關鍵新技術,其不僅實現了國土調查資料的實時監(jiān)控和管理,也為國土調查的有序開展提供重要支持。
4.3 CPs的應用。
CPs測量站點的網絡結構體系比較靈活,但不能進行相互之間的內部通視。所以,工作人員首先要做好選點工作,選擇合適的位置才能保證測繪結果準確無誤。CPs技術相對于傳統測量技術而言,節(jié)約了經濟成本,提高了測量效率,但也有自身的特定需求。例如,它對于選點有一些特殊要求,位置視野的開闊性.設備安裝的方便性.交通地點的方便性等[2]。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進行選點工作時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避開高壓線.水區(qū).有線電臺等相關干擾信號的區(qū)域,使其免受其他信號的干擾。確定位置后,工作人員要對選點做準確的標記,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4.4 3s技術。
3s技術主要用于外業(yè)調查與內業(yè)處理的對比分析過程中,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外業(yè)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方向,基于外業(yè)調查數據,對內業(yè)處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及發(fā)生問題的區(qū)域進行綜合分析,探索內業(yè)處理中存在的疑點影像區(qū)域,并及時對問題區(qū)域重新進行數據采集。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過程中加人3s技術,主要是依據調查工作主體確定外業(yè)核查內容和方向,對內業(yè)調查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區(qū)域進行分析。探尋疑點圖像區(qū)域,并及時補充測量位置[3]。
4.5 數據處理技術。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應用了數字化測繪技術體系,相較于傳統測繪技術體系,數字化測繪技術提升對于數據處理技術的要求更高,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所有調查數據信息均需要經過分析處理后才能夠進行具體應用。具體應用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通過計算機系統對調查數據進行多步驟分析處理[4]。如,遙感影像圖像需要進行影像圖重疊并展開分層處理,然后將遙感影像中的待檢測特征值與實際標準值進行匹配對比分析,進而實現對待檢測區(qū)域的科學檢測驗證效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作為查清我國國土資源的重要手段,具體調查內容為查清我國當前土地種類.面積.權屬等內容,全面了解我國當前耕地.林地.草地.住宅.交通.水利等土地類型的分布狀態(tài),綜合測定和收集相關數據信息,并根據所收集的數據信息編制比例尺地圖。相較于前兩次全國國土調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引人了如遙感影像技術.3s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測繪新技術,并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進一步提高測繪效率和精準性,為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有序開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參考文獻:
[1] 馬德健,崔冰.探究全國土地第二次調查與第三次調查的不同點[J].工程與管理科學,2021,2(06):37_38.
[2] ??★w,劉多,李宗聚.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國土外業(yè)調查工作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20,43(s1):134_135.
[3]陳忠.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中的應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5):136+138
[4]敖銳.測繪新技術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中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23):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