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華
縣域內本來就有衛(wèi)河水、黃河水、岳城水庫水以及南水北調引江水等四大水源,再借著引黃濟衛(wèi)工程經過本地,縣城利用舊河溝,加上新開的渠道,人為地布局出溝渠縱橫的樣子,看著縣城四周匝環(huán)水橋梁繁多,因此自號水城。圍繞縣城的水系,全長六十六公里,來源于上游磁縣境內岳城水庫不間斷的供水??h城河段多,河里的魚多,釣魚的也多,溝渠兩邊天天有人釣魚,有不少人開車從老遠的地方跑來釣魚。
河里的魚,在水面竄動游浮的,是被當?shù)厝朔Q為“竄條子”的浮鰱,十來厘米的細長身條,行動起來非常迅速,常成群游在淺水區(qū)上層,這兒那兒隨處可見,稍受驚擾就倏然逸去。這樣扁薄修長的竄條魚,釣魚人不喜歡,吃,它沒有肉;觀賞,它長得也不好看,沒人有興趣把它養(yǎng)在魚缸里。釣魚人意在河里的大魚。
環(huán)城水系,除去臨大路的用水泥抹出的規(guī)整河渠,還有不少偏僻地兒的野汊子舊河溝,那里長水草,生蓮藕,兩岸蘆葦茂密。沿河走去,突然就能聽到河水里發(fā)出“撲啦”一聲,隨之就能看到大水花翻起,一條尺把長的魚一躍而起,身向后翻,露出白白的魚腹。這才是釣魚人想釣的大魚。
趕上佛道兩教放生,釣魚的人更是絡繹執(zhí)竿前往垂釣。有組織有來頭的大寺廟大道觀放生,規(guī)模是很可觀的。市里的大寺廟喜歡在河寬水深的地方放生,那年冬天,寺院選中了縣城的一處水域后,便用車運來一袋子一袋子的錦鯉,據(jù)說價值五萬。召集教徒和善男信女,在放生處說法誦經,講說放生的意義,最后才把一袋子一袋子的錦鯉傾進河水里。那些顏色紅紅白白儀態(tài)出眾的錦鯉,紛紛搖頭擺尾游進湖水去了。放完生,還要留下一兩個人看守水面半天,阻止釣魚的人去釣錦鯉,以確保那些放生的錦鯉們四散游開。和尚放錦鯉的消息很快在釣魚人中傳開,候到看守水面的和尚一走,釣魚的人就各自找地兒爭先恐后撒魚餌垂釣鉤了。
日常釣魚的絕大多數(shù)是男人,那極少數(shù)女人中就有石鳳巧,長腿細胳膊的一個婦人,眉眼也長得好看,就是不喜歡著家,一得空閑就跑去河邊釣魚。女人釣魚,一般多是跟著老公或者朋友或者情人,玩兒得多,看著看著就手癢了,抓過竿子有樣學樣地掛鉺、甩鉤,旁邊還要擺上啤酒、小吃,對她們來說,釣上魚更好,釣不上也沒有關系,圖的是個高興。石鳳巧是個正經釣魚人,來去獨行,一身行頭,全套釣魚設備,揀那僻靜處,在河邊穩(wěn)穩(wěn)一坐,雙眼癡看水面,半天不動。本地釣魚人都不跟石鳳巧坐一塊兒釣魚。
岸邊地濕泥土色重,蘆葦擠擠挨挨,幾乎密不透風,水邊銹青色的水草,條條縷縷團團塊塊,再也糾纏不清。再遠點兒,是密密麻麻的荷葉,高一層低一層的,莖干通直交互錯生,把一段河道都堵滿了。有種細長腿的小生物,把自己高高地撐起,在水皮子上滑冰般跑得飛快,當?shù)厝私兴八宪嚒?,怎么跑也沉不進水里去。河里不止有魚,還有不少龜,某年縣里某局買了好多龜苗,放進河里繁育,讓它們給繞城水系增加活色。河里還有那種褐麻色的野鴨子,小體量,不近人,總給人一種形單影只的印象,在河里游著游著,突然一個猛子扎下水去,不大會兒,就從不遠處冒出來。有時也仨倆結伴,蘆葦叢里棲身。
別人釣魚,一般只要大的,小的比如“竄條子”,會放回河里去。石鳳巧釣魚,看著一條條釣上來,有大有小,收竿回家時,魚桶里一條也沒有,她全部放回河里去了。要是釣上錦鯉,她立即摘鉤放生。一天天在河邊消磨著時間,一條魚也帶不回家的石鳳巧,回到家里后,她老公還得陪著笑臉好吃好喝地照應她,看魚餌少了,緊著給她買魚餌,哪里有新式釣竿,一竿竿地弄過來討石鳳巧開心。
某天,一個外地來釣魚的男人,跟石鳳巧坐一塊兒釣魚,釣到傍晚,看石鳳巧收拾漁具回家時,把魚桶里好幾條斤把重的魚全倒回河里,那人就惋惜:“你辛苦釣上的魚,不要給我多好,我這半天沒釣上一條大點的?!?/p>
沒想到石鳳巧卻說:“你以為我真是在釣魚?我是怕我兒子孤單,在這兒陪著他?!?/p>
男人一愣,看看昏黃黃的夕陽,又看看白濛濛的河面,河上水汽上來了:“你兒子在哪兒?”
石鳳巧的聲音也白濛濛的:“我兒子下河洗澡淹死在這兒,他才十歲?!?/p>
男人聽后,只覺得身上發(fā)冷,急忙收拾釣具爬上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