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怡
“孩子啊,你要記著:當你長大了,當你的孩子也從你的手上接過紅旗那天,你要面對紅旗回答——你是否為保衛(wèi)紅旗而生,為保衛(wèi)紅旗而戰(zhàn),為保衛(wèi)紅旗而貢獻了問心無愧的一生?!边@本《紅巖》翻翻合合已經(jīng)數(shù)不清多少次了,每每看到這一段,仇永寧眼里總會滿含瑩瑩的淚光。她緩緩合上書本,摘下老花鏡,眼前又浮現(xiàn)出母親給自己講故事時的情景,耳邊又想起父親留給自己的那段話。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父親仇家福離開家的第70年。
1951年8月1日,仇家福悄悄地走到女兒的搖籃邊,最后一次親吻了女兒的臉頰。臨走之時,他看著年輕的妻子和蒼白瘦弱的母親,不禁流下了不舍的淚水。
“雙兒,把寧兒抱來吧!”母親抖著雙手說道。
“不了,媽,家福看到寧兒,該舍不得了?!?/p>
“媽,放心吧!孩兒一定會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平平安安回家的。”仇家福跪在老母親面前,磕了三個響頭。
行至村口,仇家福將一張折疊好的紙條交給妻子,說:“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女兒就拜托你了?!边h處村口拉著的紅色橫幅——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仇家福聽從黨的號召,踏上了保家衛(wèi)國的道路。
這一去就是70年,仇家福再也沒回來。如今,仇永寧也至古稀之年,歷經(jīng)七十載風雨,父親留給她的字條早已殘破褪色,但字條上的話永遠銘記在她心中。
“孩子啊,爸爸是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爸爸要去報效國家了。小寧要安寧幸福地長大,要有一顆愛黨愛國的紅心,要成為爸爸心中的驕傲!”隨著年齡的增長,仇永寧漸漸理解其中的含義,透過字條,她似乎看到了父親眼中的堅定。
仇永寧永遠記得母親時常給自己講的故事,那張從母親手中接過的紙條,被她粘貼在一個膠皮筆記本的扉頁上,每一個字她都記得一清二楚。70年來,她一直以自己是一名烈士子女而自豪,以自己是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共產(chǎn)黨員而驕傲。從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到市委書記,她一顆紅心永向黨,恪盡職守,聽黨指揮,為人民服務——她終于成為父親所期望的人。
退休以后,仇永寧成了市委宣講團成員,志愿到學校講述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跡,培養(yǎng)孩子們愛黨愛國的情懷,她要引導千萬顆紅心永遠向著黨。
在繁榮美麗的城市里,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光芒萬丈。仇永寧望著廣場上高高飄揚的黨旗,旗幟下,一群青年在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她仿佛又看見了父親眼中閃耀著的堅定光芒,那光芒漸漸融成一片鮮紅。她嘴角微微一動,笑了。
指導老師點評:文章的動人之處在于場景的描寫。仇永寧繼承父親的遺志,成為黨旗的傳承者。作者選取了仇永寧讀《紅巖》的細節(jié),仇家福離家的情景,兩個畫面交織,完美地展現(xiàn)了兩代共產(chǎn)黨人的形象。
(責編 / 胡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