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森
去南京少不了要去一趟中山陵的,一是很有必要去拜謁偉大的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二是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見過中山陵,我覺著很有必要去親身感受它的莊嚴(yán)肅穆、堅固巍峨。
中山陵不收門票,但需要提前預(yù)約。做好一切準(zhǔn)備,上午八點多鐘,我們幾個人便出發(fā)前往。夏天的烈日十分毒辣,走出地鐵站口,沒行多長時間,我們便揮汗如雨了。仰頭看看天,碧空如洗,赤日炎炎,沒有一片云朵遮擋的意思。這很考驗人。堅決不能打退堂鼓,堅決不能留遺憾,我們相互鼓勵。
一進(jìn)入陵園路,便看見兩列高大挺拔的法桐樹傲然林立道路兩旁,遮天蔽日,直插云天,讓人瞬間感到?jīng)鏊饋?。哇,真好!我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齊整的法桐樹,第一次見到如此挺拔壯觀的法桐樹。我止不住地驚嘆起來。說實在的,法桐樹作為一種景觀樹,各地都有,但如此高大的不多見,如此齊整干凈的更不多見。
陵園路兩旁的法桐樹一眼望不到頭。陵園路是通向中山陵的路,道路不寬,坡度不大,但曲折向上。道路延伸到哪里,兩邊的法桐樹便站立到哪里。站在道路中央往前方看,道路兩邊高大挺拔的法桐樹儼然兩列排列齊整的禮兵,既英姿颯爽,又莊嚴(yán)肅穆,一下子把瞻仰的氛圍給塑造出來了,讓游客浮躁的心頓時變得清靜下來,一種崇敬之情也從心底油然而生。這些法桐樹有多少年的樹齡,只怨我孤陋寡聞、學(xué)識淺薄,著實不知,但這些法桐樹棵棵粗壯,每一棵的樹身都近乎有一摟半粗,枝干也粗壯無比,給人以堅實厚重之感。中山陵的梧桐樹不僅粗壯,而且高大挺拔,站在樹旁順著樹干往上看,枝干直插云霄,絕無旁生,讓人心胸生層云,頓覺豁達(dá)無比。這里法桐樹的樹形也很特別,它的樹干統(tǒng)一向上生長,枝丫呈手掌形,然后是自然開枝的形態(tài),這是獨特修剪手法造成的獨特姿態(tài)。在樹還未成年時,就將它們拗成三枝,這樣,它一長到腰部,樹枝分杈就會呈現(xiàn)出三根向上、向斜伸展的手掌形。栽種者真的是別具匠心。然而,為何每一棵樹都要保留三個樹枝呢?我還真是不得其解。
法桐樹是世界著名的優(yōu)良庭蔭樹和行道樹。它適應(yīng)性強,又耐于修剪,再加上其對多種有毒氣體的抗性較強,并能吸收有害氣體,常作為街坊、廣場、校園的綠化用樹。南京栽種的法桐樹多,我是有耳聞的,但陵園路上栽種的法桐樹如此壯觀,如此齊整,絕非僅僅是這些原因吧?也絕非是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吧?
參觀完中山陵下來,我依然被兩邊的法桐樹震撼著,情不自禁地走過去摸一摸、抱一抱、拍一拍,感慨中贊嘆,贊嘆中感慨。中山陵的巍峨堅固、磅礴大氣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這些忠于職守不懼風(fēng)雨的法桐樹更是走進(jìn)了我的內(nèi)心。游覽中山陵時,我特別留意了相關(guān)的記載,知道了從中山門到陵園的大路兩側(cè),共栽種了1034株法國梧桐。到今天,已近百年歷史了。百年歷史,百年滄桑巨變,唯獨這些矢志不渝的忠誠之士不忘護(hù)靈職責(zé),長期堅守,無怨無悔,這難道不值得贊賞,不值得欽佩嗎?
拜謁中山陵回去的路上,我們順便去看了看美齡宮。這座被稱為“遠(yuǎn)東第一別墅”的建筑,內(nèi)部裝飾極其奢華,但更吸引我的還是環(huán)繞美齡宮的法桐樹。從空中俯視,依山勢修造的美齡宮,整體設(shè)計猶如一串鑲有綠寶石掛墜的珍珠項鏈,兩邊通往美齡宮主樓,長滿了法國梧桐的環(huán)形路是“項鏈”,大門口是“項鏈”的連接處,深綠色的琉璃瓦猶如項鏈的寶石掛墜。春夏之時,山上一片蔥翠,倒也看不出什么,待到秋天來臨,風(fēng)霜侵襲,法桐樹葉金黃爛漫之時,再從空中俯視,一幅完美的項鏈造型盡收眼底,讓人嘆為觀止。
這富有靈性的法桐樹,仿佛巧奪天工的人與大自然的杰作,為人們呈現(xiàn)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