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陌
寒假過后上班,無意中去翻好久沒光顧過的信箱,發(fā)現(xiàn)有一封信。
我用剪刀剪開了信封的一條側邊,抽出一張卡片,卻怔住了?;秀遍g想起來了,原來這是五年前我在西塘的一個叫“洛七慢遞”的小店寫給五年后自己的信件。因著時間的流逝,我亦慢慢忘記了這件事。信里只有一張卡片,版面有限,上面寥寥數(shù)語。當初絞盡腦汁想了好久才寫出幾個字給自己,如今卻恨當年寫得太少,不夠現(xiàn)在的自己回味。
親愛的:
今天我在西塘行走,內心是平和卻略帶了點惆悵的。
五年后的你,是否找到了想要的生活,是否內心更加寧靜而充實?
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此刻,你是否在路上?
平安,喜樂。
紫陌
2013.4.14
回想五年多前在烏鎮(zhèn)和西塘行走的日子,內心充滿了回憶的美好。
烏鎮(zhèn)和西塘,都是一個太容易讓人沉迷的地方。
兩者的建筑風格和人文特色都很類似,到處都是古樸的民居和幾米寬的水道,每家都是依水而建,推窗即可見水,另一邊則臨巷而立。石板路,古巷,烏篷船,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所有的美的景點這里都占全了,每個地方隨意一拍,都美得讓人窒息。烏鎮(zhèn)的拱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半圓的形狀都非常規(guī)則,映在水里連起來,就是一個整圓,基本上每一座橋都是如此。
在那里游走,常常會想起這樣的一句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下看你?!?/p>
絕不是矯情,這樣的詩句放在這里絕對應景。處處皆是風景,就是烏鎮(zhèn)和西塘鮮明的特色。很多人在各處留影紀念,遠遠地看著他們,就著小橋流水古鎮(zhèn),什么姿勢都覺得是一道風景。它們像是一個會說話的風景,處處訴說著自己的風情與故事。在這樣的小鎮(zhèn),也許發(fā)生點什么故事都是美的。因為到了這里,人們已不是現(xiàn)實中的那個人,而是脫離了現(xiàn)實來到童話世界的另一個人。在這里,沒有重荷,沒有壓力,沒有責任,有的只是水滌過的平靜與舒適。當然,如果沒有導游手中的喇叭時刻在叫囂,這種夢幻的感覺延續(xù)得會更久。
有人列出了在烏鎮(zhèn)或西塘必做的十件事。我事先看過,對其中的幾項很感興趣,于是參觀時便有了大方向。那些收費的景點其實大多沒什么看頭,反而是外在的這些不引人注意的風景,更讓人心向往之。
在烏鎮(zhèn),連郵局都是一個極具文藝氣息的地方。這個有名的郵局,我已經期盼很久了,據(jù)說還是清代的建筑,古色古香,青磚勾上白縫,十分有風情。
在這里買幾張明信片帶回家,再蓋上他們的特色郵戳,是在烏鎮(zhèn)旅游必做的附庸風雅的事情。那幾個特有的烏鎮(zhèn)的郵戳,也十分有地方風味,完全是烏鎮(zhèn)的景點。于是我們幾個買了一套明信片,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一個空白明信片上全部蓋上以作紀念。
烏鎮(zhèn)的西柵書場是必去的,聽一段評書,也許整個人都會沉浸在那種古雅的氛圍里。我們去的時候沒趕上正點,評書已接近尾聲,類似蘇州評彈的風格,聽不太懂是什么詞。臺上的老師傅是有點歲數(shù)的中年人,穿著白大褂子,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帶著微笑,感覺很敬業(yè)。之后老師傅又用評彈的方式念了那首有名的《楓橋夜泊》,非常有江南韻味。因為非常熟悉這首詩,這回可以細細體會里面的唱腔與意境。簡單的一首詩給他念得千回百轉,萬般滋味,纏綿不已,簡直可以當一出戲。
西柵的露天電影場也是必去的??諘绲膱龅厣嫌幸豢么蟠蟮呐萃?,彼時開滿了紫色的花朵,香味撲鼻。泡桐花的香味也許有些人不太喜歡聞,也不喜歡看泡桐花的形狀,我卻是喜歡的。其一,紫色是我喜歡的顏色;其二,大朵大朵的泡桐花映在枝上,有一種分明的孤寂的風情,而且常常給我一種鳥兒欲展翅飛翔的感覺。我原來的辦公室門口有一扇窗,樓下的院子里也種有一棵大泡桐樹。每當泡桐開花的季節(jié),窗戶朝外拉起打開,玻璃上就會映出泡桐的繁茂花枝,好似花已經開到了五樓的窗戶口,觸手可得。那樣的定格像是照相時特意取景取了那么一片花枝,又像是名家國畫上的花卉,寫意而美麗。那樣的一幅畫常常讓我走到窗戶旁便怔怔地,不必往下看原樹,直接在窗戶玻璃上看著泡桐花的花枝發(fā)呆。
而在東柵,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景點是在《似水年華》里看到過的。大概《似水年華》多半是以東柵取景的,因為東柵相比西柵,游人相對少些,安靜一些。記憶深刻的就是電視劇里經??吹降墓艜鴪D書館。門口的搖椅,是齊叔常常坐的。屋子里進深其實也只有兩間屋,只是大門與堂屋、堂屋與后面的房子之間都有一個天井,從門口望去,顯得很是悠長。屋子里還保留著拍攝時的書架,用來修補古書的大書桌和各種工具。本來都是用線攔著不讓進去的,我一時興起,悄悄地從下面鉆進去,照了張相,算是得償心愿。
說起來,我小時候最大的心愿,便是在一個小型圖書館當個圖書管理員。三三兩兩的讀者就已足夠,每天微笑著跟他們打招呼,看他們來來往往;而自己也可以徜徉在書海,不受外間世事紛擾,自得其樂。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工作和家庭,每日不斷進行生命里多重身份的隨時轉換—— 妻子、母親、女兒、媳婦……唯獨沒有我自己。此次旅游,偷得浮生幾日閑,這樣閑適的心情,這樣輕松的生活,已經很久沒有過了。
在要離開的最后幾個小時,我們不停地游走,貪婪地觀賞著那些隨手一拍都可以是明信片感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