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萍
(容城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服務中心 河北 容城 071700)
高粱是一種旱地糧食作物,它含有粗脂肪、粗纖維、粗蛋白等,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除食用還多用于釀酒、做飼料等,在制糖加工工業(yè)上也有廣闊的用途。近幾年,結(jié)合雄安新區(qū)的建設,人們開始利用建設征遷邊緣閑散地種植高粱。種植品種主要是興湘粱2號,現(xiàn)就這個品種談一談容城地區(qū)高粱種植管理技術(shù)。
1.1 品種名稱。興湘粱2號。
1.2 特征特性。釀造用雜交種,早熟。株高160~170cm,抗倒伏,總?cè)~片數(shù)16~18片,葉片上舉,株型緊湊,適合密植。芽鞘和幼苗綠色,主脈蠟質(zhì)。穗直立、中散,紡錘形,穗長30~35cm,單穗重65~70g,殼深紅色,黃粒、圓形,千粒重24~25g??偟矸?0.69%,支鏈淀粉50.16%,粗脂肪70.69%,單寧0.75%。高抗絲黑穗病,葉部病害3級,中抗蚜蟲、螟蟲。
高粱的根系很發(fā)達,吸水吸肥能力強,高粱抗旱、耐澇、耐鹽堿。容城縣農(nóng)業(yè)土壤以壤質(zhì)潮土為主,質(zhì)地適中,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物理性狀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平均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1.2%,全氮量0.06%,速效磷22mg/kg,速效鉀110mg/kg,適合高粱種植。種植高粱注意采取合理的輪作,這樣有利于高粱高產(chǎn)。
3.1 播前選種和拌種。種子要進行篩選,把小粒、癟粒、病粒挑出來,選用籽粒飽滿的種子。在天氣好時將種子曬2~3d,以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播前可選種衣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的發(fā)生。
3.2 追施底肥。高粱對肥水的需求量比較大,應在早春進行整地施肥,根據(jù)土壤的濕度進行深耕,深度以30cm為宜。高粱施肥,應提倡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或氮、磷、鉀配合。播種前每畝施平衡復合肥40kg,有條件再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1~1.5t。
3.3 適時播種。播種時間為5月5~10日,溫度穩(wěn)定在10℃~12℃。播種期過早,土溫低,出苗時間延長,易導致爛種爛芽嚴重,出苗率低,且不整齊;播期過遲,生育后期易受高溫伏旱影響,穗部蟲害也重。播種量:每畝用種0.45kg,斤籽萬苗,計每畝9000株左右,可不用間苗。60cm等行距種植。播種深度以3~4.5cm為宜,蓋土2~3cm。
高粱播種后注意澆好蒙頭水,保障順利出苗。高粱苗長出4~5片葉子時噴施除草劑,注意必須施用高粱專業(yè)除草劑。喇叭口期遇干旱澆水。高粱雖然是一種旱地糧食作物,但是保障生長期肥水增產(chǎn)效果明顯。拔節(jié)前看苗酌情追肥,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塊每畝追施尿素30~40kg。孕穗期結(jié)合病蟲害噴施1次葉面肥。
高粱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玉米螟、粘蟲、炭疽病、紋枯病、大小斑等。
5.1 播前拌種。播前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5%拌種。
5.2 苗期病蟲害除治。蚜蟲是容城地區(qū)種植高粱應重點防治的病蟲害。苗期3~5葉期可用10%的吡蟲啉5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畝用55%的特殺螟可濕性粉劑50~100g兌水噴霧防治玉米螟。
5.3 中后期病蟲害防治。高粱中后期植株較高,病蟲害防治難度大。可通過植保無人機等先進植保機械實施綜合防控技術(shù)。選用高效、低毒、環(huán)保型藥劑,噴施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防治蚜蟲、粘蟲、褐斑病、大小斑病等。建議配方:①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靈+磷酸二氫鉀;②吡蟲啉+甲維鹽+苯醚甲環(huán)唑+磷酸二氫鉀;③苦參堿+戊唑醇+磷酸二氫鉀。注意,為保證高粱品質(zhì),收獲前20d內(nèi)禁止用藥。
90%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后及時收獲,做到顆粒歸倉。收獲過早或過遲,晾曬不充分,脫粒不適時都會導致減產(chǎn),降低品質(zhì)。收獲過早米質(zhì)不好,脫粒時碎米多;收獲過遲落粒嚴重,影響產(chǎn)量,并且粒色變深,淀粉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食味性變差。容城地區(qū)收獲適期為9月20~30日。收獲時應搶晴天收獲,脫粒曬干后,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