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儀
一年級二年級的小男生小女生可以不畫三八線,三年級四年級也可以不畫,到了五年級便非畫不可了。不信,你到我們五年級的四個班去看一看,有哪一個班不畫三八線?
我和肥貓的三八線是用一把又長又寬的尺子隔在課桌中間表示的。肥貓說,這叫“立體三八線”,只要誰超過一點點,尺子就會倒下來。從我和肥貓同桌的第一天起,我們就簽訂了《三八線公約》,全文如下:
三八線公約
甲方魯云飛與乙方夏雪兒在同桌期間,必須遵守以下公約:
一、課桌一分為二,用三八線畫定,男左女右,甲方在左,乙方在右,不得交換。
二、甲方不能越過三八線到乙方那邊去,乙方也不能越過三八線到甲方那邊去。
三、如果甲方有違規(guī)現(xiàn)象,賠償乙方雪梅一包;如果乙方有違規(guī)現(xiàn)象,賠償甲方薯片一盒。
甲方簽字:魯云飛
乙方簽字:夏雪兒
“甲方魯云飛”就是肥貓,魯云飛是他的名字。他的臉又寬又短,笑起來特別像貓,加上他最愛發(fā)出像貓一樣“嗷嗷”的叫聲,從一年級起,我們就叫他肥貓。
訂《三八線公約》是肥貓?zhí)岢鰜淼?,公約當然也是他起草的,但其中有9個錯別字、3處不通順的語法。你現(xiàn)在看到的這份公約,其實是經過我修改的。直到現(xiàn)在,肥貓沒有吃到我的薯片,我也沒吃到他的雪梅。是不是甲方的他和乙方的我都嚴格遵守這個《三八線公約》了呢?至于肥貓,我只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片段,你們便知道他是怎樣遵守的了。
有一天,肥貓忘記帶語文書,我好心地把語文書攤開,放在三八線上。尺子倒了下來,肥貓硬說我犯規(guī),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立即把書收過來。沒想到嚴老師提問題時,他第一個站起來回答,而且全部回答正確。原來他還是看了我的書,是把目光斜到我這邊來看的。
下課的時候,肥貓說我犯了規(guī),要我賠償他一盒薯片,我說他犯規(guī)了,要他賠償我一袋雪梅。他說是我弄倒了尺子,他又沒弄倒尺子,我說他的目光已經越過了三八線。我們就這樣吵來吵去,最終也沒吵出個結果來。當然,我沒吃到肥貓的雪梅,肥貓也沒吃到我的薯片。
我很想知道,興畫三八線的歷史應該追溯到什么時候。問爸爸,爸爸說不知道,反正他讀小學的時候就畫過。媽媽讀小學的時候也畫三八線,她說現(xiàn)在想起來覺得挺好玩兒的。她還說如果不畫三八線,她的童年不知少了多少有趣的回憶。
看來這三八線是過去畫、現(xiàn)在畫、將來還要畫,是一條永遠的三八線。
彤彤摘自《學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