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摘要:東營市位于黃河入??谌侵迏^(qū)域,地下熱水儲備充足,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于可循環(huán)能源需求量增加,東營市地熱資源的出現,有利于推動東營市經濟發(fā)展,增強城市價值。為保證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得到充分開發(fā),本文通過分析地熱地質構造,探析東營市可利用地熱資源儲備,劃分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并根據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對其資源應用方向進行深入研究,希望對讀者產生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東營;地熱;潛力
引言:可循環(huán)利用資源,可以有效滿足當今社會對資源利用的需要,黃河三角洲地區(qū)地熱資源豐富。通過對東營市進行地熱資源分析與研究,可以有效制定合理的開發(fā)規(guī)劃,保證東營市地熱資源利用率,真正實現地熱資源利用價值,從而推動東營市經濟發(fā)展,通過對地熱資源潛力的分析,拓寬城市產業(yè)鏈,從而增強東營市人才競爭能力。
1地熱地質構造
東營市位于黃河三角洲地區(qū),東臨渤海,是山東省地熱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qū),由于其獨特位置構造,使得東營市地溫值較高,儲水量較大,形成獨特的地殼環(huán)境。
1.1地層
東營市為處于凹陷盆地區(qū),隨著地層的變化,當前時代處于第四紀地層,并且隨著時間不斷沉積。由于東營市地位較廣,各地層分布構造,存在一定的差別。第四紀地層分別包括,泰山巖群、變質花崗巖體、奧陶紀、二疊紀、白堊紀等多類地層分布,由于地區(qū)形態(tài)不同,地層厚度也存在著差異,其中第四地層分為平原組、黃河組等幾類,由于第四地層形成時間較短,以黃河組為例,其由土黃色沙粒構成,沉積時間較短,厚度通常在21m左右,相較于其他紀地層較為明顯。
1.2基巖
基巖具基底蓋層雙層式結構,基底巖系由新太古代變質表殼巖系,多以泰山巖群斜長角閃巖,黑云變粒巖為主。花岡片麻巖和花崗巖等巖石構成,構造面里上看巖石的發(fā)育一般是在斷裂帶和古風化殼附近,巖石上往往有發(fā)育裂隙、孔隙等容礦的構造,是地熱的良好儲集層之一。蓋層多為傾斜的單斜層狀構造,以寒武紀、奧陶紀、石炭紀、二疊紀的碳酸鹽巖和碎屑巖為主,發(fā)育出洞隙孔隙裂隙等,這些孔隙中多含水巖組,可含水量豐富,更加便于導熱受熱。
1.3熱儲層
地面以下300m深,熱水水溫大約在25℃,溫度接近熱水水溫下限。再依據當前的技術條件,可以判斷埋在300m以下2000m以上的含水巖組可以歸為熱儲層系列。又因為地殼的運動,導致地形受到影響,近紀地層往往都覆蓋著不同時期的地層,其中夾雜的泥巖和泥質砂巖將不同時期的熱儲層隔離開來,最后形成儲蓋系統。東營區(qū)的熱水儲存。具有多層的結構,上層是館陶組熱儲層和明化鎮(zhèn)組熱儲層,分布遍及全區(qū);中層是東營組熱儲層,主要分布潛凹區(qū);下層是前寒武紀基地巖系熱儲層,寒武系奧陶系熱儲層,分布于潛凸區(qū)。相比潛凹區(qū),潛凸區(qū)溫度更高,所以下層是現在最主要的地熱探采位置。
2東營市地熱資源分布
東營市作為地溫異常區(qū),全區(qū)的地溫梯度大于3℃,大概處于3.5℃-4℃的區(qū)間內。根據鉆井測溫和對照的水文地質資料,全區(qū)大概分為十個地熱區(qū),中央地壘區(qū)的中層熱儲層已經被開采應用。
2.1草橋地熱區(qū)
分布廣饒縣碼頭一帶,與廣饒潛凸的范圍一致。地下2000m內平均地溫梯度可達5.8C,最高水溫高達91.69。草2井井口熱水溫度為56℃;通古2井,井口水溫71°C。主要地熱儲集層為寒武一奧陶系、前寒武基底巖系等。寒武一奧陶紀碳酸鹽巖頂面埋深586m-1900m,上被館陶組、明化鎮(zhèn)組、平原組所覆蓋[1]。
2.2青坨子地熱區(qū)
分布于墾利縣青坨子東北沿海地帶,范圍與青坨子潛凸吻合,地溫梯度區(qū)間為4.~4.5C,井口水溫48°C。地熱儲集層主要為東營組、前寒武基底巖系。青坨子地熱區(qū)整體地勢東高西低,整體斷層較多,但斷距較近,靠近凸起的凹槽部分,極易出現沉積現象。
2.3廣利地熱區(qū)
分布于東營潛凹處,東部廣南水庫一帶,水溫53~55C,地熱儲集層為東營組,建兩井。
2.4勝坨地熱區(qū)
分布范圍與東營潛凹中央地壘基本吻合,地溫梯度為3.5~4C,為中溫地熱區(qū)。井口水溫70C,地熱儲集層以東營組為主。
2.5埕東地熱區(qū)
分布北部黃河古道兩周,范圍與埕子口潛凸區(qū)的范圍一致,地熱溫度大于4.5℃,主要地熱儲集層為寒武奧陶系巖石。
2.6五號樁地熱區(qū)
梯度也大于4.5℃,井口水溫可達98。主要地熱儲熱層為寒武奧陶系。
2.7孤島地熱區(qū)
分布于孤島和仙河等地區(qū),范圍與孤島潛凸區(qū)一致,地溫梯度大于3.5℃,井口水溫達86°C;
2.8義和地熱區(qū)
分布于義和一帶,范圍與義和潛凸區(qū)分布范圍一致。地溫梯度區(qū)4℃~4.5℃。
2.9黃河口地熱區(qū)
分布在黃河的入??诟浇?,地溫梯度為4℃-4.6℃,主要地熱儲集層為寒武奧陶系。
3東營市可利用地熱資源儲備
東營市總熱能約為1300MW,根據地熱資源能源儲備量,將東營市分為三個熱能產區(qū),其中東營城區(qū)地熱田區(qū)域劃分范圍最大,可利用熱能為764WM,面積為300平方千米,其儲水量較大,可以有效保證東營市能源利用,其他兩個熱能產區(qū)分別是河口地區(qū)地熱田和孤島地區(qū)地熱田。由于東營市地熱資源儲備位置較深,地熱水中含有益物質較充沛,包括碘、鋰等,在保證東營市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同時,還對居民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能夠有效推動東營市經濟發(fā)展,維護熱能源的應用[2]。
4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區(qū)域劃分
4.1孤島地熱開采區(qū)
該區(qū)位于孤島至仙河鎮(zhèn)一帶。開采目的層自上而下為館陶組、東營組和寒武奧陶系,熱儲層熱水溫度較高,可根據不同用途進行不同層位的開發(fā)。
4.2汀河-陳莊東區(qū)地熱開采區(qū)
位于陳家莊潛凸區(qū)北側,館陶組厚度大,鉆井深度1100m-1200 m,即可獲得60℃左右的熱水,開采效率高。
4.3東城-西城地熱開采區(qū)
該區(qū)呈東西帶狀分布,地處市區(qū),交通便利,經濟發(fā)達,施工方便。開采目的層深度適中,是全市開采條件最好的地區(qū)[3]。
4.4牛莊-六戶地熱開采區(qū)
該區(qū)距市區(qū)較近,砂層厚度較大,埋藏條件良好,水量豐富,是較理想的開采區(qū)。
結論:綜上所述,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較足,資源儲備量較大,因此在進行開發(fā)時,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生態(tài)經濟建設,降低資源損耗率,拉動黃河三角洲區(qū)域經濟協調發(fā)展。通過對東營市地熱資源潛力分析與研究,分析可再生能源的分布范圍,打造無污染的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
參考文獻:
[1]申小龍,王少鋒,宋一民,等.鄂爾多斯盆地南緣延安地區(qū)中深層地熱能特征研究[J].中國煤炭地質,2020,32(01):37-41.
[2]賀志鵬.山東東營牛莊鎮(zhèn)地熱井回灌探討[J].云南化工,2020,47(06):118-119.
[3]王金標,劉倩,楊敏華.基于"地熱能+"的縣城區(qū)清潔供暖無煤化建設思路及探索研究[J].區(qū)域供熱,2020,205(02):52-56+65.
中石化新星(北京)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鄭州分公司,河南,鄭州,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