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先飛,笨鳥可能還是笨鳥;笨鳥勤飛,笨鳥才有可能成為精英。
業(yè)精于勤,而非業(yè)精于“先”。
我有一位朋友,五歲時便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畫畫,可是直到現(xiàn)在,他的繪畫水平仍然沒能超過在小學當美術(shù)教師的父親。另外一位朋友,三十歲以后才開始研習書法,如今不過十年過去,他已經(jīng)成為國內(nèi)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兩人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我認為,第一位遲遲沒有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其“雖有先,卻無勤”,而第二位能夠很快有所建樹的原因則在于其“雖無先,卻有勤”。
“先”固然有了時間上的優(yōu)勢,但很多人正因為有“先”,便不重“勤”?;蛘哒f,其在別人未曾開始“飛”的時候便早已開始了“先飛”,卻飛得緩慢,飛飛停停,甚至飛到一定的距離,便不再飛。不再飛的原因,或者懶惰,或者厭煩,或者對自己失去信心。
“勤”雖非成功路上無堅不摧的成功秘籍,卻幾乎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方法?!叭浑x手,曲不離口”是“勤”的前提,卻不是“勤”的全部。我認為,“勤”不僅僅單指“勤奮”,還包括“勤”的諸多辦法。比如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如何做到有張有弛,如何在“后飛”的情況下,用最適合個人的“勤”的辦法,超過“先飛”者。
笨鳥可以先飛,但后天之“勤”遠比先天之“先”重要得多。所以,萬一你錯過了“先”的機會,不妨學著更“勤”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