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從祥
(成都達沃斯法律咨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田錫記載于《宋史》列傳第五十二田錫列傳,《四庫全書》卷一百五十二集部《咸平集》三十卷,明代《洪雅縣志》鄉(xiāng)賢列傳田錫等相關(guān)歷史記載,田錫系洪雅記載于“國史第一人”。宋史記載:“田錫,字表圣,嘉州洪雅人。幼聰悟,好讀書屬文?!薄疤脚d國三年,進士高等;釋褐將作監(jiān)丞、通判宣州。遷著作郎、京西北路轉(zhuǎn)運判官。改左拾遺、直史館,賜緋魚。”,“錫好言時務(wù),既居諫官,即上疏獻軍國要機者一、朝廷大體者四?!钡扔涗?,在明代、清代的《洪雅縣志》中均有田錫的記載,也許是洪雅歷史上進入“國史第一人”。
田錫“參政與議政”的政治生涯有自己的獨特建議,也影響當時政府的施政、行政行為,而田錫作為宋代的“直臣、諫臣”,得到了兩朝認可。田錫關(guān)于《直論》論述:《春秋》曰:“子好直言,必不免于難?!庇衷唬骸白雍弥?,必思自免于難也?!碧镥a被名臣稱贊。蘇軾《田表圣奏議序》曰:“嗚呼田公,古之遺直也,其盡言不諱,蓋自敵以下受之有不能堪者,而況于人主乎,吾是以知二宗之圣也?!?,范仲淹《田司徒墓志銘》曰:“嗚呼田公,天下之正人也。言甚危命,甚竒,盡心而弗疑,終身而無違。嗚呼賢哉!吾不得而見之?!彼抉R光《田司徒神道碑陰》曰:“今其銘曰:嗚呼田公,天下之正人也。雖復(fù)他人竭其慕仰之心,頌公之羙累千萬言,其有過于此乎!余于范公無能為役,范公恨不得見田公,則田公果如何人哉?!保堕L編》卷五十五“咸平六年十二月辛未”條載田錫終前作《遺表》,及歿,真宗“覽之惻然,謂宰相李沆曰:田錫,直臣也,天何奪之速也!”田錫在臨終之時想依然是國之大事,為國分憂,這赤膽忠心將“死諫”充分展現(xiàn)。
(1)田錫飽讀經(jīng)史,幼即聰悟好讀書屬其父田懿善教于家,嘗命田錫曰:“汝讀圣人之書,而其道慎無速,為期二十年,可以從政矣?!庇衷唬骸坝^爾之性,必廣大吾門也,當立生揚名,勉副吾望乎!”田錫受儒釋道文化的影響,博覽群書,廣交天下名仕,東游長安,學于驪山白鹿書院數(shù)年,在“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秋,以進士科甲第二人及第”。開始了其政治生涯,歷經(jīng)二十余年,始終保持直言忠諫之心,歷任左拾遺、河北轉(zhuǎn)運副使,右諫議大夫,史館修撰等職,田錫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諫著稱,即使是在被貶寂寥時,其好言時政缺失的秉性也不因此稍改,依然秉筆直書,勤諫不諱,把“文死諫、武死戰(zhàn)”發(fā)揮到了極致。田錫奏書被政府采用,據(jù)宋史記載:“疏奏,優(yōu)詔褒答,賜錢五十萬?!碧镥a的意見被宋太宗采信后予以了獎勵,同潦戲言田錫你太過于表現(xiàn),田錫回答我為君諫言是我之本分,為國分憂乃盡其職責。
(2)“禮、法并重”是儒家與法家的思想?!渡咸谡撥妵獧C朝廷大體》田錫言:“職業(yè)各舉,則威儀自嚴,君有君之威儀,臣有臣之禮法,何患百官不整肅,何患庶政不允厘?臣乞今后給事中得以封駁詔書,起居郎、起居舍人得以紀録言動,御史得以彈奏,諫官得以抗言,左右丞得以紏轄臺司,中書舍人得以只膺顧問?!庇盅裕骸俺贾敯础缎探y(tǒng)》準獄官令枷杻各有短長,鉗煉各有輕重,制度尺寸并有刑書,未見以鐵為枷者也。凡今州縣,欲笞一小罪,縶一輕囚,必詳格文,書依典法,奉國家所頒之律,遵法寺所定之科。以鐵為枷,事出法外。伏乞陛下厘革此法,免傷皇風?!?/p>
(3)田錫的德治理論。在《妖不勝德論》曰:“《書》曰:‘妖不勝德?!a謂理未當也。若謂妖不勝刑可也,何哉?不忠之臣,國之妖也。不孝之子,家之妖也?!保叭羧?,則圣人之德素被于天下,何必七旬之間益修文教,方化匪人?蓋被舜之征,因而來服也。亦猶崇侯作亂,文王因壘而降。若使文王退而修德,不復(fù)再駕,崇亦弗賓也。少正卯,一奸雄爾,孔子未為司冦,尚不能以德勝之。矧苗民崇侯奄有邦國,雖虞舜文王謂以德勝,未之信也。圣人猶然,況仁賢乎?自古君子寡而小人眾,獨立其德,不為妖勝者鮮矣。故錫謂妖必勝德?!贝苏撌鲆会樢娧瑸閲M忠,為家盡孝,是田錫之準則,也是儒家士大夫之準則。儒家思想影響中國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在田錫的治國理政的思想中也有體現(xiàn)。
(1)田錫主張輕徭薄賦減少百姓的稅收,可以讓其擴大再生產(chǎn),厚其生殖也是人口政策,鼓勵百姓“生育、生產(chǎn)”提高人口數(shù)量,擴大農(nóng)耕生產(chǎn),提倡稅負改革,復(fù)周禮,而不完全效法。田錫《知人安民孰難論》有相關(guān)的闡述:“《書》曰:在知人,在安民,惟帝其難哉。以堯之仁圣,庭有元凱,左弼右輔,猶稱知人安民之難。由是見君于邦國,吏于職官,得不慎重于用人,而勤勞于撫俗乎?”
(2)田錫也提倡稅賦改革,在《復(fù)井田論》:“井田之法,聖王所以維持萬民,而牢籠甲兵也。何謂維持萬民?一則比閭設(shè)而人無流亡,二則審知生齒之寡,三則賦役均而勞逸等,四則里有序而鄉(xiāng)有庠,庠以勸學,故謂之維持萬民也”;又曰“自黃帝、唐、虞、夏、商之代,已有經(jīng)土地設(shè)井,立步制畝之數(shù)也。至文王用土著之法,而損益舊制,故有比閭鄉(xiāng)遂之別焉。今唯兵革,不可復(fù)於井田之制,而於禁流亡,知寡,均勞逸,亦有歷代之法存焉,可酌而用之。適時從宜以便於國,即同實異名於井田也,何必盡法周制,方謂之善哉?!碧镥a對于“以農(nóng)養(yǎng)兵,廣開籍田”鼓勵開墾耕地,興修水利,發(fā)展農(nóng)業(yè),但是不一定照搬周文王的井田制度,論述了井田制的利弊,應(yīng)因勢利導(dǎo),因地制宜的改革措施。
(1)田錫的奏表無不體現(xiàn)“居安思危,勤政廉潔,體恤親民”的政治主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思想。田錫從政二十五載,歷經(jīng)宦海起伏,然而對于國家之忠誠,拳拳之心可見。“勤政廉潔”是田錫的為官之準則,田錫《上太宗條奏事宜》曰:“臣備位諫垣,出官河朔,雖勵忠勤之節(jié),”?!懊裆诶嗒q魚生于水也”,對于稅應(yīng)該適度,不窮盡其財,官民猶如魚水,無水魚之不存,提倡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政治思想。《郡齋讀書志》卷十九·五十卷“右皇朝田錫字表圣,其先京兆人,唐末徙于蜀。國初,與胡旦、何士宗齊名。中興國三年進士第。歷相臺、桐廬、淮陽、海陵四郡守,知制誥,終於諫議大夫。范仲淹、司馬光讀其書,皆稱其直諒,蘇軾亦以比賈誼云。”三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都對田錫有較高評價,田錫對于北宋政治風氣具有重要的影響。
(2)宋太宗在位期間為政勤勞,經(jīng)常忙于處理各種具體事務(wù):“或進呈甲杖,或檢閱軍人,或躬問縲囚,或親觀戰(zhàn)馬?!贝蟪继镥a認為他違反了“勞于任人,逸于治事”和“圣主治吏不治民”的原則,上書進行勸諫。田錫指出:治政的原則是“君道務(wù)簡”、“臣道務(wù)勤”,“陛下何不移此勤勞而勞于求賢,何不改此精專而?!薄L镥a認為過度進行考察也會勞民傷財,而并非體恤民情,更適度把握?!渡咸跅l奏事宜》曰:“奏其善者,則不善者自彰;奏其廉者,則不廉者自顯?;蚓酮勶?,或聊與轉(zhuǎn)遷。則廉能既有所歸,猥濫者寧無自愧。揚清激濁,實為致理之先;易俗移風,宜自親民之始?!碧镥a《上真宗乞賑給河北饑民》曰:“今臣所奏,且可降德音,以禹湯責躬之意以謝天,以堯舜至仁之心待下,使饑餓地分知陛下憂恤之心也。臣職在深嚴,日有聞見,不敢不奏。”提倡對老百姓要仁愛之心,體恤民情,關(guān)注老百姓的疾苦。
(1)田錫對于邊關(guān)戰(zhàn)事主張“恩威并施,強兵利甲,離間之計,以德綏之”的軍事策略。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壬午)四十三歲,正月一日,田錫作《元日》詩?!耙蕴镥a諫言,罷交州之役?!薄熬旁?,田錫上疏論軍國要機朝廷大體,請罷交州之役,息男征?!碧镥a《上太宗論軍國要機朝廷大體》曰:“臣伏念自忝諫垣,今已周歲,無一言可禆時政,無一善上答君恩。蓋以陛下文明,無事可諫;朝廷公正,無事可言。然尸祿曠官,憂慚益切,盡忠補過,夙夜寧忘。今輙以軍國要機,朝廷大體,布在一疏,上達四聰。伏乞陛下察而恕之,容而用之。臣所言軍國要機者一,朝廷大體者四,今為陛下引諭而言之。臣聞古先圣人牢籠天下,弛張睿畧,舒卷人心,使萬人之心如一心,四海之意如一意。”“臣謹按《刑統(tǒng)》準獄官令枷杻各有短長,鉗煉各有輕重,制度尺寸并有刑書,未見以鐵為枷者也。凡今州縣,欲笞一小罪,縶一輕囚,必詳格文,書依典法,奉國家所頒之律,遵法寺所定之科。以鐵為枷,事出法外?!?/p>
(2)“978年(太平興國三年戊寅)田錫三十九歲,田錫登是榜眼進士第二名。”剛剛?cè)胧瞬痪玫奶镥a[7],第四年后982年宋軍交州之戰(zhàn)役,田錫寫《上太宗論軍國要機朝廷大體》,此文算是鴻篇巨制,全面論述好比“昔太宗征遼,魏征苦諫”一般,將安邦之策所涉及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法令等進行全面論述。這篇文章對于田錫之論政,可以作為重要的研究內(nèi)容。田錫《上真宗論輕于用兵》“所謂王者之心重刑而惜人命也。及至北狄騷邊,西戎犯境,不先計而后用兵,不先謀而后決戰(zhàn),戰(zhàn)失利,即士卒陷歿者既多,人民俘虜者不少?!碧镥a言:“謀在前,不謀則敗”。田錫《上真宗論點集強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邊疆戰(zhàn)事危及,“三丁必抽二丁,定以強壯之名,備于緩急之用?!背檎{(diào)精壯,加強邊防,防患于未然。田錫《上真宗乞詢求將相》曰:“陛下若以宗廟社稷為憂,以生靈為念,即宜以遠大為務(wù),求將相為急?!斌w現(xiàn)田錫“諍臣”向當時政府提出的意見是直接、全面的。
(1)北宋時代并未與外族“和親”以求和平之策。一定程度上,與宋代時期田錫等名臣的對外軍事策略密不可分,所形成宋、遼、夏(金)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個政權(quán)勢均力,彼此都不能置對方于統(tǒng)治之下。由于宋朝的恰當?shù)膶ν庹?,也沒有出現(xiàn)遼、夏聯(lián)合攻宋的情況,當然,這與宋朝不可忽視的軍事、經(jīng)濟實力也是分不開的,采取懷柔政策以“禮”待之,以“德”服之,以“武”威之。989年(端拱二年己丑)田錫五十歲,”,“先是,去年十一月,契丹南下攻掠”知制誥田錫奏《上太宗答詔論邊事》:“臣之狂直,敢不磬盡鄙懷”,“今之御戎,無先選將帥”,田錫認為據(jù)敵先要選擇將帥之才,對于大事需要集大臣意見,不能獨斷專行。對如何解決邊疆之患,以攻心為上,取城次之,則“令之御戎,無先用碟”,“間諜若行,則夷狄自亂,則邊鄙自寧?!敝鲝堄帽鴳?yīng)順應(yīng)天道,引《趙充國傳》曰:“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夷蠻大敗。太白出高,永兵深入,敢戰(zhàn)者吉?!?/p>
(2)田錫在《上太宗論軍國要機朝廷大體》曰:“然自古制御蕃戎,但在示之以威徳。示之以威者,不窮兵黷武,不勞人費財;示之以徳者,比之如犬羊,容之若天地,或來朝貢亦不阻其歸懷,或背驩盟亦不怒其侵叛?!彼未娜嗽趥鹘y(tǒng)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認為王者要以德服天下,只要王者的德行修煉到很高的程度,蠻夷也會來歸附的。田錫提出注重德行,愛憐百姓,主張以德治為主,用兵次之,不窮兵黷武以勞民傷財。而最終也是這德治文化使得北宋時代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政治武器。田錫推崇禮制。在《請復(fù)鄉(xiāng)飲禮書》曰:“一家率之,一鄉(xiāng)慕之,一邑化之,一郡容之,一國興之,天下同之,得非王者厲精于禮樂而致之——蓋禮樂之進物也速,而謙讓之服人也深?!比诵男枰Y制以教化。
(1)田錫文風影響宋代文人,為后世深遠的文學家,被稱為宋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咸平集》現(xiàn)存三十卷,田錫既不似“西昆體”的艱澀難喻,也不像“元白體”的淺俗傷雅,然而在北宋初“西昆體”占據(jù)重要的位置,以楊億為代表的文人,推崇其詩雕潤密麗、音調(diào)鏗鏘、辭藻華麗、聲律和諧、對仗工整,無真情實感,他在“文”和“道”的關(guān)系上持更為開放的態(tài)度,成為北宋古文運動的先行者、奠基者,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文學家的歷史使命即對于文化傳承與發(fā)揚,田錫詩文具有獨特的風格,以文載道,體現(xiàn)精神內(nèi)涵,影響了北宋文風。在當今眾多大學的博士研究生論文中對于田錫與古文運動、田錫文風、田錫詩賦等方面有很多相關(guān)的研究闡述。
(2)田錫《讀李翰林集》文中稱贊李白道:“哆目若餓虎,逸翰飛靈蟲虬?!?“千載有英氣,藺君安可鑄?!痹谖膶W創(chuàng)作上,他也繼承“唐風”與“漢賦”之精髓,律詩具有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的特點,習李杜詩風,創(chuàng)自己的特色,系真情實感與直爽性情的表達,反映時代與自己的志向,難能可貴,摒棄矯柔造作,言辭華麗,溜須拍馬之文風,少附會權(quán)貴之詞。而在諫議之中雖頌圣德之威嚴,但警示與直諫為國之心可詔日月。李調(diào)元評田錫《雁陣賦》曰:“興會淋漓,音節(jié)燎亮,妍辭膩旨,不讓唐人?!痹凇墩撎镥a辭賦的新變》中對于田錫辭賦文風的有更為具體論述。田錫《倚天劍賦》曰:“帝曰,壯哉其劍也”,“女媧斷鰲于海隅,漢皇斬蛇于澤巴,庚輿所試者幾十,闔廬所寶者三千?!边\用與劍有關(guān)的神話傳說,給倚天劍涂上一層神奇的色彩。
(3)田錫熟讀經(jīng)史,博學多才,廣交名仕,唯才舉賢。田錫結(jié)交朋友在《宋史》大多有記載,大多數(shù)皆為宋代至名臣,也有其一起參加科考的學友,與朋友交往有情有義。在《田錫年譜》記載:“967年(乾德五年丁卯)二十八歲,田錫自蜀中始,同宋白、楊徽之、梁周翰酬唱郊游,關(guān)系甚密?!薄?76年(太祖開寶九年,太宗太平興國元年)三十七歲,是春,田錫、胡旦偶會于渭北?!薄八脑拢镥a游西京洛陽,初識宋準,并與之定交。年末,田錫又作《寄宋準學士》以贈。”田錫未知其日后胡旦科考第一,田錫位居第二?!白韵闹燎?,田錫游京東汴梁,會宋白,與之論文數(shù)日,更得新意。”“歲末,田錫自開封歸至渭北,作《宋白拾遺》”?!?77年(太平興國二年丁丑)三十八歲,二月,田錫在渭北得梁周翰、何士宗二人書信,驚喜激切,因作《答何士宗書》,喻其儒雅節(jié)義之道?!碧镥a以六經(jīng)為主而眾采百家,文道并重,表現(xiàn)了田錫在道與文關(guān)系上通達的態(tài)度。田錫也體現(xiàn)了道家的思想,文章中常常援引《周易》經(jīng)典。田錫是宋初大量寫作古文的文人,為文追求文道并用,在講究古體韻律的同時,更講究文道之精髓,具有豪情浪漫的情懷,更具有現(xiàn)實主義的精神,作為宋代著名諫官,田錫以“直言進諫”的方式實現(xiàn)“兼濟天下”的理想。
綜上論述,田錫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的歷史淵源,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這位千古名臣,留“天下正人”之名有其歷史淵源的依據(jù)。
田錫作為歷史人物具有其歷史屬性,也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我們研究田錫的政治思想與文學思想應(yīng)依據(jù)唯物主義辯證法,應(yīng)“取其精華,去除糟粕”。挖掘傳統(tǒng)文化與時俱進,結(jié)合指引現(xiàn)實行為,應(yīng)看其對于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積極影響,結(jié)合當今法治時代之社會精神,推動“五個文明”建設(shè),發(fā)揮其正面的歷史借鑒作用。由的歷史事件進行研究分析,對于其文體及遣詞造句,所站的立場不同,而使得我們更要嚴格的把握,挖掘與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樹立民族文化自信?!秶险勗贰酚浱谛引垐D閣閱書,指西北架一漆畫篋,上親自署鑰者,謂學士陳堯叟曰:“此田錫之奏疏也。”愴然者久之。則當時已重其言。故其沒也,范仲淹作墓志,司馬光作神道碑,而蘇軾序其《奏議》亦比之賈誼?!盀橹俟P者皆天下偉人,則錫之生平可知也”。“詩文乃其馀事,然亦具有典型。其氣體光明磊落如其為人,固終非淟涊者所得仿佛焉?!睂τ谔镥a的背景時代及文章表達的理解也受到時代約束,完整解讀其真意及表達之情景尚有難度,還有待進一步學習及研究。通過以上簡要論述,關(guān)于田錫政治家、文學家的歷史地位也可見一斑。
注釋
(1)[元]脫脫,等撰.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2)《四庫全書總目》又名《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清代紀昀總纂。以經(jīng)史子集提綱,部下分類,全書共分四部、四十四類、六十七個子目,錄收《四庫全書》的著作3461種(79307卷),又附錄了未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6793種(93551卷)。
(3)《宋刑統(tǒng)》是宋代的基本法典,即《宋建隆詳定刑統(tǒng)》。成為歷史上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全稱《宋建隆詳定刑統(tǒng)》,簡稱《宋刑統(tǒng)》。
(4)《郡齋讀書志》是宋晁公武撰解題私家藏書書目,是南宋初四川的一位藏書家,臨終前將藏書盡送晁公武,成為撰錄《郡齋讀書志》的主要依據(jù)。
(5)“西昆體”是宋初詩壇上聲勢最盛的一個詩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以楊億為首的17位宋初館閣文臣互相唱和、點綴生平的詩歌總集。
(6)劉培.論田錫辭賦的新變[J].文史哲,2001(4): 75-79.
(7)姜西良.田錫年譜[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