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
(山東農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泰安 271018)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施行,我國經濟受到了經濟全球化的深遠影響,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必然需要與其他國家進行廣泛的貿易和文化交流,外語教學在新時代的當下已經逐漸凸顯出其重要地位。高校作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直接影響學生走向社會后的工作能力,在高校進行深入的外語學習,能夠培養(yǎng)更多適應國際交流的專業(yè)性人才,因此作為外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聽力教學成為了高校提升學生外語能力的有效手段。通過對高校語音室建設及其對聽力教學的影響展開深入的研究,旨在對高校語音室建設和聽力教學的提升提出建設性意見。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影響,我國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外語能力就是其中一個評判標準。高校肩負著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使命,其教育的有效性直接關乎學生的就業(yè),因此高校在學生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上有著重大的使命。
在外語教學改革之前,我國高校在外語教學上主要集中于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外語能力,但是常常會遇到學生在外語交流實踐中的困窘,特別是學生無法將已掌握的外語能力有效利用于工作中去,因此必須通過外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外語綜合能力。聽力教學的深化不僅能夠提升高校的外語教學質量,并且能夠給學生帶去更好的語感,高校聽力教學的重要性復以復加,可以說成為了高校外語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不僅依靠于自身的多聽多學,更有賴于學校外語教學硬件的提升,而聽力教學硬件則是語音室的建設,語音室的建設程度直接決定了高校聽力教學水平。
語音室包含了多種多媒體手段,從視頻到音頻,構建了完整的外語教學環(huán)境,并且通過教學手段的豐富,對學生外語學習有著積極作用。在語音室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樣化的媒介手段進行教學信息的傳遞,例如電子屏幕、音響等,一是能夠有效簡化教師的教學過程,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二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學生可以在視頻的觀看中、音頻的聆聽中進行外語聽力的學習,并且增加了教師同學生的互動,這對學生聽力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礎。
由于有著眾多多媒體設備的加入,語音室就是一個完整的動態(tài)聽說環(huán)境,比起以往的黑板學習,學生此時的學習更加生動,一是可以感知更加形象生動的聽力素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外語學習興趣,二是學習進程更為自然,在語音室的聽力學習中,可以說模擬了一個真實的外語交流環(huán)境,學生在聽教學素材的同時,可以如同真實一般進行回答,從而發(fā)揮出自身的外語知識,并不斷整合自身外語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外語交流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語音室的建設直接解決高校聽力教學普適性不強的問題,在語音室的聽力教學中,學生接收到的教學信息雖然依然來自于教師,但是由于每個學生接收的媒介都為獨立的電腦,因此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的教學材料進度調節(jié),以適應自身外語水平的需要。另外,語音室的建設也為學生在課堂上實現口語能力的訓練提供了條件,學生可以通過獨立的電腦和相關多媒體設備進行一些問答從而將聽與說進行有效的結合,這對學生外語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外語語音室的建設對高校外語教學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必須對語音室的建設、使用和管理上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使語音室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的學習需要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縱觀目前一些高校的語音室設計,都在學生座位周圍加入了隔板,在一定程度上這能夠有效維護課堂秩序,對課堂教學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無疑弱化了學生間交流的途徑。因此,為了實現語音室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強化語音室的開放性。一是取消各個座位中間的隔板,使語音室的整體環(huán)境呈現出一個開放的姿態(tài),對可能發(fā)生的課堂秩序混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課堂管理能力,例如及時點名或定期換位,減少學生與課堂無關的交流;二是增加課堂的交流機會,在開放性的外語學習中,學生從聽入手進行自身外語聽力水平的提高,隨后可以用有效的小組交流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并且在交流中得到思維的發(fā)散和外語能力的提升。開放性的語音室必然能夠打破以往教師對課本知識的填鴨式教學,通過學生自身的互動和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盤活課堂氛圍,從而增加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
語音室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聽力環(huán)境,在語音室中,學生可以對不同的教學素材進行聆聽,從而對不同的語種進行學習,這無疑拓展了學生的語言視野。但是在語音室的學習中,音頻的聲音來源主要是外放的音響和獨立的耳機,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聽力學習效果的同時卻弱化了學生交流的實現。一是阻礙了學生間小組交流的質量,由于受到外放音響等的干擾,學生間的小組交流缺少了良好的環(huán)境,這對學生聽力能力的提升存在弊端。二是降低了教師同學生的交流渠道,在聽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需要對個別的學生進行指導,而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教師同個別學生之間的交流則會被外界的因素多干擾,從而造成指導的效果不佳。
為了有效避免外界干擾對語音室聽力教學效果的影響,必須要增加語音室的多元性。一是要豐富教學素材,教師的教學素材不應集中于書本,應融入更多的課外素材,例如電影、視頻等,通過豐富的教學素材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二是對教師多媒體操作能力進行培訓,嘈雜環(huán)境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作為課堂主導者的教師無法對多媒體設備進行有效地利用,特別是對其中的一些功能未能摸透,因此需要對教師進行這方面的培訓,從而讓教師能夠熟練操作多媒體設備,及時暫?;蜻M行相關的調節(jié),弱化外界因素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對于一些高校而言,其早早便進行了語音室建設,但是由于設備的老舊和管理維護的疏漏造成相關設備在使用上的缺陷,這直接制約了外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一是設備的老舊問題,設備的老舊導致了一些現代化的功能不能及時融入課堂,并且可能會造成學生聽取素材時的不準確,這直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二是管理維護上的疏漏,由于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語音室管理人員缺乏語音室設備管理的專業(yè)知識,因此只是進行簡單的開關機,這也是造成語音室相關設備損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語音室的專業(yè)性問題,提升外語聽力教學的品質,必須對語音室的專業(yè)化使用、管理、更新進行深化。一是設備的定期更新或更換,為滿足日益提升的教學需求,語音室的設備也不是一成不變,因此語音室管理人員應與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從而了解教學的實際需求,并比對設備更新或更換投入與教學質量提升的性價比,從而決定設備是否進行更新。二是建立完善的設備使用規(guī)范,通過完善的使用規(guī)范或制度落實對設備的日常使用和維護,這能夠規(guī)范設備的使用流程,避免出現人為造成的設備損壞,真正提升語音室的教學目的。
高校必須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水平外語應用能力的外語能力歷史使命,而通過語音室的建設,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外語聽力教學水平,從而使學生在聽力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外語學習體系,這對于高校外語人才或多元化人才的輸出有著積極作用,更對我國外語綜合人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著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