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譽禎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北京 100000)
1.1.1
研究背景
根據大數據顯示分析,浙江省初中生的普高上線率僅為一半左右。 因此,通過職業(yè)高中以及中專繼續(xù)學習的學生人數非常之多。早在1981年6月,曹國煌就率先提出了辦好外貿職工英語教學的方法。這也是關于英語職業(yè)的先河之一了。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升學價值。中專生因為學習能力薄弱,基礎知識不扎實的特點。在英語這門課的學習上顯得尤為困難。尤其是對于英語單詞的學習,很多學生都有記不住的困擾。針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是分為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學習的態(tài)度,另外一方面是學習的策略。大部分中專同學在學習上是動力不足的。參與度的提升,也是學習態(tài)度提升的一種體現(xiàn)。本文以浙江省某專修學院成教高一年級3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如何提升中專生英語單詞的參與率這一細分領域進行研究。
1.1.2 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從理論的角度分析,對于單詞記憶的研究分析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前人對于英語單詞學習的研究方式,如音節(jié)記憶、詞根法、圖文發(fā)、情景法,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對于英語單詞的聽寫參與率提升目前仍然是空白的。因此,該方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2)實踐意義。從實踐角度而言,中專生在英語課堂上聽不懂,打瞌睡,不愿意記憶單詞,這一直是很多英語老師的痛點。采取學生能接受的方法,提高學生英語單詞聽寫的參與率,是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另外一方面也給老師們在操作英語單詞聽寫的方式方法上給予了一定參考。
本文主要采取了實踐法,一方面,筆者也查詢了前人關于英語聽寫的相關文獻,梳理了研究思路,選擇出本文需要的內容,挖掘研究空白之處,同時盡量的避免和之前研究的重復。另外一方面,通過課堂實景教學來獲得相關參與度的數據,并改善操作方式,進一步完善英語單詞聽寫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1)研究內容的創(chuàng)新。前人研究有聽寫能力培養(yǎng)、信息處理角度下組塊能力與聽寫關系研究等方面,但是對于英語單詞聽寫參與率的研究目前仍然是空缺的。(2)研究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育心理學也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經常會使用的方法。但是在英語單詞聽寫過程中,將實踐法和教育心理學相結合的,并在實踐中進行調整也是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義的。
本文的不足:由于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同時,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外界因素,如家庭、朋友、同學對于學生聽寫參與率的影響。因此,本文在這方面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不足。
但是,所有研究參與對象都是該校平行班的同學,并且3個班級115名同學全部都無差別地參與了每日聽寫,因此本文研究的科學性還是較高的。
2.1.1 中專生的概念
中專,是中等專業(yè)技術學校的簡稱。普通高中主要的教學對象是為考取大學,進一步走學術研究的學生。而中專更側重于職業(yè)技能的培訓,畢業(yè)后一般都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專業(yè)技能,以進入社會工作為目的。目前的中專按所有者分為公辦與民辦中專,并且包括了普通中專,職業(yè)中專,成人中專這幾種形式。本文中的中專指得是民辦成人中專。
2.1.2 英語聽寫的概念
聽寫的單詞一般指的是教材中所列出的積極詞匯。本文所聽寫的單詞是浙江省人教版(2019版)英語學科必修一Unit 1-Unit 5的單詞。
2.1.3 參與率的概念
筆者沒有查找到直接關于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率的定義。通過查找文獻,勞動參與率指的是潛在勞動者對于工作收入與休閑娛樂的選擇偏好。在本文中,參與率指的是學生對于英語單詞聽寫與休閑娛樂的選擇偏好。
本文的主要理論基礎是教育心理學。將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成果應用到教育教學上,簡稱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可應用于改良教學方法、設計課程、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zhàn)。本文中教師主要是運用教育心理學中關于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來提高學生參與英語單詞聽力的比例的方法探析。
很多的中專生因為以下幾個原因,所以非常缺乏聽寫的自信和好的學習態(tài)度。第一、缺乏自信。因為中考成績不佳,所以最后沒有考上普高,才來到職高或者中專。所以,在潛意識里,學生本身就覺得自己是后進生。所以,他們是缺乏自信的,覺得自己無論如何是背不下來單詞的,自然也聽寫不出了。第二、缺乏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好的學習態(tài)度的本質還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第三、缺乏背誦單詞的科學方法。大部分的中專同學,最基本的48個音標都讀不全或者讀錯。對于小學階段學習的自然拼讀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記憶單詞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效率低,困難重重。本文主要解決的第一點和第二點關于參與英語單詞聽寫的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本次研究的總計參與學生115名,為浙江某專修學院成人中專新高一學生。聽寫內容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1-Unit5的單詞。在實施本方案之前,每日聽寫活動的聽寫上交率為70%左右,并有一定的下降趨勢。
第一步,挖掘學生的需求。問學生英語學習中什么比較困難。一般回答都是單詞記不住,語法太難了。告知學生,一起把難度分解,每天記憶5個單詞。
第二步,讓學生理解老師的付出。有的學生對于每天聽寫是不理解的。他會覺得很煩,為什么要每天聽寫。甚至產生老師是不是針對自己的情緒。這時候可以告知學生,如果老師為了自己輕松,可以每個單元結束后只給同學們一次聽寫。但是一下子這么大規(guī)模的單詞記憶,同學們很難記住的。所以,老師就多犧牲一些自己休息的時間,天天給同學們聽寫。這樣老師的工作量是增加了不少。每天聽寫就是每天要多改115本作業(yè)。請同學們要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學生內心還是知道好壞真心的,他們就能理解天天聽寫是為了他們好。反而會更加尊敬老師。
第三步,降低難度。單詞直接讓學生記,我們中專的學生還是有難度的。最終效果就不太好。所以,筆者把每個單元的所有單詞都配上一副大圖片,并配上音標。每天聽寫前,先復習要聽寫的5個單詞。聽寫后,再預習第2天要聽寫的5個單詞。同時,筆者在每個班準備了一塊小黑板,讓課代表把下次要聽寫的內容寫在上面。發(fā)揮出班干部的作用。
第四步,制定規(guī)矩,抓參與率。參與率這件事情其實是最難抓的。一開始,筆者沒抓參與率,后來發(fā)現(xiàn)交聽寫的學生越來越少。嚴重的時候,30多個人的班級,10幾個同學沒有交。后來,筆者采取了從局部打到全局的策略。(1)告訴學生,老師希望你們學習好、身體也好,既然有同學偷偷的不交聽寫本。那么,老師給你降低難度。上臺來做10個深蹲(或者其他科學有益于學生健康的體育動作)+讀單詞10遍,然后把單詞拼寫在黑板上(一定要強調,我們作為學生身體的鍛煉和腦子的鍛煉,總要有一樣是要在路上)。大部分同學對此都是贊成的。(2)先每次隨機選一組進行試點(否則,全部一下子10幾個人上講臺參與活動,人數過多)。(3)最后在全班推行這個規(guī)矩。請每一排第一位同學離開座位,迅速地去組員的聽寫本。并當場告知老師哪位同學沒交聽寫。沒交的同學就需要上講臺來進行體育鍛煉和記單詞。
通過以上4個步驟,在1個月后,3個班級115名同學的聽寫上交率都幾乎達到了100%。偶爾1、2名同學沒有參加聽寫,也是很快會被發(fā)現(xiàn)的,也會事后配合地上臺來記單詞了。
通過以上的操作步驟,筆者所教授的3個班級的英語單詞聽寫的參與率幾乎都達到了100%。該方法關鍵的核心是規(guī)矩和愛心并舉,從心理上改變學生對于單詞記憶的恐懼,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如此,每天給中專生進行英語單詞的聽寫,參與率也可以達到近乎100%。